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第1章绪论: 技术、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1.1研究背景
1.1.1起点: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与治理大讨论
1.1.2现实背景: 智能治理面临的挑战
1.1.3理论背景: 技术赋能与政治抉择
1.2研究问题的提出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概念厘定
1.3.2研究对象
1.3.3技术路线
1.4篇章结构
第2章文献综述
2.1技术变革的社会影响
2.1.1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宏观构想
2.1.2技术政治功能的哲学论争
2.1.3智能技术引发的新现象与新问题
2.2合法性的社会建构
2.2.1“正当性”的现代意义
2.2.2“社会合法性”的两重意涵
2.2.3“公众认同”的诱因
2.3政府的合法性塑造
2.3.1政府声誉与社会合法性
2.3.2政府声誉构建的途径
2.3.3政府影响公众认知的机制
2.4本章小结
第3章对城市大脑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
3.2城市大脑建设的背景和进展
3.2.1从“智慧城市”到“城市大脑”
3.2.2城市大脑的“技术嵌入”及其影响
3.3城市大脑治理创新与公众反馈
3.3.1Z市D县城市大脑的创新成效
3.3.2治理能力与合法性之间的“张力”
3.3.3重塑智能治理社会合法性的策略
3.4本章小结
第4章理论模型建构与研究假设
4.1初始理论模型: 社会合法性的理论回溯
4.1.1社会接受理论对于“技术属性”的重视
4.1.2社会许可理论对于“组织行为特征”的强调
4.1.3“社会合法性”概念模型的创建
4.2理论模型的完善: 基于案例的研究
4.2.1兴趣与隐私: 影响公众关注的要素
4.2.2技术嵌入: 治理技术的特殊性
4.2.3声誉建构: 对既定路径的调节
4.3本章小结
第5章社会合法性形成机制的多元回归分析
5.1研究方法
5.1.1问卷设计
5.1.2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5.1.3变量测度
5.1.4分析方法
5.2描述性分析结果
5.2.1公众对城市大脑及其应用合法性认同的描述性分析
5.2.2自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3中介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2.4控制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5.3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5.3.1信度检验
5.3.2效度检验
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5.4.1变量相关性分析
5.4.2正当性感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4.3利益感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4.4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4.5主观感知对合法性认同回归分析
5.4.6正当性感知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5.4.7利益感知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5.4.8风险感知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5.4.9技术嵌入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6章基于随机问卷实验的政府干预效果检验
6.1研究方法
6.1.1实验设计
6.1.2被试样本
6.1.3分析方法
6.2对绩效声誉策略的效果检验
6.2.1基于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的观测
6.2.2绩效声誉干预对主观感知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2.3绩效声誉干预对现实条件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3对程序声誉策略的效果检验
6.3.1基于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的观测
6.3.2程序声誉干预对主观感知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3.3程序声誉干预对现实条件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4对道德声誉策略的效果检验
6.4.1基于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的观测
6.4.2道德声誉干预对主观感知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4.3道德声誉干预对现实条件与合法性认同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5本章小结
第7章讨论与结论
7.1讨论
7.1.1从“技术赋能”到“技术嵌入”
7.1.2是“隐私危机”还是“安全屏障”
7.1.3追求“绩效创新”还是“社会正义”
7.2主要结论
7.3研究创新与不足
7.3.1研究创新
7.3.2研究不足
7.3.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调查问卷
附录B访谈提纲(中央机关)
附录C访谈提纲(地方政府)
附录D焦点小组讨论提纲
附录E中央和国家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政策
附录F智慧城市相关国家标准清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