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前孔子时代的中国社会观念
第一节 前孔子时代的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
第二节 自然祟拜:天和帝
第三节 卜筮和巫术
第四节 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源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正名:社会秩序论
第三节 中庸:社会关系论
第四节 君子:理想的社会个体
第五节 天命、鬼神与父母崇拜
第六节 孔子死了吗
第三章 墨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政府的起源与管理
第三节 崇天事鬼与非命:自然法的萌芽
第四节 兼相爱:理想的社会行为规则
第五节 交相利:功利主义启蒙
第六节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及杨朱对墨家的反动
第四章 孟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仁政:理想社会论
第三节 劳心劳力:社会分工论
第四节 个体:社会的根本
第五节 血缘:秩序的来源
第六节 男女:授受不亲
第五章 老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自然法:社会的准则
第三节 柔之胜刚:弱者的生存方式
第六章 庄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冷眼望世界
第三节 人和天:自然的同
第四节 文化:人类堕落的根源
第五节 坐忘:超脱自我和社会
第七章 孙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军事是政治一社会系统中的有机部分
第三节 形势比人强
第四节 军事行动的伦理准则
第五节 孙子以后
第八章 荀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文化:社会发展的阶梯
第三节 社会分工和分层
第四节 明分使群:一天下,建国家
第五节 社会控制和管理
第九章 韩非
第一节 计算:人际关系的本质
第二节 法的起源与社会作用
第三节 法、术、势:社会控制的手段
第四节 极权的形成
第一节 生平背景
第二节 大九州说
第三节 五行观
第十一章 《周易》
第一节 阴阳观念
第二节 师法自然
第三节 刚健中正
第四节 女内男外
第十二章 管子
第一节 管仲与《管子》
第二节 作内政而寄军令:社会构造论
第三节 礼法并用:社会管理论
第四节 以民为本:社会稳定论
第十三章 佛教中的人与社会
第一节 佛教的传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佛学的一般概念
第三节 僧肇的思想
第四节 道生的思想
第五节 禅宗:静默的哲学
第十四章 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专题
第一节 秦汉群学制度化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从群学制度化到群学民间化
第三节 “时中”,群体生活所本
第四节 群学民间化的逻辑与社会效应
第五节 群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学习参考书
主要参考文献
一版后记
再版后记
增订版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