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东正教与俄罗斯文论概述
第一节 三位一体:真理与方法
第二节 神人合一:信仰与人道
第三节 审美批评:象征与现实
第一章 理论观念的更新
第一节 批评的更新:现实主义批判与东正教渊源
第二节 真理的探索:理性化与非理性化的融合
第三节 认识范式的转换:由“二位一体”走向“三位一体”
第四节 审美理想的变更:宗教与艺术关系的再阐释
第五节 文学史的重新认识:文学史实的宗教解读
第二章 批评方法的思考
第一节 真理的存在:一根无限的问题链
第二节 逆向的发展:一个动态的阐释过程
第三节 东西方融合:“上帝在我心中”的艺术批评
第三章 “万物统一”的整体性批评
第一节 走出危机:西方哲学的批判
第二节 完整知识:批评理论的基础
第三节 索菲娅形象:智与美的融合
第四节 伦理学观点:善与万物统一
第五节 艺术审美观:整体性批评
第六节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形象分析
第四章 东正教人本主义批评
第一节 走出危机:追求信仰与自由
第二节 别尔嘉耶夫:东正教人本主义
第三节 救世的东正教文学批评
第四节 弗兰克:虚无主义伦理学与照亮黑暗的神圣之光
第五节 特鲁别茨科伊兄弟:“聚和性意识”与生命的意义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聚和性意识”解读
第七节 虚无主义伦理学视域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
第五章 新宗教意识的象征主义批评
第一节 索洛维约夫:“万物统一”的俄国象征主义
第二节 梅列日科夫斯基:新宗教意识的象征主义
第三节 维·伊凡诺夫:现实主义的象征主义
第六章 走出环境的现实主义批评
第一节 卢那察尔斯基、高尔基:造神论思想
第二节 《罗斯记游》中的“造神论”思想
第三节 罗赞诺夫:文学的生活化与生活的文学化
第四节 思想探索的文学化:“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第五节 洛斯基:具体的理想现实主义
第六节 现实与理想:《樱桃园》的直觉阐释
第七章 超越理性思维的悲剧哲学批评
第一节 哲学的悲剧与悲剧的哲学
第二节 精神活动:文本的意义构建
第三节 舍斯托夫:走向《圣经》哲学
第四节 存在主义:“悲剧哲学”批评
第五节 布尔加科夫:宗教唯物主义探索
第六节 “三位一体”的文学批评
第七节 弗洛罗夫斯基:回归东方教父
第八章 宗教文化渊源的审美形式批评
第一节 巴赫金:“复调”中的“聚和性”
第二节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与基督教文化
第三节 走向多维的“聚和性”诗学结构理论
第四节 “聚和性”与《当代英雄》
第五节 文化之源:俄罗斯民族独特的“聚和性”思维
结语 从科学转向宗教:反思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主要批评理论家及其论著中外文对照表
附录二 术语和概念中俄文对照表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