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社会历史中的道教(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8812363
  • 作      者:
    作者:张泽洪|责编:霍克功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该书汇集了作者道教研究相关论文二十篇,内容基本贯穿了中国道教发展的整个历程,为我们研究道教在历史上是如何作用于社会和其他文化领域提供了范本。 该书探讨了许多道教史研究中瓶颈问题与薄弱环节,对于同行的学术研究和加深社会层面对道教的正确认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目录
早期天师世系与龙虎山张天师嗣教
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天师后裔
二、龙虎山张天师嗣教及天师道的重振
三、余论
早期正一道斋仪的内涵及文化意义
一、早期正一道涂炭斋法的内涵及衍变
二、早期正一道斋法的宗教功能及影响
三、结语
净明道在江南的传播及其影响
一、净明道对灵宝斋法的吸收和改造
二、净明道与正一道、全真道的关系
三、结语
元明清时期全真道在西南地区的传播
一、元代陈致虚传道思州
二、明代张三丰传道贵州平越
三、西南地区吕仙传说及遗迹所见全真道的影响
四、西南地区全真道的传播及全真道士的修持
五、西南全真道龙门派的发展及其时代特点
六、余论——关于西南全真道的几点思考
道教灵宝派授篆论略
一、同皂山元始宗坛和灵宝传策嗣教宗师
二、灵宝授篆的科法及其宗教意义
三、结语
道教三洞学说及其在中古道教史上的影响
一、道教三洞学说的产生与道教经教体系的形成
二、三洞学说在中古道教史上的意义及其影响
三、结语
道教神仙学说与西王母形象的建构
一、道经中的昆仑山与西王母
二、道教上清派对西王母神仙形象的建构
三、道教神仙西王母与昆仑山的关系
四、结语
山林道教向城市道教的转型——以唐代长安道教为例
一、唐代长安的道观与道士
二、唐代长安道士的弘道活动
三、结语
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
一、道教斋醮的源流及其涵义
二、道教斋醮科仪格式的形成
三、道教斋醮仪式的宗教功能
四、结语
林灵真《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编撰及其意义
一、林灵真与灵宝东华派的传承
二、《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编撰及其意义
三、《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时代特点
四、余论
道教《度人经》的思想与现代价值
一、道教《度人经》的撰作及其影响
二、道教史上所见《度人经》的读诵
三、道教写经史上的《度人经》
四、 《度人经》济世度人思想的现代价值
道教斋醮史上的青词
一、青词的形成及其撰写
二、青词书写投送的科仪格式
三、结语
道教禹步与《周易》论析
一、道教禹步的起源和功能
二、道教禹步蕴涵的周易八卦原理
三、禹步的宗教象征意义
四、结语
唐代道教的投龙仪式
一、唐代道教史上的投龙简
二、唐玄宗时期的投龙及钱谬的投龙文
三、投龙仪式的宗教功能及象征意义
三、结语
论敦煌文书中的道教写经
一、中古史上道教的写经传统
二、敦煌道经题记所见的道教写经
三、结语
敦煌文书所见道教的炼度科仪
一、敦煌本《太上洞玄灵宝五炼生尸妙经》的传世
二、敦煌本《太上洞玄灵宝五炼生尸妙经》的仙道思想
三、结语
论道教的唱道情
一、道情的起源及其时代背景
二、唱道情的形式与思想内容
三、结语
道教的黄帝信仰初探
一、道教尊崇黄帝及其神仙化的塑造
二、道教神仙叙事中的黄帝
三、结论
论道教的文昌帝君
一、文昌帝君信仰的源流
二、梓潼神司禄主文运的考察
三、梓潼帝君信仰的道教化与民俗化
四、结语
道教学视野中的酆都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酆都的建构
二、道教斋醮科仪法术中的酆都
三、道教史上所见的酆都道教
四、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