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指南20 相信习惯的力量,而不是指望意志力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晓莜信誓旦旦地给自己立下了一页纸的目标,以及详细的日清单,决意要开始实践高度自律的人生。在此之前,她读了不少有关“自律”的文章,深受触动。在她看来,所有的不理想,都是因为不够自律;仿佛只要足够自律,一切都可以焕然一新。
起初,晓莜执行得还不错,虽然有些不适应和疲倦,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她说:“自律没有那么容易,要让自己慢慢适应。”可惜,事实并不像晓莜预想得那么容易,按照高度自律的节奏“死扛”了一个月之后,晓莜不仅没有感受到“蜕变的美好”,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也开始走下坡路。
一个月之后,晓莜很疲倦,早晨不想起床,晚上睡不着觉;不管饿不饿,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不停地往嘴里送,好像是在弥补过去一个月的亏欠;她在单位里无精打采,不愿跟任何人讲话。
当她提到了这些症状时,我邀请她做了心理量表测试,结果显示:晓莜已经出现了抑郁情绪。
原本是希望开启更美好的人生,最后却把自己逼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什么晓莜的自律会换来这样的结局?错的不是自律,而是实现自律的方式,这是决定自律效果与持久度的关键。
◎自律有低级和高级之分
#低级的自律:靠强迫和压抑欲望来实现
低级自律的人借助各种方法与欲望、诱惑进行斗争,强迫自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清单列表的计划事项上。结果,生活里只剩下了“任务”,每一项都很重要,为了完成它们不断地给自己加压,精神上的弦越绷越紧,直到无力承受而绷断。
#高级的自律:不带任何强迫,都是习惯使然
我与张老师认识多年,她在某大学担任研究生导师,平日工作很忙。然而,无论春秋冬夏,她每天都是六点钟起床,完成5公里的慢跑;无论多么好吃的饭菜,都只吃七分饱。不知情者总是感叹张老师真是自律!不过,张老师自己并不觉得,在她看来这些事就和刷牙洗脸一样,根本不需要刻意要求自己去做,到了那个时间点儿,自动地就去做了。
◎依靠意志力,不如依靠习惯
无论是坚持做一件事,还是拖延不去做一件事,人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意志力”这个词。意志力真有那么强大吗?对比晓莜和张老师的不同状态,我们应该已经认识到了一个事实:沉浸在煎熬与强迫的状态中,完全靠抑制欲望来实现自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相关研究机构的实验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 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有95% 的行为都是自动反应,或是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状况的应激反应!真正持久的、高级的自律,是有意识地去形成固定程序,养成做某事的习惯。如此的话,即使是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部就班追求长期目标。
◎如何养成仪式习惯?
#自救指南1:不要贪多,一次执行一个重要的改变
在养成仪式习惯时,切忌一次性设定太多的改变,这样容易导致计划失败,并给自己带来情绪压力。习惯的养成是缓慢的,每次全身心地投入一个重大的改变中,把这一正向的行为固定下来,待其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再着力进行其他的改变。
#自救指南2: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一件事
心理学家认为,塑造意图可以大大提升完成任何活动的概率。当一个明晰的意图出现后,大脑的边缘系统就会调整到“想做就做”的状态,省略掉反复思考的过程,直接采取行动。
我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固定的仪式:每天8点半在开始工作、进入书房之前为自己煮一杯咖啡,这可以给我带来“预见性”——要开始工作了。你也可以尝试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流程,比如:
每周六早上9 点钟,给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每周日下午2 点钟去逛书店,时间2 小时;每周五晚上7 点钟游泳,时间1 小时。
#自救指南3:不随意改变流程,在重复中强化
做一件事的固定流程,需要不断地重复才能强化并保留下来,每暂停一次习惯就会被削弱一点,下一次再坚持会更难。当我们试图找借口逃避行动,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预定任务时,有效的处理方法是——不破坏规则,适当调整任务量。
比如,你设定的目标是每天慢跑3 公里,但在执行到第4 天的时候,你感觉有些累,不想跑了。此时,你可以尝试把任务调整成“快走3 公里”或“慢跑2 公里”,降低任务的难度,维持这个固定流程。
#自救指南4:提供直觉证据,见证自己的努力
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控习惯》中说:“视觉提示是我们行为的最大催化剂。出于这个理由,你所看到的细微变化会导致你行为上的重大转变。”
在养成仪式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为自己付出的努力提供视觉证据。比如,你想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那不妨利用可记录食物热量的APP,直观地看到每一餐的热量摄入,清晰地了解自己每天的摄入量是否超标,营养是否均衡。
#自救指南5:设立反馈机制,阶段性地奖励自己
有时我们不想做一件事,是因为无法立刻看到明显的效果。不过,没有看到进展,不代表没有进展,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所以,我们需要设立反馈机制,及时地奖励自己。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我们不再过分关注结果,转而去享受追求结果的过程,当某一行为与愉悦感建立条件反射后,这个行为就更容易延续下去。
养成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来、持续走,从小目标开始,伴随着愉悦感与成就感前进,最终使其成为一种自发的行动,来抵消主观意愿与自制力的局限。
#战拖速读导图(插入导图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