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别不安啦(如何疗愈自我重获幸福)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286972
  • 作      者:
    作者:吴翔|责编:张建民//刘虹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怎样才能内心强大地应对这个世界,怎样才能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怎样才能在焦虑的世界保持自我的安宁?《别不安啦:如何疗愈自我重获幸福》提供了一些方案。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情感关系、职场关系、家庭关系、自我调节等方面,展示我们所呈现的各种不安,并根据具体的表现,分析其背后的真正心理原因,如依恋类型、安全感、原生家庭、中庸思维、生命意义、职业生涯发展等。

愿你能从科学的心理学作品中,找到内心强大的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总是为小事而争吵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爱情和生命,都非常重要且有价值。在我面前的一对男女,正在为爱情讨价还价,两个人都试图告诉对方——自己付出更多!

“要不是我每天在家里做饭、洗衣服、搞卫生,你哪里能过得那么舒服?就你赚钱多是吧?”梁艳拍着桌子,大声指责。

“做家务不是女人的本分吗?我每天回到家,被你吆喝来吆喝去的,凭什么啊!”李强也不示弱。

“有本事你在家做家务!我去外面打拼赚钱,也不见得赚的比你少。你愿意吗?咱们要不要换一下?!”梁艳轻蔑地看着李强。

“就凭你?!等着喝西北风吧!”

“怎么了?我怎么了?学历比你差吗?能力比你差吗?以前我的工资比你的还高!要不是你骗我,说什么‘老婆你好好在家,我在外面打拼就行了’,我怎么会辞职做家庭主妇哦!真是瞎了眼了。”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说两位,这样吵也不是个办法,互相抱怨也解决不了问题,对吧?要不这样,让一个人先说,另一个人呢,别说话,安静听着。等一个人说完了,再轮到下一个,好吧,同意吗?”

“同意!”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女士先来!”

“好的,谢谢吴老师!”梁艳不失礼貌地说了一句。

我心想,从这一点来说,这位女士并非不讲道理的人,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

“嗯!”梁艳清了一下嗓子,好像要做长篇发言。

“其实都是一些小事情,这个人呢,在外面死要面子,在家里也是,一句都说不得。”

“我怎么了?”李强很愤怒地插话。

“李先生,咱先听,好吗?”我对着李强摇了摇手。

“老师你看,他就是这样!”梁艳挺起了腰,感觉自己非常占理。

“请你继续说。”我接过梁艳的话,引导她继续表达,而不是激化双方的矛盾。

“好的!远的不说,就说昨天吧。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他穿西装,配了一双短袜子,就是那种穿上能看到脚踝的袜子,不好看的嘛。我建议他换一双,他不听。

“我说:‘不好看,还是换一双长一点的袜子吧。’

“他倒好,说:‘怎么了,嫌我土气是吧?!穿短袜子凉快,我就爱这么穿。’

“我一听就来气了,好心提醒,这个土包子不但不领情,还要吵架啊?”

李强听着自己被数落,感觉像被脱了衣服,很丢脸。

“还有呢?”我问梁艳。

“说起来太多了,叫他鞋子不要乱扔,不听!叫他自己的东西不要乱放,不听!叫他把自己看的书收好,还是不听!多说两句,就开始厌烦,给我脸色看。我觉得这个日子过不下去了。”

看到梁艳稍微宣泄了一下情绪,我觉得有必要让她歇会儿,让李强来说一说。

“李先生,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都是一些小事情嘛!我就不喜欢被人管着。回家不就是要舒服吗?没有把东西放回原来的位置,又怎么样啊!”

“请你尊重一下我好吧,尊重一下我的劳动。我辛辛苦苦摆整齐了,你又搞得乱七八糟的。”梁艳忍不住回话。

“我不尊重你吗?什么事情都听你的,你还想怎么样呢?”李强很愤怒。

“你有听吗?一点点小事都做不到,还好意思说听我的,不知道你听了什么!是不是在外面听哪个小姐姐的啊?”梁艳讥笑着说。

我心想:这对夫妻有恩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吧?如果他们愿意改变,那感情还有得救;如果不愿意改变,感情就要破裂了。

那么,这对夫妻为什么会为小事情争吵呢?

二、建设性沟通模式,让你在爱情中不再不安

原因在于夫妻双方的沟通模式出了问题。提起沟通问题,很多人会想起一些特质,比如学历、性格、原生家庭教养方式、性格内外向、依恋关系、冲突应对方式、感性理性等等,而很少会想起夫妻沟通模式。事实上,夫妻沟通模式一直在家庭幸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研究显示:沟通模式出现问题是导致夫妻进行婚姻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沟通模式和婚姻质量有关:夫妻沟通模式和婚姻的满意度、婚姻的稳定性高度相关。消极沟通模式会导致婚姻不幸、家庭不幸福,并与离婚率高度正相关,甚至能够预测夫妻离婚;积极沟通模式则与夫妻关系满意度高度正相关(Christensen & Heavey,1990)。

(一)什么是夫妻沟通模式?

这个模式中有两个角色:

要求者(demander)。这一方希望和对方讨论两个人的关系问题,寻求改变,以解决问题。

沉默的退缩者(withdrawer)。这一方总是回避问题、拒绝讨论,并且不愿意做出改变,只是保持沉默或选择离开。

夫妻之间会形成“要求-退缩”的沟通模式(Demand-Withdraw Pattern)。

虽然回避方暂时拒绝交流貌似可以掩盖问题,形成夫妻之间的表面和谐,但是夫妻之间的问题还存在,甚至会变得更加严重,最终导致夫妻关系的破裂、毁坏。回避方拒绝交流通常出现在两人产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刻(Christensen,1988)。

曾红(2010)采用沟通模式问卷、婚姻调适问卷等对425位城乡居民的婚姻沟通模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说,妻子和丈夫沟通模式有差异,采用“妻子要求 / 丈夫退缩”的沟通模式的夫妻比采用“丈夫要求 / 妻子退缩”的多;但在农村地区,则有更多的夫妻选择“丈夫要求/妻子退缩”的沟通模式。研究者认为,农村家庭之所以更多地选择“丈夫要求/妻子退缩”的沟通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家庭结构有关。因为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丈夫是一家之主、男尊女卑等观念仍深深影响着人们。丈夫作为一家之主,总是对妻子提出要求,而妻子为了维持家庭的稳定平衡,选择以退缩的方式来应付丈夫的不断要求。

曾红从研究中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丈夫要求/妻子退缩”虽然是一种消极沟通模式,但当它被应用于与之较为一致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中,被人们视为合理时,它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也会相对降低。

(二)什么是良好的沟通模式?

曾红对夫妻沟通模式做了跨文化研究比较,发现婚姻满意度低的夫妻会比满意度高的夫妻更多地使用“要求/退缩”等消极沟通模式。满意度高的夫妻会更多使用讨论等建设性沟通模式。曾红更早期的研究显示,建    设性沟通是夫妻沟通模式中主要的方式。而且,夫妻在对沟通模式的认同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下表中最右边的“夫妻一致性系数”),无论是选择建设性沟通模式的夫妻还是选择要求 / 回避模式的夫妻。原因可能是夫妻在长期生活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了沟通模式。建议夫妻在沟通中别抱怨对方,先从转变自己的沟通模式开始。

所谓建设性沟通,是指在不损害,甚至在改善和巩固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帮助管理者进行的确切、诚实的管理沟通方式。简要地说,建设性沟通就是在解决目标问题的前提下强化积极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实用管理工具。

建设性沟通有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沟通目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在于讨他人喜爱,或被社会承认。二是实现了信息的准确传递。沟通主体要围绕沟通的目标,在沟通过程中准确、高效地传递信息,避免信息与主题的偏离,也避免给受众传递错误的信息。三是沟通有利于改善或巩固双方的人际关系,在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保持了良好关系的持续性。

建设性沟通的关键在于,说的人要说明白,听的人要用心听。

所以,建设性沟通要明确两个问题:我要怎么说,对方才肯听?我要怎么听,对方才肯说?

对于说的人,要做到这样几点:

创造一个让双方有安全感的沟通环境(或氛围);清楚地判断双方的情绪状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要让对方猜。

对于听的人,也要做到这样几点:

呈现真诚的倾听姿态;积极反馈对方的观点或问题;换位思考,表示共情;一起推动事情的解决。

建设性沟通不仅适用于夫妻关系,其实也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不管是职场的同事之间,还是朋友关系和同学关系,在出现问题时,都可以采用建设性沟通模式。

展开
目录

自序在不安的世界里,安心地活着1

第一部分爱,需要学习001

爱情死于小事:学会建设性沟通 003

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夫妻之间的权力斗争 010

对婚外恋的宽恕:决定宽恕与情感宽恕 018

为什么感情会变差:《三十而已》告诉了我们什么 028

老婆离家出走了:从依恋理论看夫妻关系 035

当婚姻遭遇暴力时,往往不只是生气这么简单 051

你在怕什么?从不会分手说起 059

危险关系:蓝颜知己怎么相处才安全 064

第二部分做复杂职场的明白人073

当我们争面子时,我们在争什么? 075

妒忌:阻碍你职场进步的绊脚石 086

总觉得自己不行,总是压力太大怎么办? 090

想要当领导,你应对挑战的能力到位了吗 096

讨厌工作,没有动力怎么办? 099

职场危机:你对工作有控制感吗? 104

第三部分原生家庭与依恋关系119

我们的不安,都源于儿时的依恋关系 121

安全型婴儿的养成:关于婴幼儿依恋 126

如何向安全型依恋转化 132

认生的人:为什么有些人抗拒社交? 137

明明是表示关心,怎么却让人更生气了呢? 142

第四部分每个人都能成为了不起的我147

我的情绪怎么了:怎样构建自己的合理情绪? 149

不合理信念:为什么要求别人必须尊重你? 156

什么是情绪调节?各种依恋类型情绪调节特点 162

为什么我们要自我肯定? 173

物质主义:名媛拼团背后的心理动机 182

应对不安,除了要学习,更要付诸行动 188

如何停止消极的思想或经历的循环? 207

人格成长——必经的苦难 215

自我实现:让别人幸福就是让自己幸福 221

怎么活才有意义? 226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44

跋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去力量和帮助26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