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上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精)/马克思主义美学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743091
  • 作      者:
    作者:梁一儒//李树榕//王善忠|责编:郑永杰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梁一儒,男,文艺美学专业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审美与音乐美学。李树榕,女,1954年。内蒙古大学教授,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善忠,1935年生,山东东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学、美育、马列文论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列宁的美学思想,下编为其他美学家的美学思想。上编论述了列宁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列宁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列宁继承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贡献。下编其他美学家的美学思想,论述了斯大林、高尔基、沃罗夫斯基、卢那察尔斯基的美学思想,分别从他们美学思想的内容、方法论等方面做了阐述。斯大林的语言性质的辩证法;高尔基与无产阶级斗争;沃罗夫斯基文学的政治与审美意识形态;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与革命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列宁美学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的 新纪元。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当之无愧 地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第二阶段的光辉代表。

列宁美学思想具备了完整性、系统性、时 代性、革命性和新颖性的鲜明特点,形成了一 个独立的美学体系。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思想文 化传统,以一种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在两个世 纪之交俄国革命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发育成熟。 因此,研究列宁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必须认 识了解它所产生的俄国社会历史状况,特别是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与特点。同时,无论 从历史继承性来看,还是从这一美学体系自身 的基本特征来看,深入理解它同马克思唯物史 观和认识论的渊源关系,也是这一研究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必须予以特别的注意。


第一章



列宁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列宁美学思想的形 成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前期,农奴制废 除后阶级矛盾加剧,俄国处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国际工人运 动出现暂时的低潮,俄国成为国际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国内外 斗争环境为俄国出现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诞生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 主义——列宁主义。

列宁美学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但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只有 列宁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才真正具备了开创一个美学新时代的卓 越品质,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


第一节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农革命斗争



19 世纪中期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欧美各国的科学技术出现了重大飞跃:蒸汽涡轮、内燃机、发电机和 电动机的发明或改进,电力等新能源的发现,新材料的制造与应 用,以及化学科学的突飞猛进,这些都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动力。但是生产愈发展,资本间的竞争就愈加激烈。国 际垄断组织的出现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对经济利益的争夺, 对殖民地的瓜分。一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在美英德法俄等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世界资本主义不可 避免地走向了帝国主义阶段。

沙皇俄国自 1861 年废除农奴制以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 加尖锐,社会危机日趋激化,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与此同时, 俄国的资本主义也迅速发展起来,工厂矿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工业生产总值以几十倍乃至数百倍的速度增长。资本主义的发展 造就了一支日渐强大的工人阶级队伍,他们从事工业化大生产的 条件极其恶劣,生活状况悲惨,因而要求改善生存现状的罢工斗 争此起彼伏,从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觉醒的工人自发地成 立了“南俄工人协会”“俄国北方工人协会”等群众组织,斗争 规模逐步扩大,斗争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19 世纪 90 年代到 20 世纪头十年是俄国历史的转折时期。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帝国主义同沙皇政府相勾结,残酷盘剥 俄国人民,镇压中国、波斯等国的革命运动,世界革命中心转移 到了俄国。

在俄国国内,一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群众革命斗争从酝 酿走向了成熟。从经济领域到思想文化战线,各社会政治派别和集团,各科学和艺术部门,都爆发了“重新评价一切”的激烈争 论和斗争,整个国家正处于革命的前夜。列宁总结这个时期的历 史特点是:“我们正经历着一个暴风雨的时代:俄国的历史一日 千里地向前发展,现在的一年有时要超过平静时期的几十年。人 们在给改革后时代的半个世纪作总结,在为那些将长久决定全国 命运的社会政治大厦奠立基石。”(1) 总之,“一切都颠倒过来,而 且刚刚开始形成”。工人、农民以至社会各阶层都被动员起来了, 这个被列宁自豪地称为“掀起汹涌波涛的伟大的人民海洋”猛烈 地冲击着沙皇俄国的腐朽统治,涤荡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 家命运如何已经不是革命民主主义先辈们在理论上苦苦探求的前 景或蓝图,而是一个躁动于母腹的胎儿即将呱呱坠地。曾经被历 代有识之士反复求索过的“怎么办?”这个令人困惑的重大社会 问题,如今已经变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呈现在人们面前。世纪之交俄国国内外空前激烈的革命斗争现实为列宁美学思 想的发育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同时也决定了这一崭新的美学 体系所特有的战斗内容和时代特色。


展开
目录

20 世纪上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上编

一   列宁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

第一章   列宁美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003

第一节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农革命斗争 003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潮 00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009

第二章   列宁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015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015

第二节  反映论——列宁美学思想的方法论 021

二   列宁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第一章   论艺术和现实的审美关系 033

第一节  关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 033

第二节  生活实践——美和美感的源泉 037

第三节  艺术美的价值 051

第二章   论审美特性 061

第一节  特殊的认识领域——审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062

第二节  审美情感和审美想像 070

第三节  无产阶级崭新的审美境界——朴素与崇高 078


第三章   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087

第一节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本要求 088

第二节  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104

第四章   论美的继承与创造 126

第一节 “旧”的美——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 127

第二节  无产阶级审美理想的光辉实践 142

第五章   批判唯心主义美学观和各种错误倾向 168

第一节  对俄国经验批判主义美学的批判 169

第二节  对“衰落时代的艺术”——未来派的批判 174

第三节  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 184

三   列宁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卓越贡献

第一章 “新”美与“旧”美的辩证关系 197

第一节  关于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197

第二节  关于“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 207

第二章   写作的党性原则 21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首倡文学的“倾向性”和“党 派观点” 213

第二节  列宁的“党性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 论的贡献 216

第三章   艺术辩证法 227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美  学含义 227

第二节  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的“三统一” 235



下编


一   斯大林的美学思想

第一章   审美判断与社会主义政治原则 245

第一节  内容与形式 246

第二节  政治原则与文化价值 252

第二章   审美判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 257

第一节  语言性质的辩证法 257

第二节  文艺评论的方法论 261

二   高尔基的美学思想

第一章   高尔基早期的美学思想 270

第一节  同生存意识联系在一起的美学命题 270

第二节  早期美学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288

第二章   高尔基中期的美学思想 297

第一节  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相一致的社会美命题 298

第二节  同人类解放斗争紧密联系的艺术美命题 313

第三章   高尔基后期的美学思想 331

第一节  审美心理剖析——《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 332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中形式美的相对重要性 346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审美理想 362

三   沃罗夫斯基和卢那察尔斯基的美学思想

第一章   沃罗夫斯基的美学思想 388

第一节  文学的“政治的意识形态”性 391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性 404

第三节  文学的“美学上的批评”与“社会性的批评” 413


第二章   卢那察尔斯基的美学思想 422

第一节  文艺与社会、文艺与革命 4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倡首者 430

第三节  美学理论上的得与失 43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