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生--思与诗(精)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3275090
  • 作      者:
    作者:陈先达|责编:赵雯婧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著有《陈先达文集》《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伟大的马克思》《马克思与信仰》《马克思主义十五讲》《哲学与人生》《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等。著作及论文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优秀著作奖、吴玉章著作奖等多种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的人生之路、思辨人生、宜园诗抄,全面展现了作者的一生及其对于人生、人性的各种思考。我的人生之路部分,展示了作者从儿时到晚年走过的路。思辨人生部分,展示了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宜园诗抄部分是作者写的二百多首诗,分为十五个篇章,“我的父亲与母亲”“我与老伴”“我与家人”“我与学生”“小城旧事”“思乡”“忆旧”“怀师友”“读书”“读庄子”“纪念”“时事杂咏”“外出杂咏”“住院杂咏”“自寿诗”。
展开
目录

第一编◎我的人生之路

第一章 从景德寺小学到复旦大学  / 3

一 我的父亲和母亲  / 3

二 景德寺小学的淘气学生  / 12

三 中学时代:并非年少轻狂  / 17

四 考入复旦历史系  / 24

五 大师云集的历史系  / 28

第二章 从复旦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  / 37

一 叩击哲学之门  / 37

二 他们叫我“傻小”  / 43

三 我的哲学启蒙老师萧前  / 47

四 我与李秀林  / 50

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鹅湖会”  / 54

第三章 哲学上的自我救赎  / 61

一 掉进“梁效”  / 61

二 哲学上的自我救赎  / 71

三 我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 76

四 重返哲学讲台与第一次出版哲学专著  / 82

五 关于人道主义、异化的讨论  / 91

六 应邀到北戴河度假  / 101

第四章 晚年生活与理论晚节  / 109

一 我和老伴  / 109

二 我和学生  / 115

三 我的养生之道  / 121

四 六十五岁学电脑  / 130

五 痴迷哲学随笔  / 133

六 理论晚节  / 162



第二编◎思辨人生 

第一章 人性的思考  / 171

一 人的本质与使命  / 171

二 人性与兽性  / 173

三 历史中的人性  / 179

四 分析死的问题的两个视角:科学视角与价值视角  / 185

五 向死而生  / 188

六 生命的短暂与永恒  / 190

七 尊重生命与“生命至上”  / 193

八 活着和为了什么活着  / 195

九 性情:具有深刻道理的哲学范畴  / 198

一○ 焦虑:心理学和哲学问题  / 200

一一  “使人成为人”  / 202

一二 学会做人  / 204

一三 人的双重角色:历史的剧作者与剧中人  / 209

第二章 人生的省思  / 215

一 人情、法律与生活  / 215

二 生活世界的合理与不合理  / 218

三 利益与仁义  / 221

四 贡献与追名逐利  / 224

五 识时务与守气节  / 226

六 命与运  / 229

七 性格与命运  / 231

八 逢时与安时  / 234

九 情与理  / 235

一○ 黑与白  / 237

一一 新与旧  / 239

一二 眼睛里的哲学问题  / 241

一三 人生之路  / 243

一四 人生多艰  / 245

一五 人生境界  / 250

一六 理想的人生与人生的理想  / 255

一七 人生断想  / 259

一八 信仰·理想·道德  / 281

一九 从哲学的视角理解“我”的意义  / 291

二○ 改变环境与改变自我  / 293

第三编◎宜园诗抄

第一章 我的父亲与母亲  / 299

一 我今年老感受同  / 300

二 头白思归恨无家  / 300

三 终生思念满惆怅  / 301

四 无根落叶类飞蓬  / 301

五 皤皤白发童年梦  / 302

六 年老睡少梦偏长  / 302

第二章 我与老伴  / 303

一 炭盆红火满室春  / 304

二 衣食无忧双白头  / 304

三 风雨相依苦共尝  / 304

四 蔗近蔸根味尤甜  / 305

五 语淡情深每忘年  / 305

六 愧对老伴早白头  / 305

七 已过金婚望钻期  / 305

八 深情尽在不言中  / 306

九 再生有缘我当牛  / 306

一○ 真情深藏灶台前  / 306

一一 但见针鼻穿线难  / 307

一二 反复叮嘱学厨娘  / 307

一三 唠叨声中又一年  / 307

一四 何妨并坐学少年  / 308

一五 生死相依见真情  / 308


第三章 我与家人  / 309

一 嗒嗒声中舐犊深  / 310

二 花满梢头鸟欢腾  / 310

三 四代同城不同家  / 310

四 转眼发已是苍苍  / 311

五 生日快乐节日好  / 311

六 莫忘举家共食恩  / 312

七 满桌欢声笑语甜  / 312

八 何必落红怜头白  / 312

第四章 我与学生  / 313

一 手捧鲜花轻叩门  / 314

二 丑鸭现已变天鹅  / 314

三 弟子才高压倒师  / 315

四 青春纵马满载归  / 315

五 最喜残阳照芳林  / 315

六 从此路人变亲人  / 316

七 世界最美师生情  / 316

八 含水弯腰轻轻喷  / 316

九 留得枝丫当柴烧  / 317

一○ 智者云集庆生辰  / 317

一一 执手问年发斑斑  / 317

一二 明珠沙埋终难掩  / 318

第五章 小城旧事  / 319

一 往事似假确是真  / 320

二 最入梦境是少年  / 320

三 我亦耄耋行路难  / 320

四 老来方知不寻常  / 321

五 小城旧梦已难寻  / 321

六 应喜新月照新人  / 321

七 不识人间有莫愁  / 322

八 花衫短发十五余  / 322

九 老来不悔少年痴  / 323

一○ 难得曾有梦一场  / 323

第六章 思 乡  / 325

一 燕子穿梭蘸水飞  / 326

二 芝山钟声久未闻  / 326

三 儿孙哪知有渔村  / 327

四 小城夜半米酒甜  / 327

五 长夜不眠话当年  / 328

六 何人能无故园情  / 328

七 惊起方悟梦魂牵  / 328

八 旧梦难寻反觉生  / 329

九 满街乡音陌生人  / 329

一○ 少年熟地无陈迹  / 330

一一 小城日昨似眼前  / 330

第七章 忆 旧  / 331

一 门神窗花春意浓  / 332

二 不意此生京城老  / 332

三 鞭炮声中又一年  / 332

四 北雁南飞动我情  / 333

五 犹记中庭拜月时  / 333

六 万川美月入水间  / 333

七 手握鸭蛋牵衣角  / 334

八 盘中雄黄待点额  / 334

九 染红鸭蛋满亲情  / 334

第八章 怀师友  / 335

一 师恩如山敢忘之  / 336

二 文苑杏林两相宜  / 336

三 温和谦恭长者风  / 337

四 道德文章两相能  / 337

五 同一战壕两老兵  / 338

六 再无风雨也无晴  / 338

七 珞珈才子惊四座  / 339

八 幽明路隔两茫茫  / 339

九 文成旧纸人早亡  / 340

一○ 才高命蹇古今同  / 340

一一 望断天涯哭招魂  / 341

一二 笑语依稀似生前  / 341

一三 翻身弹指痛仙逝  / 342

一四 人间难留未尽才  / 342

一五 年来频频吊唁多  / 343

一六 白发相送感慨多  / 343

一七 陵园万木伴长眠  / 344

一八 儿孙牢记家国情  / 344

一九 头白常欠忆旧眠  / 345

二○ 君有伯牙故旧情  / 345

二一 涸鲋相濡老更甜  / 346

二二 同窗同室最难求  / 346

二三 暴雨最喜未沉舟  / 347

二四 日出观湘江  / 347

二五 空对书案愧江郎  / 347

二六 偷闲为文夜深沉  / 348

二七 酒瓶见底肉飘香  / 348

二八 举杯细品作仙家  / 349

二九 何须空门披袈裟  / 349

三○ 潜心学术已入流  / 349

第九章 读 书  / 351

一 满床满架复何求  / 352

二 半床布被半床书  / 352

三 情穿纸背血凝成  / 352

四 天地精灵钟一夫  / 353

五 以书开始以书终  / 353

六 有书相伴慰寂寥  / 353

七 聊天无间倍亲近  / 354

第一○章 读《庄子》 / 355

一 发有二毛鬓有丝  / 356

二 心到安处即是家  / 356

三 情分冷暖遇难时  / 357

四 每得佳句解千愁  / 357

五 才高未必即有成  / 358

六 不作夏虫耻作蛙  / 358

七 孔颜乐处圣贤事  / 359

八 荒园勤锄尚可春  / 359

九 手痒何妨再上场  / 360

一○ 寸思尽付千字文  / 360

第一一章 纪念毛泽东  / 361

一 素花如雨洒神州  / 362

二 时人犹唱《大风歌》  / 362

三 青春血染别样红  / 363

四 绝妙好词马背吟  / 363

五 中华何来灿星明  / 364

六 历史功过是秤砣  / 364

第一二章 时事杂咏  / 365

一 红旗坠地悄无声  / 366

二 问君此刻意若何  / 366

三 北邻殷鉴宜慎谋  / 367

四 事在人为有远谋  / 367

五 狂飙席卷振阳刚  / 368

六 凤凰涅槃浴火腾  / 368

七 百载国耻洗刷尽  / 369

八 寸寸灰烬见真情  / 369

九 凝视荧屏泪夺眶  / 370

一○ 白衣天使逆风奔  / 370

一一 星星闪烁亦知愁  / 371

一二 群芳赶快闹枝头  / 371

一三 边声连角思良将  / 372

一四 天上人间两相连  / 372

第一三章 外出杂咏  / 373

一 凌空皓月送归船  / 374

二 落月坠星遍地明  / 374

三 心自岿然应似山  / 374

四 观山倍知鸡虫哀  / 375

五 浪花如泪水诉愁  / 375

六 不闻驼铃只见人  / 376

七 宫女不让李卫名  / 376

八 扬尘万里铁骑奔  / 376

九 屋有流水似枕河  / 377

一○ 多少寺院云雾间  / 377

一一 仁者乐山理易求  / 378

一二 二十四桥月下游  / 378

一三 风吹落叶别有情  / 379

一四 黄昏犹有妙趣浓  / 379

一五 扑面羽毛遍身轻  / 379

一六 夜色如水月如钩  / 380

第一四章 住院杂咏  / 381

一 落花尚可香泥尘  / 382

二 闻道犹应以身求  / 382

三 向死而生是本真  / 382

四 善用余生惜白头  / 383

五 蜂死蜜留不夸功  / 383

六 四时佳兴与人同  / 383

七 智者千虑不如愚  / 384

八 祸福寿夭岂由天  / 384

第一五章 自寿诗  / 385

一 落晖尚可有余光  / 386

二 居家不识米和油  / 386

三 长年滴水石未穿  / 386

四 素衣莫叹襟袖冷  / 387

五 笔底岁月可入流  / 387

六 耻图虚名卖朽骨  / 387

七 只缘信仰笔耕田  / 388

八 心无私事刻意求  / 388

九 老马尚不吝毛蹄  / 388

一○ 至今犹能笔耕田  / 389

一一 袖手最愧对盘餐  / 389

一二 古今多少梦黄粱  / 389

一三 舞罢归来水也甜  / 390

一四 生死荣辱且随缘  / 390

一五 雨落水中不见痕  / 390

一六 碧霄诗情满苍穹  / 391

一七 依旧血沸带月奔  / 391

一八 红梅立雪可入诗  / 391

一九 哲人寿高并非天  / 392

二○ 流光无奈太匆忙  / 392

二一 未闻造物独怜人  / 392

二二 稀里糊涂米寿年  / 393

二三 力衰愧对俸银钱  / 393

二四 一地鸡毛蒜皮葱  / 393

二五 应愧无一属锦囊  / 394

二六 不结权门结善门  / 394

二七 思入风云变幻中  / 394

二八 我亦俯首甘为牛  / 394

二九 书生老去酷似冬  / 395

三○ 不贵脚力贵自强  / 395

三一 笔下最喜有雷鸣  / 395

三二 为文最愧托空言  / 396

三三 登山亦须插花归  / 396

三四 胜过风雪夜归人  / 396

三五 掺入颜料绘图艳  / 397

三六 无以物役贱自身  / 397

三七 九十已是上上签  / 397

三八 壁间剑鞘莫生尘  / 398

三九 岂有闲心赋瑶琴  / 398

四○ 面对自然愧杀人  / 398

四一 寿尽归一功德成  / 399

四二 有情有泪人生章  / 399

四三 愧对前人畏后生  / 400

四四 莫教余年负天年  / 400


后 记  / 40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