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证挖掘与论证形式化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4679
  • 作      者:
    作者:鞠实儿|责编:郭勇斌//邓新平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论证是一种具有说理功能的话语序列。在科学研究中,它具有演绎和归纳两种形式。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由于涉及不同的语境(包括文化传统),论证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为了满足人与人以及人与机器之间日常交流的需求,《论证挖掘与论证形式化》采用两种不同的自下而上方法——广义论证本土化研究程序和机器学习,从具体事例和文本中挖掘或习得不同语境下论证模式、论证元素及结构。进一步,为形式化论证理论——抽象论辩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论证挖掘与论证形式化》将这两种自下而上的论证挖掘方法与抽象论辩理论提供的形式方法相结合,符号化处理上述挖掘所得结果,对论证进行合理重建。论证研究对于推动论证科学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交叉研究领域的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论证的社会文化结构——广义论证理论
  当代主流论证理论采用了主流文化的论证概念、模式、合理性规则等来描述和评价不同文化的论证活动,因而无法如实刻画非主流文化及主流文化中非典型情景下的论证实践,也不能对其进行恰当评价。鉴于此,我们提出广义论证理论,旨在建立能够包容文化多样性的论证理论。为了恰当地研究涵盖各种文化的广义论证实践,广义论证理论不采用大多数主流论证理论运用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即从假定的理性观念出发,先验地构造论证模型和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对论证性语篇进行重构和评价。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论证语篇本身出发进行经验分析,致力于从中找出被特定社会文化群体运用的论证规则与论证结构,从而扩展了论证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本篇将系统地阐述广义论证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并将广义论证的方法用于分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论证案例,从而从具体案例中提取或采掘不同社会文化群体中的论证方式和规则。本篇的结构如下。
  第1章,首先根据自然语言的异质性表明自然语言论证具有语境敏感性和文化相对性,从而主张有必要采取社会文化解释的途径来考查论证。然后依据此途径分别阐明了广义论证的概念、论证规则和结构;提出获取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论证规则和结构的广义论证本土化研究方法论。*后将该方法论与形式逻辑理论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它们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并非互不相容;进而指出,广义论证理论的社会文化解释途径可以为形式化论证提供局部合理模拟的基础。第1章为本书其余篇章奠定了基础。
  第2章,基于第1章提出的广义论证研究方法,对广式早茶情境下的说理活动进行考查,其中选取“詏”这一说理类型进行分析,描述和呈现了这一说理模式的功能结构,并说明其合理性,从而展示了广义论证理论功能分析法在地方性说理研究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以及相比常人方法学、会话分析和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所具有的优势。
  第3章,依照广义论证本土化研究程序,对明代嘉靖时期“大礼议”这一论辩活动进行研究;描述了“大礼议”的文化背景、主要过程等,并选择论辩过程“争帝”环节中的论证性语篇进行具体分析;提取了这一环节中论证性语篇生成所运用的论证规则,对规则的合理性进行了辩护与验证。通过这一实例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出广义论证理论的应用价值,也为构建具有语境敏感性的形式论辩理论提供了具体的实例。
  第1章广义论证的理论与方法
  1.1引言
  由于重新发现亚里士多德论辩学和修辞学,在20世纪50年代论证研究再次兴起。在此期间,图尔明(S. E. Toulmin) [1]对论证研究形式化方法的局限进行反思,促成论证研究的范式转变,使之进入语用分析时代。随之而来,范 爱默伦(F. H. van Eemeren)等[2]关注论证的语用性质,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如语用论辩学等。[3]由此,论证的语用分析成为当代论证理论研究的主流。作为亚里士多德论证理论的后续发展,当代论证理论根植于当代主流文化,并将其视为论辩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主要表现在:①论证的基本概念、模式,尤其是合理性观点等均来自主流文化的论证活动;②采用①中要素描述和评价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中的论证活动。
  鉴于主流论证理论的文化特性,它系统地忽视了非主流文化中论证活动的特点(参见1.3.2节)。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语言、知识、价值体系、社会规范和习俗,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论证,作为社会互动遵循不同的规范、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服从不同的合理性标准。如果采用主流文化的论证方式对它们进行描述和评价,其结果就有可能与非主流文化中的论证实践相悖。[4,5]另一方面,人类文化分成不同的亚文化,不同的亚文化本身又分为不同的子文化。在不同层次的文化及其分支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而不同社会文化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消解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机遇。一般而言,消解方式有两种:①通过强力推行一种文化构想或已有的文化观念,无视文化差异,达到冲突消解;②通过依据冲突语境进行协商或交易,保留文化差异,达成共识消除冲突,即所谓和而不同。[6]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必要条件是尽可能如实地把握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论证方式。因此,本章无意提出立足于某特定文化的论证理论,而是主张扩展主流理论的研究视角,建立更有包容性的论证理论。
  为此,鞠实儿[4]阐述了广义论证定义,并指出:广义的论证概念涵盖了包括主流文化在内的各种不同文化的说理方式,而所有这些广义论证方式相对于论证者各自所属社会文化群体均具有局部合理性(参见第9页脚注①)。由此奠定广义论证理论的哲学基础。本章将采取社会文化解释途径进一步探讨广义论证的结构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论证合理性的文化相对性与自然语言论证的语境敏感性,1.2节指出:有必要搁置基于固定规则的论证理论,引入社会文化解释途径,在变动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考察论证的规则和结构。1.3节依据上述途径将广义论证概念定义重新表述为:社会文化群体成员依据社会规范生成的具有说理功能的语篇行动序列;该定义涵盖了保留主流文化在内的不同文化的论证方式,为通过描述制约论证语篇行动的社会规范来刻画广义论证的规则和结构提供基础。1.4节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论证形成过程中的论证规则,并描述广义论证的分层结构。1.5节提出广义论证本土化研究程序,借助社会文化解释从经验数据出发获取论证规则和结构。由此,通过社会文化解释途径,我们将不同类型的论证纳入广义论证范畴,进而提出一种包容多元文化和语境敏感性的广义论证理论。
  1.2论证研究的社会文化解释途径
  1.2.1论证形式系统的同质性
  论证或论辩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鉴于论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独*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文化中,它一直是人类研究的首要对象之一。[7]在主流文化中,论证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根据文献记载[3]53-54,论辩学和修辞学分别发源于:哲学家群体成员间的学术争论;以及公民发表言论以获取公众支持的社会政治活动。因此,古希腊的论证方法和理论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时期论证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明确地将其论证研究划分为三个领域:“分析学”“论辩术”“修辞学”。其中,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学中从形式的角度探讨证明性论证,形成了论证研究的主流,即后人所谓的形式逻辑[8]。
  亚里士多德的分析学是在柏拉图“普遍理性”(universal reason)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24-25在后者看来,人类应该在这种居于天国的绝对无误的理性规范之下进行推理活动。[10]亚里士多德的证明性论证和三段论理论便体现了这种理性。亚里士多德[11]认为:推论是一个论证,在这里某些东西或前提被给定了,另外的东西或结论必然地由前一些东西得出。其中,前提和结论由命题表达;推理由若干合规范的语言表达式组成;而正确的推理必须满足逻辑规则,如三段论正确的格[参见文献[9]第8-9页,规则本身的正确性可由推理中出现的词项的外延之间的(集合)关系判定]。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11]使用数学演绎方法证明三段论的有效性。在证明三段论的有效性时,他考虑词项之间的集合关系,而忽略它们的具体内容。因此,从论证活动中抽离论证者、语境和语言表达式的具体特征,提取形式结构进行分析和数学处理,这一逻辑学研究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莱布尼茨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论证进行形式分析的传统。他试图采用数学方法构造一种新颖的形式逻辑系统,认为这类系统应该具有严格的数学结构,包含演算规则集和普遍符号系统,使得哲学家可以不考虑命题的具体内容,用计算来处理他们之间的争端。[9]56-57在该系统中,用自然语言表达的论证将变形为人工符号语言表达的形式论证,仅凭形式规则的力量便可得出论证的结论,而不需要补充任何其他信息。[12]573尽管莱布尼茨本人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推理形式演算系统,但是,弗雷格、罗素、塔斯基及后来的学者致力于践行他的理想。他们根据哲学、元逻辑、数学等事先假定的背景知识,对论证中的概念、判断和语言表达进行分析;给出形式语言和形式语义学;在此基础上,构建逻辑学形式公理系统,完成论证过程的形式公理化重建。如果该系统不仅被证明具有一致性、可靠性和完全性,还能够描述直观论证的某些特征,那么它就会被认为同时具有来自数学的形式合理性和来自直观情景的直觉恰当性。由此形成的现代形式逻辑学是当代逻辑学之主流。
  这类逻辑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形式语言、形式语义学和形式公理系统。其中,形式语言从给定的初始符号出发,按规则递归地生成系统中的任意合式语句;形式语义学按规则生成系统中语句的语义;而逻辑学形式公理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公理和推理规则,在形式语言的基础上构造作为证明的语句序列。进一步,除了逻辑系统中的规则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参与上述逻辑运算过程;一旦逻辑系统的规则被确定下来,便不能改变;否则原有的系统将被一个新的系统所取代。因此,无论外部语境如何变化,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保持规则不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形式逻辑具有语境封闭性。其后果是:上述语言、语义和证明是它们各自所对应的那一套固定规则的产物,或者出自同一个模板的制成品。换言之,它们各自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结构。这一切表明,逻辑学形式公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同质体。*后,弗雷格的工作表明:逻辑学形式公理系统的语言、语义和推理机制,起源于数学表达和论证方式的理性重建。在稍后的发展中,这种公理化方法的模式成为对其他论证(如模态论证等)进行理性重建的工具。逻辑学家群体不仅要求所建立的系统具有直观恰当性;同时要求系统本身具有一致性、可靠性和完全性。这集中体现了逻辑学家群体的合理性观念。而这一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对普遍理性的执着。综上所述,逻辑学形式公理系统及其所产生的论证满足逻辑学家群体的合理性观念,并且是在变动的语境中保持不变的同质体。
  1.2.2自然语言论证的异质性
  自然语言是人类群体在交流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符号系统,它主要由语音、词汇、句法、话语等构成。人类交流便是在变动的语境下采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的社会互动。广义地说,所谓语境是指语言单元在其中被系统地使用的动态环境的任何相关要素。[13]13通常认为语境主要由如下要素组成:使用语言时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具体时空场景;使用者的知识信念系统、社会属性及其他个人特点,如家庭状况、品格、经历、性别和年龄等。由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认知需求。因此,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主体会激活和加工所处语境中与当前信息处理相关的部分。由此得到的语境信息构成所谓认知语境。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表明[14]56-59: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由连续不断的选择构成;选择由语言内部结构和语言外部原因等语境因素驱动,发生在语言形式或结构的每一个可能的层面上,如语种、语音/音位、形态学、句法、词汇、语义、语域、风格、体裁。语言在其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异,变异为选择提供了范围。因此,变异同样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存在。正如沃德豪(R. Wardhaugh)和富勒(J. M. Fuller)[15]6断言:语言的变异普遍存在。由于选择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有可能创造或引入新选择项,变异的范围是动态变化的;据此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17]150根据综观论(perspectives)中的协商(negotiation)原则[14]56-59,语言使用中的选择不是机械地按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之间固定关系进行,而是依据灵活的原则与策略做出。因此,一组动态变化的变异之间不必具有相同本性或一致性,因而是变化的异质体。进一步,社会语言学基本原理表明:变异的形成不是任意的,它受到语境中规范的限制,否则变异不被社会所接受,因而有序。此处,有序的含义是:在某社会文化群体内具有合理性。由此可以引出社会语言学的论断:无论是共时还是历时,语言都应该看作有序异质体。[17]98-100因此,语言结构在各个层面上都是不断变化的有序异质体。我们将这一结论称为语言变异性原理。
  由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篇论证的社会文化结构——广义论证理论
第1章广义论证的理论与方法3
1.1引言3
1.2论证研究的社会文化解释途径4
1.2.1论证形式系统的同质性4
1.2.2自然语言论证的异质性6
1.3广义论证概念8
1.3.1广义论证概念的内涵8
1.3.2三种论证概念的比较10
1.3.3广义论证概念的外延11
1.4广义论证的分层结构理论12
1.4.1广义论证的规则12
1.4.2广义论证的分层结构14
1.4.3广义论证分层结构的适用性16
1.5广义论证本土化研究方法论18
1.5.1广义论证研究的基本问题与原则18
1.5.2广义论证本土化研究程序19
1.5.3论证研究方法比较22
1.6结论25
第2章广式早茶说理的功能结构分析——以“詏”为例27
2.1引言27
2.2问题与方法28
2.2.1常人方法学与会话分析28
2.2.2互动社会语言学28
2.2.3广义论证与功能分析法29
2.3广式早茶“詏”式论证功能结构分析30
2.3.1广式早茶“詏”的背景知识30
2.3.2“詏”案例分析与功能结构提取31
2.3.3功能结构和规则的合理性说明36
2.4结论36
第3章明代“大礼议”论证规则研究——以“争帝”环节为例38
3.1引言38
3.2广义论证及其研究方法38
3.3“大礼议”的文化背景40
3.3.1宗法传统40
3.3.2孝道传统41
3.3.3明代的皇帝、内阁及礼部41
3.3.4《皇明祖训》42
3.4“大礼议”的基本情况42
3.4.1议礼缘起42
3.4.2三种解决方案43
3.4.3主要过程44
3.5“争帝”环节的论证45
3.5.1“争帝”环节45
3.5.2论证规则的合理性49
3.5.3规则验证50
3.6结论51
第二篇论证的语言结构——机器学习视角下的论辩挖掘研究
第4章论辩计算分析的发展与现状55
4.1引言55
4.2论辩研究传统回顾与论辩理论的现代复兴56
4.3论辩挖掘的主要研究与方法57
4.3.1论证成分检测58
4.3.2论辩元素的分类61
4.3.3论辩元素之间关系的识别和论辩结构的预测62
4.3.4论辩语料库的建设64
4.3.5主流论辩挖掘方法的特点66
4.3.6深度学习与论辩挖掘67
4.4论辩挖掘其他扩展研究69
4.5结论71
第5章机器学习的模型和特征选择73
5.1引言73
5.2论辩挖掘与特征选择方法75
5.3模型的评估和选择77
5.3.1实验评估方法77
5.3.2性能评估78
5.3.3比较检验79
5.4论证挖掘中特征选择的比较研究81
5.4.1实验设置81
5.4.2实验结果与讨论83
5.4.3特征选择方法在论证挖掘和文本分类中对比101
5.5论证挖掘中的模型选择102
5.5.1实验设置103
5.5.2实验结果与讨论103
5.6结论105
第6章哲学文本论辩元素挖掘——基于统计学习的方法108
6.1引言108
6.2论辩挖掘模型与实践108
6.2.1论辩挖掘的主要流程108
6.2.2语料库标注109
6.2.3研究方法114
6.2.4实验结果118
6.3结论120
第7章法庭判例摘要的论证成分与结构解析122
7.1引言122
7.2论辩中的图尔明模型简介122
7.3基于图尔明模型标注的判例摘要语料库124
7.3.1判例摘要125
7.3.2预处理127
7.3.3基于图尔明模型的标注128
7.3.4标注工作的执行130
7.3.5标注文本示例131
7.3.6统计学分析132
7.4论辩挖掘的深度学习模型132
7.4.1模型框架及算法细节133
7.4.2模型整体损失函数137
7.4.3模型评价指标137
7.4.4模型实现细节138
7.5实验结果和模型评估139
7.5.1基线模型139
7.5.2随机初始化词向量和预训练词向量的对比实验140
7.5.3有无循环神经网络的对比实验141
7.5.4单向循环神经网络与双向循环神经网络的对比实验142
7.5.5不同种类的循环神经网络的对比实验143
7.5.6本节模型与类似论辩挖掘工作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143
7.5.7模型预测结果可视化145
7.6结论146
第8章融合逻辑与外部知识的自然语言推理148
8.1引言148
8.2自然语言推理工作150
8.2.1基于一阶经典逻辑的自然语言推理方法150
8.2.2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推理方法151
8.2.3结合外部知识的方法151
8.3知识稠密交互推理网络153
8.3.1基础模型153
8.3.2语义知识154
8.3.3依存关系知识157
8.3.4逻辑规则159
8.3.5模型训练161
8.4实验161
8.4.1数据162
8.4.2实验配置162
8.4.3MultiNLI数据集163
8.4.4缺省实验163
8.5结论164
第9章中文论辩语料库的建设与网络论辩文本标注166
9.1引言166
9.2网络论辩文本标注方法166
9.3网络论辩文本标注软件的安装环境168
9.3.1标注软件的安装方法168
9.3.2BRAT使用说明和案例169
9.4标注的评价标准171
9.4.1卡帕系数172
9.4.2卡方检验172
9.5结论173
第三篇论证的形式结构——抽象论辩理论
第10章抽象论辩理论及其拓展理论177
10.1引言177
10.2抽象论辩理论概述177
10.2.1论证180
10.2.2论证间的冲突181
10.2.3论证间的击败182
10.2.4论证的辩证地位183
10.3抽象论辩框架183
10.3.1基本概念184
10.3.2抽象论辩语义187
10.4结论196
第11章结构化的抽象论辩框架198
11.1引言198
11.2ASPIC+框架的基本设定198
11.3理性公设203
11.4ASPIC+框架的特点及一些变体/扩展205
11.5广式早茶说理“家吵屋闭”案例的刻画205
11.6法庭判例摘要文本的刻画207
11.7其他结构化论证形式体系简述——ABA与DeLP209
11.7.1ABA框架209
11.7.2DeLP系统211
11.8结论213
第12章基于抽象论辩框架的坚实可接受性214
12.1引言214
12.2基础知识216
12.2.1抽象论辩216
12.2.2分级可接受性217
12.3坚实可接受性218
12.4坚实语义220
12.4.1坚实可相容外延221
12.4.2坚实完全外延223
12.4.3坚实稳定外延225
12.4.4坚实基外延226
12.4.5示例227
12.5相关工作227
12.6结论228
第13章基于语境、规范和价值的论证系统230
13.1引言230
13.2系统构建232
13.3结论239
参考文献241
后记26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