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狄尔泰其人其学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写作思路
第一章 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思想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的思想资源
一、德国古典哲学
二、德国浪漫主义
三、英法经验哲学
四、德国历史学派
五、生物进化论
六、实验心理学派
第二节 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历史理性批判”总工程
二、精神科学体系中的伦理学
三、心理学基础与描述性心理学方法
第二章 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的历史出发点——以《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则批判》为核心
第一节 构造性伦理学的提出:对康德伦理学的初步批判
一、对“构造性伦理学”和“限制性伦理学”的界定
二、对康德道德三命题的批判
三、对赫尔巴特及其学派伦理学的批判
四、构造性伦理学的存在依据
第二节 “构造性伦理学的实施”:施莱尔马赫哲学伦理学体系
一、施莱尔马赫伦理学与其整体哲学之关系
二、由理性活动的三重形式到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则
三、“两组相互交叉的对立”与伦理的认识论问题
四、对施莱尔马赫哲学伦理学的质疑
第三章 早期狄尔泰的构造性伦理学构想——以《试析道德意识》为核心
第一节 “道德意识的哲学深化”:基于伦理实践的需求
一、道德意识分析的必要性
二、道德意识分析的方法
三、道德判断——道德意识分析的出发点
四、实践理性与道德情感——道德判断的两种对立形式及其扬弃
五、普遍性、普遍有效性与约束性
六、先天综合-实践判断——“我们意志的实践行为方式”
第二节 伦理实践的动机:道德意识内容中对“应在”的指向
一、对传统道德动机分析方法的批判
二、道德动机中的“一点综合之物”——综合要素
三、“道德取向”与服务于“类目的”的人类道德组织
第四章 狄尔泰的构造性伦理学体系——以《伦理学体系》为核心
第一节 人类学-心理学视角下道德规范的可能性
一、伦理学的实践指向性转变
二、伦理学的方法论改造
第二节 人类伦理实践的规范性之源
一、回到原初的生命伦理事实
二、“团结”与“对他人的情感”:生命主体伦理经验的拓展
第三节 “伦理进化”:朝向“持久的满意”的人类伦理实践
一、由“伦理禀赋”到“社会伦理力量”
二、道德意识在社会团体中的发展与社会伦理系统的“进化”
三、“持久的满意”: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的发展趋向
第五章 对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的整体评价
第一节 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的积极意义
一、凸显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性地位
二、彰显历史性生命框架的重要价值
三、拓展生命主体的伦理经验及自我理解
第二节 狄尔泰构造性伦理学的限度与反思
一、“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自然主义”的诟病
二、狄尔泰整体哲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