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述中国(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精)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42312
  • 作      者:
    作者:贺桂梅|责编:张雅秋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如何“叙述”中国成为关键议题。本书阐释和分析21世纪转型期的中国思想文化,探讨对象包括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学科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等大众文化中的主要现象。写法兼有思想文化评论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文明”为基本分析框架,对20—21世纪之交以来20余年间正在发生和进行中的思想文化实践进行观察,同时融入作者的评价和判断,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展开探讨,借此召唤认识和阐释21世纪中国的自觉意识。
展开
目录
序言:阐释转变的21世纪中国
一 20年的变迁与写作
二 当代中国研究的“第五本书”
三 21世纪:中国如何作为问题
四 “文明自觉”:整合与重构
五 探索一种总体性的研究路径
上编 思潮
第一章 “文化自觉”与知识界的中国叙述
一 作为一个表述群的“文化自觉”论
二 重建历史连续性:“崛起”与中国叙述
三 “多元一体”:国家与天下
四 叙述:一种新的知识范式
五 中国:四个被打开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文明”论与21世纪中国
一 “文明—国家”的崛起
二 “文明”与“中国”
三 文明的当代性:从过去探询未来
四 中国与世界:文明史视野中的批判实践
第三章 马年春晚的“中国梦”想象与文明史视野
一 “中国梦”:博弈的场域
二 春晚:最大的小舞台
三 春晚与新民俗:文化的共同体性
四 中国想象:国族、文明与国家
五 “梦”的社会认同:国民、民生与“大同”
结语
第四章 世纪末的历史救赎之路:解析“反右”书籍热
一 缘起:历史记忆的重现
二 1998年浮现的契机
三 1980年代的文学书写
四 重返创伤情境的迷离路径
五 “新自由主义的神学”
第五章 全球化与世纪之交的批判思想路径
一 “导火索”:重新思考批判的前提
二 “新左派”的展开及其不同面向
三 全球化格局与中国改革的方向
四 革命年代的遗产
五 文艺实践和文化研究
结语
中编 思想者
第六章 打开当代文学历史的三种路径:读洪子诚
一 当代文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 文学史:问题与方法
三 经典与阅读史
四 材料注释中的历史观
第七章 当代文学的自我批判与超越:读李陀
一 “80年代人”与40年
二 “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
三 自我批判与重构现实
第八章 “没有屋顶的房间”:读戴锦华
一 越界的思想者
二 跨越“语言学转型”
三 敏锐的现实感和历史感
四 登临新的学术平台
五 “没有屋顶的房间”
第九章 危机意识与知识分子主体的重建:读王晓明
一 1990年代中国的危机意识
二 “文化研究”与知识分子的主体重建
三 批判的可能与限度
第十章 以鲁迅为原理:读钱理群
一 实践性的“鲁迅原理”
二 批判的法则:“真的知识阶级”与左翼鲁迅
三 “立人”的法则:国民教育与启蒙者鲁迅
第十一章 大学教育与文学史传统:读陈平原
一 从学术史到教育史
二 教育史视野中的文学史
三 文学教育与文学史传统的重构
四 教育者的境界
第十二章 “抒情传统”论述的文化政治及其启示:读王德威等
一 “抒情传统”构建的文化政治诉求
二 他者与自我的整体论框架
三 抒情、革命、启蒙
四 “抒情传统”论述的启示性
第十三章 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读汪晖
一 总体性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问题
二 全球资本主义与现代性反思
三 “形式主义的理论”与“实质的历史关系”
四 政治化实践的内在视野
第十四章 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读温铁军
一 当代史叙述与中国经验
二 城乡二元结构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 “普遍规律”及其超越的可能
第十五章 激活历史经验与学术知识的力量:读刘复生
一 “70后”与学术研究的主体性
二 打开两个支点:“文学”与“当代史”
三 越界或回到文学的原初
四 解释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第十六章 文化前线的游击战士:读毛尖
一 同龄人
二 电视剧
三 毛尖本色
四 生命的原力
下编 文化
第十七章 重述当代史:《激情燃烧的岁月》与红色怀旧
引论《激情》及其反响
一 新版主旋律:以“家庭老照片”连缀当代史
二 “激情”:革命与爱情
三 “父亲”的故事:父子、家国之间
结语 暧昧的红色怀旧
第十八章 “让世界看中国”:电影大片的国际化运作与国族叙事
一 奥运会开幕式:“让世界看中国”
二 中国大片:全球化与好莱坞化
三 好莱坞的世界语法:“欲望的透视法”与“想象的乡愁”
四 另一种民族寓言:阉割故事与震惊美学
五 两种“和解”:江湖与朝廷、中国与亚洲
第十九章 暧昧的遭遇战:《孔子》与传统文化认同
一 电影《孔子》事件
二 《孔子》PK《阿凡达》
三 “归来的孔子”:国与民的扭结
第二十章 “亲密的敌人”:谍战大片中的性别与国族
一 穿越边界:《生死谍变》与《色·戒》
二 新版《美人计》:亲密的敌人
三 “交换女人”:女性、身体与国族认同
四 边界内外:东亚后冷战情境中的历史与性别
结语 “去政治化的政治”
第二十一章 “秋月无边”:许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