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初学术思辨录(精)/陈祖武学术文集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16678
  • 作      者:
    作者:陈祖武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清初的80年是一个由乱而治的历史时期。作为这一时期历史特征的折射,清初学术走过了一段由诸说并起,竞相斗妍,趋向对古代学术成果进行清理的历程。这一历史过程是如何演进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演进?其间所反映出来的基本历史特征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去把握这一演进的基本规律?以及对清初学术的历史地位该做何评价?这就是本书力图回答的问题。该书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顺治、康熙二朝,即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时前后,凡80年间的学术思想。作者从社会史与学术思想史相结合的综合分析鲜明地指出:从总体上说,清初的学术界始终没有出现所谓“和世界的进步思想相联系的历史自觉”,也没有产生什么“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自觉”,更没有产生什么“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要求”,并对以往清初学术思想史研究中,一度存在的将其人为近代化的倾向,提出了质疑。总之,从社会史与学术思想史相结合,来探索清初学术思想发展的规律,是本书的显著特色。此书在宏观论述清初学术思想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同时,又进行了具体的个案研究,逐一对清初的浙东学派、浙西学派、关学派、颜李学派和经学、理学、考据学、史地学、文化艺术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著述、学术成就、思想特点、地位影响等方面条分缕析,一一进行了具体的考察和论述。


展开
作者简介

  陈祖武,1943年10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65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1998年至2008年,任历史研究所所长。2009年,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至今一直在馆员岗位履职。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学案史》《清初学术思辨录》《乾嘉学术编年》《乾嘉学派研究》《清代学术源流》《清代学者象传校补》《清史稿儒林传校读记》等。兼任全国古籍规划小组成员,主要古籍整理成果有《榕村语录》《杨园先生全集》《清儒学案》《榕村全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顺治、康熙二朝,即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时前后,80年间的学术思想。作者从社会史与学术思想史相结合的综合分析鲜明地指出:从总体上说,清初的学术界始终没有出现所谓“和世界的进步思想相联系的历史自觉”,也没有产生什么“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自觉”,更没有产生什么“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要求”,并对以往清初学术思想史研究中,一度存在的将其人为近代化的倾向,提出了质疑。
展开
精彩书摘

  《清初学术思辨录(陈祖武学术文集)》:
  此时的湖南,已全为吴三桂所踞,且“俱已留发”①。据《清圣祖实录》载,吴三桂军于康熙十二年底逼近湖南,二十九日陷沅州。十三年正月,清偏沅巡抚卢震弃职潜逃,所属州县望风崩溃。二月,常德、澧州、长沙、衡州等地相继落入吴军手。三月,岳州参将李国栋叛应吴三桂,湘北重镇岳州遂失。三桂遣其侄吴应麒率精兵倚险设防,以岳州为屏障延续六年之久的两军对峙,即自此时始。迄于六月,清军在东起岳州,西至彝陵的数百里战线上,为吴军牵制,不得越长江一步。七月二十五日,双方在洞庭湖的交锋,虽然清廷方面大肆吹擂,但是吴军未遭重创,吴三桂手中的岳州,依然固若金汤。王夫之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为了作出自己晚年的重大抉择,于十三年秋抵达岳州前线青草湖的。
  正当王夫之活动于青草湖畔之时,有一个被他称作“刘都护”的人,前来他寓居的僧舍探病,于是便产生出七古《安远公所遣都护刘君过寓庵问病歌以赠之》及《双鹤瑞舞赋》。从七古可以看出,王夫之此时并未改隐遁之志。诗中有云:“渔蓑在背笠在顶,我生真与病为徒”;“长留病夫钓寒水,苍天茫茫吾老矣”;“归来一问寒溪叟,果尔挑灯话不忘”。稍后的五言近体《衡山晓发》也说得很明白:“击汰迟枫浦,归心就翠微”;“渔樵知近远,目赏已从容”。
  刘都护来自何方?清末王之春辑《船山公年谱》谓,康熙十三年秋,“阻风青草湖。公有疾,寓僧寺,安远靖寇大将军多罗贝勒公尚善遣都统刘公省问”。把王夫之与尚善连在一起,王之春可谓天下第一人。他轻率地做出上述判断,其唯一的依据,就是王夫之的七古。其实,这首诗本身,就恰恰推翻了王之春的判断。
  首先,刘某人是“都护”,并非“都统”。据考,清代官制并无“都护”其职。“都护”一官,始置于西汉宣帝之时,为护卫西域而设。迄于元代,仅存北庭都护府,至明初,即废置不设。清制,“都统”乃八旗驻防军高级将领,官阶为从一品。试问,清廷会派出如此高级的将领为细作,只身深入敌后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只要翻检一下现存清廷档册,即可看到,当时交战双方派出的奸细都不过是一般兵丁而已。而且,迄于康熙十三年秋,清廷方面见于史册的岳州前线高级将领,除顺承郡王勒尔锦外,是贝勒察尼,将军尼雅翰,都统朱满、巴尔布,护军统领额司泰,并无刘姓都统。
  其次,王夫之的七古有云:“天涯相逢兴不孤。”可见,他与刘某人乃昔日相识。而尚善所率,全为满蒙旗军,其中自然不会有王夫之的故旧。由于阶级局限,王夫之平生不屑与农民起义将领往来,刘某人当为昔日南明永历政权中人。在南明永历王朝败亡过程中,所属文武官员,除瞿式耜、张同敞等壮烈捐躯;方以智、金堡等遁入空门;王夫之、蒙正发、黄奇遇、钱澄之等隐居僻处之外,一部分早年在广西、湖南投降了孔有德,另一部分则在云南投降了吴三桂。据王夫之《永历实录》卷一载,永历三年(1649年)四月,“刘希尧、刘芳亮叛走郴、桂,降于清”。刘都护是否系此二人之一,无从得证。倘依王之春说,那么这位刘某人显然是投降了清朝才扶摇直上的,但是考诸载籍,亦寻不出依据来。
  再次,刘都护在青草湖畔与王夫之相见,是康熙十三年秋天的事情,而此时尚善并未到达岳州前线。据《清三藩史料档》中的《湖广总督蔡毓荣为大将军贝勒驾临省会叩安启》及《偏沅巡抚韩世琦致多罗贝勒启》所载,尚善于当年九月廿八日始抵武昌。此时他已74岁高龄,经50余日长途行军,其疲惫当可想见,自然不可能马上赶赴岳州前线。无论从《清实录》,还是《清三藩史料档》来看,整个康熙十三年十月,都无从见到尚善与清廷间的任何公文往来。一直到十一月初四,才见到他奏请“遣荆州绿旗兵赴岳州”①。四日之后,又疏请“拨京口沙唬船五十艘并水手发往岳州”②。由此可见,康熙十三年十月下旬以前,尚善并没有抵达岳州前线实际担任军事指挥职务。所以,甚至到了当年十一月十九日,清廷给他的一份公文,也仍然是由偏沅巡抚转送的。这同时说明,康熙十三年初冬以前,尚善不可能派出奸细,何况是一个高级奸细到敌阵之后去探望王夫之。
  应当指出,直至康熙十五年二月,尚善也还没有派出干员侦察敌情。这有当时康熙帝上谕为证,谕云:“贝勒尚善等统率大兵,往驻岳州,将及二载,并未移师前进作攻城破贼之势。因循坐守,徒令师老财匮。”又说:“尚善等并不思剿灭贼众,恢复地方,付朕委任之意。又不逼近侦探逆贼情形,度有机会,奋力前进。贼兵分遣各处,安坐罔闻。……贻误军机,莫此为甚。”③迄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卒于军前,尚善在整个岳州战事中,皆因之而屡遭清廷斥责。他死后,其贝勒封爵即以此被削夺。
  ……

展开
目录

原版序言
前言
一 清初国情分析
(一)对17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估计
(二)明清更迭是历史的前进
(三)由乱而治的清初社会

二 清初学术溯源
(一)在理学没落过程中所形成的“由王返朱”倾向
(二)经世思潮的兴起
(三)利玛窦与西学的输入

三 清初文化政策批判
(一)清初文化政策的主要方面
(二)清廷文化政策的思想依据
(三)清初文化政策的历史作用

四 务实学风的倡导者顾炎武
(一)生平学行述略
(二)社会政治思想
(三)经学思想
(四)文学思想
(五)务实学风
附录:关于《日知录集释》纂辑者的考察

五 王夫之的博大学术体系
(一)坎坷的一生
(二)对传统学术的批判继承
(三)《双鹤瑞舞赋》考证

六 黄宗羲与浙东学术
(一)从党争健将到学术巨擘
(二)《避地赋》与东渡日本
(三)《明儒学案》与清初学术史的编纂
(四)《留书》与《明夷待访录》

七 吕留良与浙西学术
(一)吕留良学术溯源
(二)吕留良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三)吕留良与黄宗羲
……
八 李颙与关学
九 从孙奇逢到颜李学派
十 李光地与清初理学
十一 清初的史学(上)
十二 清初的史学(下)
十三 清初文学艺术的经世特征
十四 经学与考据学风的酝酿
十五 清初学术的历史地位
附录一 从清初的批判理学思潮看乾嘉学派的形成
附录二 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