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研究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698925
  • 作      者:
    作者:陈奇|责编:何颖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包括理论儒学、制度儒学、文化儒学及物化儒学在内的儒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先进文化,它为古代民族认同提供了理论体系及意识形态、儒学教化内容及路径、制度保障、物化基础。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奇,贵州赫章人。历史学硕士、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点领衔导师,贵州省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首席学科带头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马来西亚国际儒学大会学术顾问。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史教学与科研。分别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研究””陆王心学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主持省级基金课题“刘师陪研究”“吴雁南文集编纂”“吴雁南研究”。独著、主编《刘师培思想研究》《刘师培年谱长编》《经学与中国社会》《中国经学史纲要》《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中国近代史光学习提纲》《俄事警闻》《警钟日报》篇目汇录》《吴雁南评传》《吴雁南文集》《吴雁南纪念文集》《陈姓皂角树之汉系家谱》等11种16册;副主编《清代经学史通论》《心学与中国社会》。参编10余种:撰写《近代化:中国近代史的主流与红线》《琦善驰禁问题复议》《辛酉政变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李端棻:政治资源与运作
智慧:兼论官僚阶层的动向与戊戌变法的失败》《理想与现实:贵州辛亥革命沉思录》《刘师培的今古文观》《三阳明心学与人的主体精神的昂扬》《忠君死节:南明时期贵州的明王朝认同》《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角色意识》《“我与天地万物一体”:孙应鳌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与现代意义》等论文120多篇。其中近40篇为权威期刊、重要期刊,核心期刊以及吉隆坡、雅加达,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论文集为《陈奇文集)。著述总字数700万。
展开
内容介绍
包括理论儒学、制度儒学、文化儒学及物化儒学在内的儒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先进文化,它为古代民族认同提供了理论体系及意识形态、儒学教化内容及路径、制度保障、物化基础。古代贵州,伴随着大一统王朝治理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汉族为主体的移民的不断进入,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至于明、清代前期,儒文化传入、缓慢发展、飞跃发展、兴盛:不仅在汉民族中广泛流播,而且在少数民族中也较为广泛地流播,最终成为社会文化主流,推动着各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初步形成,推动着民族认同初步实现、大一统王朝认同基本实现。儒文化是贵州古代民族认同的主体文化元素。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儒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二、民族认同研究现状述评
三、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研究现状述评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本书研究要旨、研究意义
第二节 儒文化概念界定及大文化意义上的儒文化体系架构
一、理论儒学
二、文化儒学
三、制度儒学
四、物化儒学
第三节 民族认同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认同
二、民族认同
三、大一统王朝认同
第四节 儒文化是贵州古代民族认同的主体文化元素
一、儒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先进文化
二、儒文化是贵州古代民族认同的主体文化元素
第二章 汉代夜郎儒文化的传入与民族初始认同
第一节 “郡国并存”与夜郎的汉王朝认同
一、唐蒙通夜郎与大一统
二、郡县制在夜郎的推行:夜郎君长的汉王朝认同
第二节 物化儒学与夜郎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汉族移民
二、“治南夷道”
三、“募豪民田南夷”:中原耕作技术的传入及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节 文化儒学、理论儒学的传入夜郎与初始传播
一、儒学的独尊及其初入夜郎
二、“汉三贤”的儒学及其“餍饫于”土著民族妇孺“之口”
第四节 汉代夜郎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特点
一、制度儒学率先传入
二、物化儒学继而传入
三、理论儒学、文化儒学随之传入
四、和平、友好的经济、政治交往、交流、对话、沟通始终是主流
五、仁义爱民:大一统政治的根本因素
六、认同的肤浅性、不对称性及不稳定性
第三章 蜀汉至宋元贵州儒文化流播与民族认同的缓慢发展
第一节 蜀汉两晋南北朝贵州儒文化与民族认同
一、蜀汉时期贵州的小一统格局及其大一统蕴意
二、蜀汉的“以人为本”,“和”“抚”夷越
三、蜀汉时期贵州“纲纪粗定,夷、汉粗安”认同局面的形成
四、两晋南北朝贵州地域儒文化与民族认同大略
五、蜀汉两晋南北朝贵州物化儒学的缓慢发展与封建领主制的兴起
第二节 隋唐五代贵州儒文化与民族认同
一、制度儒学的发展与土著君长的唐王朝认同
二、儒学的继续传播
三、杨再思的尊唐安民与民族认同
第三节 两宋贵州儒文化与民族认同
一、制度儒学影响的进一步减弱
二、物化儒学的新成就
三、文化儒学流播大有起色
四、土著民族的宋王朝认同
第四节 元代贵州儒文化与民族认同
一、土司制:制度儒学的发展与大一统认同
二、重本、屯田、广置站赤与物化儒学的发展
三、“儒者之道……从之则人伦咸得,国家成治”
第五节 蜀汉至宋元贵州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特点
一、制度儒学:从郡国并存到土司制度
二、物化儒学:缓慢发展,有所进步
三、文化儒学:传播甚微,影响很小
四、坚持统一,仁民安民,推进民族认同
五、汉族融入土著民族
第四章 明代贵州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的飞跃
第一节 制度儒学与各民族的明王朝认同
一、“天下一统,华夷一家”
二、贵州建省
三、改土归流,土流并治
四、忠君死节:南明时期贵州明王朝认同
第二节 物化儒学的飞跃
一、祭祀稷神,“农为国本”
二、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及推广
三、户口、田亩、赋税的大幅增长
四、地主制取代领主制: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第三节 儒学的兴盛与民族认同
一、尊孔崇儒、开科举、兴学校与儒学的社会流播
二、理论儒学的发展
三、祭祀、旌表文化与儒学的社会渗透
四、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民族认同
五、“民与苗相习,夷与夏同风”:“务学力耕”风尚的兴起
第四节 明代贵州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特点
一、制度认同跨越式提升
二、“华夷一家”,优遇土司,促进民族和解
三、铁犁牛耕及地主制生产关系普遍发展
四、理论儒学较之前代飞跃提升
五、儒学流播及民族认同较之前代飞跃发展
六、汉族继续融入土著民族
七、飞跃之中有局限,认同之中有冲突
第五章 清代前期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的高峰
第一节 府州县流官治理格局的形成与制度认同的升华
一、“崇儒重道”,“统一万邦”
二、改土归流,开辟苗疆
三、清代前期今贵州行政区划的基本形成
四、制度认同的升华与血火硝烟的交织
第二节 重本务农、兼济工商与民族认同的进步
一、“养民之本,莫要于务农”
二、“客户”大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
三、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民族认同的进步
四、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与民族认同的进步
五、地主制生产关系取得绝对优势与大一统政治认同的巩固
第三节 清代前期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的高峰
一、府州厅县及少数民族儒学教育格局的基本形成
二、科举的兴隆与儒学在各民族中的广泛传播
三、理论儒学的本土化、群体化、创新化转型
四、祠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