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德经导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系列
0.00     定价 ¥ 7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367125
  • 作      者:
    作者:鲍鹏山|责编:马绒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鲍鹏山全新力作,积三十多年先秦诸子研究之功,逐字逐句,为你无障碍导读全本《道德经》。


★鲍鹏山教授——《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副主席,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畅销书《风流去》《孔子传》作者。


★《道德经》,老子五千言,是对中国人影响深的一部元典。

《道德经》,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极有影响一部中国古代元典。

中国人处世:出则儒家,入则道家。

中国人必读:一本《论语》一本《道德经》。


★本书系鲍鹏山教授先秦诸子研究全新力作。他用通达的语言,对原文做逐句翻译,对原义做逐章导读,让我们了解老子:

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对谁说?

在这样的解读中,我们时时可见作者的独出己见之处,见微知著之处,真知卓见之处。


★前有万字导言,方便读者了解《道德经》的版本源流和核心思想。


★注释严谨,博采众家,不虚构一言,不浪语一句。


★全本•全注•全译•全导读,为你系统梳理《道德经》内容、价值和思想。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老师倾情作序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鲍鹏山

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副主席。2015、2016年曲阜祭孔大典中央电视台直播间特邀解说嘉宾。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典籍里的中国》嘉宾。《光明日报》《中国周刊》《儒风大家》《美文》《寻根》《中学生阅读》等专栏作家。出版著作三十余部,代表作有《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孔子原来》《江湖不远》《鲍鹏山新批水浒传》《中国人的心灵》《白居易与庄子》《论语导读》《先秦诸子八大家》、诗集《致命倾诉》等。辑有鲍鹏山作品典藏系列之《鲍鹏山思想史•风流去》,鲍鹏山思想史之“孔子三来”系列(《孔子原来》《孔子如来》《孔子归来》),《鲍鹏山文学史•中国人的心灵》《鲍鹏山古典今解•新说水浒》。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各省市自编的各类大学、中学语文教材。2013年创办公益浦江学堂,2014年创办花时间读书社。


展开
内容介绍
《道德经》,老子五千言,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一部元典。 《道德经》,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部中国古代经典。 中国人处世:出则儒家,入则道家。 中国人必读:一本《论语》一本《道德经》。 道是什么?是“问题”,而非答案;德是什么?是一物对“道”之获得; 自然是什么?是“自己而然”,是“自然而然”;无为是什么?是自谦自抑的政治品格—— 本书系鲍鹏山教授先秦诸子研究全新力作。他用通达的语言,对原文做逐句翻译,对原义做逐章导读,让我们了解老子: 他说了什么?为什么说?对谁说? 在这样的解读中,我们时时可见作者的独出己见之处,见微知著之处,真知卓见之处。
展开
精彩书摘

导 言


一、谁是老子


《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这句话从一般人的印象讲好像没什么问题,但从学术角度讲,却有太多的问题。

首先,老子是谁?这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司马迁的《史记》有老子的传。但偏偏这个传,有太多的问题。《老子韩非列传》一开始,就这样介绍老子: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看起来介绍得非常详细,几乎解决了所有问题:从国到县到乡,乃至哪个村,都讲得清清楚楚。姓李名耳字聃,姓名字也都有了。官职也有了——周守藏室之史。

但是,这一段介绍,不是解决了很多问题,而是引起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呢?

第一,苦县是楚国的地名,还是陈国的?厉乡曲仁里,在哪里?又何处考证得来?这类问题因为与老子本人及其思想研究关涉不大,我们且放过。

第二,姓名问题。既然司马迁讲到了他姓李,名耳,字聃,那么我们叫他李耳,或者叫他的字,李聃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们对他不像对其他诸子那样,用他的姓加上一个尊称“子”,称他为“李子”?而是称他为“老子”呢?这个“老”字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这是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但司马迁竟然没有交代,我们只能猜测了。猜测之一大概是因为他长寿——这其实是司马迁的猜测。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说: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司马迁本来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思想家,“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赞》)对于那些不可理喻、不符合经验的事情,往往都是摈弃不取。可是写到老子的时候,司马迁好像有点眩晕了——这个荐绅先生,其言也不雅训了,连人活到两百岁这样的怪力乱神也敢于胡说了。老子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眩晕的思想家。

还有一个说法是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提到的一些传说:


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老子的母亲怀胎八十一载,在一棵李子树下,割开了自己左腋生下了老子。这个说法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叫老子——母胎中待了八十一年;为什么姓李——李树下生的。这个更加怪力乱神。但关于老子的说法,没有最怪,只有更怪。在《史记正义》里面,还有另外两个说法:


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


又引《上元经》云:


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根据这个说法,老子的母亲叫玄妙玉女,玄妙玉女梦见天上的流星一下子飞到她的口中去了,然后就怀孕了。怀孕了多长时间呢?怀孕了七十二年,这才生下老子。

《史记正义》这三种说法都很荒诞。这样说话,已经不像历史学家了,搞得《史记》都不像“史记”,而像“创世纪”了。

还有,老子为什么名耳,字聃呢?《说文》:


聃,耳大垂也。


这倒是好理解,因为古人取名字比较淳朴,往往根据孩子生下来时的一些特征给他取名字。可能是因为老子一生下来耳朵很大,所以就叫李耳,字聃。

第三:官职问题。

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史”是史官,“守藏室”是什么呢?现在很多人说,“守藏室”就是图书馆,这个说法不大准确。因为在那个时代,不可能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图书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周王朝的档案馆。当然这样的档案馆,肯定会收藏那个时代的图书,但主要的,应该还是政府档案,还有历代史官们记事记言记各国报来的列国大事等等。所以,后来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道理的。


二、谁写了《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写的吗?我们还是先看看司马迁的说法: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迁的说法,戏剧性太强,让我们感觉如果不是碰巧有个尹喜,《道德经》就不能诞生。其实,这也不算奇怪,私人著述,老子之前,勉强可以算得上的只有一部《周易》,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但即使这种传说是真的,那文王也是王,且是圣王,不是一般的身份。作为孤单个人的匹夫老子不著书,不算另类,孔子也是“述而不作”的,佛陀、苏格拉底乃至耶稣,都是不著作的。不著作的时代而留下五千言,确实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可能戏剧性的场景。

《道德经》到底是谁写的?历史上,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家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谁是《道德经》的作者?《道德经》是否是多人的共同作品?第二,《道德经》是一次成书还是在漫长时间里逐渐成书?

关于《道德经》的作者,有说是战国中后期一个叫作李耳的人,而不是司马迁所说的“楚苦县厉乡曲仁里”的那个老聃。有说是太史儋,就是司马迁的《老子韩非列传》提到的这个人: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还有人认为是杨朱或庄子的后学。

老实说,这个乱局,司马迁有责任,因为他的《老子韩非列传》确实是写着写着,写出了三个“老子”:老聃、老莱子、太史儋。但不管司马迁怎么恍惚,他是把《道德经》的著作权标注在楚苦县厉乡曲仁里的老子名下的,在没有更多铁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坚持传统的说法,不去节外生枝,逞能骋辩。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道德经》是从春秋到汉代的漫长年代里由不同时代的人创作、整理、补充和改动而逐渐成型的作品。也就是说,《道德经》并无一个母本,而是大致由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但有相同相似思想和逻辑的人的文字拼凑而成。这种说法不符合一部伟大作品产生的基本规律:我们无法想象《道德经》这样思出尘外包孕宇宙,有着完整思想体系和逻辑结构的作品,可以由不同作者,尤其是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作者各自的一些片段文字拼凑得出来。而且,《道德经》精神思想、语言风格,还有押韵规律高度一致、前后一贯,绝不可能由不同人在各自不同的时空孤立完成的片段拼接而成。

同时,《道德经》在被一个天才创作出来以后,也不可能被后人做过重大改动——后人既无唐突圣贤的胆量,也无改动经文并做到思想、语言风格天衣无缝一致的智慧。而且,成型文本都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当一部经典流传开来,被世人广泛阅知,成为公共知识,任何个别人的改动,都会被纠正。今日各种存世文本,包括现有最早的竹简本和帛书本,其内容基本一致,就是明证。个别不一致的地方,可能是错简,也可能是传抄过程中的误植、脱损,或者有少量评注语句混入正文。但即使是误植或混入,也能看出这种误植、混入的文本逻辑和意脉关联。

关于成书时间。有成书于春秋晚期、成书于战国时期(又有早、中、晚之别),甚至成书于西汉(文、景之世)三种说法。

我认为《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晚期的主要依据是充实的:

1.孔子问道求学于老子,不仅《庄子》《文子》《礼记》《吕氏春秋》等道、儒、杂家典籍有记,且汉代的《史记》《说苑》《韩诗外传》《汉书》《白虎通义》及后来的《文心雕龙》《孔子家语》等也有记载,我们无法否认孔子确实去见过一个“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

2.《道德经》被春秋后期的叔向、墨子,战国初的魏武侯和颜斶引用过。

3.《道德经》的内容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足证其为春秋晚期作品。

相比之下,否定《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观点主要基于一些文本细节的计较和主观臆断,而文本细节的一些后世语汇和概念等,只能说明后世注释者、传抄者和完善者的个别羼入,不能以此确定全书的成书时代。郭店竹简本《道德经》的出土,使得关于《道德经》成书年代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道德经》传世文本众多。被认为较权威的文本主要有王弼本、河上公本、马王堆帛书本和郭店竹简本等。但即使这些文本也在不少地方互相打架并各有不少错谬,这实际上排除了现存任何文本是老子祖本的可能。所以,做《道德经》导读,选择一个较为通行的版本(历史上影响比较大,有接受史意义的版本),就是比较理性的做法。本书以王弼本为底本,同时在各本对照中,希望校定出最符合老子精神意境和风格的文字。


三、何为道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样说道德家: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


这是讲道家思想的特点。

道,是我们试图对纷纭的世相做出规律性、源起性、构成性和运作性的总体解释。道,是我人于无量岁月的懵懂中终于感知到的一个绝对者的存在。这种感知,既非源于理性,亦非源于感性,它是由心理能力和情感能力的聚焦而获得的瞬间能量升华,并由这种能量之光瞬间照彻黑暗而得到的惊鸿一瞥所窥见的奇迹,并由此获得理性的强烈确认和感情的强烈认同、皈依、膜拜和尊崇。

道是什么?

第一,道不是造物主——道造物而不为主。

“道不是造物主”这句话的意思,并非说道不造物,恰恰相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五十一章)明确说出了万物生于道的观点。但道虽造物(生物)却不主宰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所以,我们说“道造物而不为主”。

老子对道的描述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无”。因为道无自我、无形体、无意志、无目的,所以,也无名。无意志的造物者,何以能够成为主?道只是“无目的的合目的”。

但道又是“有”:有精,有信,有物,有为。现在不少人认为道无为,这是不对的,无为只是其为的方式,是无目的、无意志、无我的为。《道德经》明确说道“为而不恃”,焉能说道“无为”?还有如“不争而善胜”——不争是表现,善胜是结果;“疏而不失”——疏是形态,不失是功能。

道为何造物而不为主?

道有为,但却是以“无为而无以为”(三十八章)的方式出现的。它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七十七章)“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六十七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如是等等,可以看出,道是有为的,是有功能的,是与人事相应的,但是,这一切,又都并非有意志、有目标、有意识去“为”,只是道之规律如此,自然如此,所以,道有为而无人格,造物而不为主。

第二,道是绝对者,无限者——道绝对而不为神。

绝对者的特点是唯一性、终极性和最高性。但老子的道,绝对而不专断真理,不专断道路。所以,道绝对而不为神。

道能否成为一神教中的神?我的观点,道不是造物主,不可能成为一神教的神。道有神功,却无神体,不可具象,无形无状,无声无息,无体无象,所以,无法人格化。不可具象者,即不可人格化;不能人格化,即不可成为神。道造物,是任由万物自性自成,它只是顺应自然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这就是为什么道有如此造就宇宙万物之功,却又不被承认是造物主的原因。

第三,道是终极回答,却不是终极答案——道是问题不是解答。

其实,从逻辑上说,终极性或极限性,其实就暗含着有限的人类永远无法到达和彻底把握。“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十四章)而这,恰恰给人类自身的判断留下空间,给良知留下用武之地。“不可致诘”,就是不可有最终说明,从而杜绝了人类中的野心家和原教旨主义者做终极性定义,垄断解释权。终极性的本质,即永无终极(这一点,道家的道,有点像儒家的至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


这样疑惑不定的表达,勉强给予的定义,老子在显示,就是他,“道”之发现者和定义者,也不能说做到对道之绝对把握和终极表达,道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思想(动词)原点和话头。简言之,道是“问题”,而不是答案。我们面对道,就是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面对一个最终的答案或真相。老子提出“道”,也不是为了终结问题,给出一个答案。道是我们对“万物之奥”(六十二章)的回答,但却不是万物之奥的答案。回答可以众声喧哗,但没有谁可以垄断答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道是问题不是解答”。

老子也许试图给出一个答案,但是老子没有办法对“道”做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所以,老子认识到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个最终的因,一个最终的动力,一个终极性的解释。但是这个最终的因、动力和解释到底是什么?老子说是“道”,但对“道”的解释是开放的,老子没有垄断答案。不垄断答案,既是他的无奈,也是他的良知。老子肯定意识到了,对于道,绝不可以有一个垄断性的回答。他开放这个答案和回答的机会给所有的人,实际上,也就是他拒绝了任何一个人成为最终解释者的可能。

拒绝有终极性的回答,其实正是“绝对性”的必然要求:人类不可终结其答案。




展开
目录

003 导 言

《道经》导读

003 第一章 道可道

008 第二章 天下皆知

013 第三章 不尚贤

019 第四章 道冲

022 第五章 天地不仁

028 第六章 谷神

031 第七章 天长地久

035 第八章 上善若水

040 第九章 持而盈之

044 第十章 载营魄

048 第十一章 三十辐

050 第十二章 五色

053 第十三章 宠辱

057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

060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

064 第十六章 致虚极

069 第十七章 太上

073 第十八章 大道废

077 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

083 第二十章 唯之与呵

089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093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097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101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104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109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112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116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120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

124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

129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

132 第三十二章 道常

136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140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146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

150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

157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德经》导读

165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173 第三十九章 得一

178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182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189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196 第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

198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202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206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210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

214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219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心

223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229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232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236 第五十三章 介然有知

240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246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250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253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257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261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265 第六十章 治大国

269 第六十一章 大邦下流

273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278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

281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285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289 第六十六章 江海为百谷王

292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296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

300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304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307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311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315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319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323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

327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331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334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338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344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348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352 附录一 《道德经》的编撰与成书 衣抚生

364 附录二 《道德经》字数统计明细

366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