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之前关于异化的探讨
(一)霍布斯与卢梭的异化理论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理论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一)《论犹太人问题》中关于货币异化与政治异化的分析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
(三)《穆勒评注》关于人与人的交往异化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异化产生根源的探讨
(五)《资本论》对异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三、其他异化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一)西美尔的货币异化理论
(二)韦伯的理性化思想
(三)存在主义的异化理论
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历程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亟须理论上给予回答
(二)苏联社会主义出现的问题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
(三)世界大战导致生活的绝望促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深入探索
(四)资本主义日新月异的变化引发西方马克思主义思考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理论的探索
(二)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异化理论的发展
(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对异化理论的丰富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新视城
(五)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第三章 异化的本质及产生的根源
一、异化的基本内涵及本质
(一)异化的基本内涵
(二)异化的本质
(三)异化与外化、对象化、物化的区别
二、异化的基本形式
(一)一般异化和特殊异化
(二)主体异化与客体异化
(三)异化的其他形式
三、异化产生的根源
(一)生存的两歧与异化产生的可能性
(二)资本主义与异化的严重性
(三)技术理性与异化的加剧
(四)匮乏与异化的持久性
第四章 科技异化和政治异化
一、科技异化的产生及后果
(一)科技异化的内涵
(二)科技异化的根源
(三)科技异化的后果
二、政治异化的内涵及表现
(一)政治异化的内涵
(二)政治异化的表现
(三)政治异化的危害
(四)政治异化的原因及克服
第五章 社会异化和消费异化
一、社会异化的基本表现
(一)单向度的社会
(二)病态的社会
(三)总体异化的社会
(四)反生态的社会
二、消费异化的产生及其威害
(一)消费异化的内涵
(二)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
(三)消费异化的表现
(四)消费异化的危害及消除
第六章 交往异化和日常生活异化
一、交往异化的内涵及根源
(一)交往异化的内涵
(二)交往异化的表现
(三)交往异化的根源
(四)交往异化的后果
二、日常生活异化的内涵及表现
(一)日常生活异化的内涵
(二)日常生活异化产生的根源
(三)日常生活异化的表现与消除
第七章 文化异化与人的自我异化
一、文化异化的主要表现
(一)理性的异化
(二)观念的异化
(三)语言的异化
(四)大众文化的异化
二、人的自我异化的内涵及主要表现
(一)人的自我异化的内涵
(二)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生
(三)人的自我异化的主要表现
第八章 扬弃异化的基本途径
一、术的发展与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
(一)技术进步消解社会对抗
(二)技术的进步与自由时间
(三)新技术与人的解放
二、总体性与异化的克服
(一)总体性代替人的抽象性和片面性
(二)生产性的人与异化的消除
(三)爱与异化的扬弃
三、社会主义与异化的扬弃
(一)“期望破灭的辩证法”与异化的克服
(二)革命与异化的消除
(三)生态社会主义与异化的克服
第九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二)总体上批判了资本主义
(三)关注了人的异化状态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限度
(一)对异化产生根源的分析不够深入
(二)克服异化的方式具有乌托邦的特点
(三)某些思想观点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图书文献
二、期刊文献
三、外文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