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美左翼学者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世界马克思主义与左翼研究论丛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411385
  • 作      者:
    作者:甘海霞|责编:陈莎//周显亮|总主编:姜辉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姜 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副部长级),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专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出版专著、译著、主编著作多部,在中央重要报刊和主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长期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等,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共产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等领域有重要且广泛的影响。

 

作者简介

甘海霞

福建宁德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现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教研部青年教师。主要从事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已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人民论坛》《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属“世界马克思主义与左翼研究论丛”。对资本主义的考察和分析,一直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学科的重要内容。本书以欧美左翼学者的资本主义批判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在对早期批判思潮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第二国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苏东剧变以来欧美左翼学者围绕全球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逆全球化三个主题展开的批判。从欧美左翼学者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中,本书试图探析这一批判理论所具有的价值与局限,探寻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何处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欧美左翼学者资本主义批判的历史生成

时代的深刻变化总是不断向人们提出一系列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从马克思所说的(古典)古代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整个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会发生此种变化而不是另外的变化?这其中的演进过程是一帆风顺还是坎坷前行?现如今的世界是“一球两制”,世界经济呈现“东升西降”的趋势,但资本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主导人类文明的时代尚未到来。由此,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建构与形成,始终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解和批判进程关联着,因此,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应该是批判地认识,但批判的认识不一定都是科学的认识。欧美左翼学者作为当代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的资本主义批判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过,这些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在研究和考据上做得还是可以的。而对于欧美左翼学者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研究不能只是片面地看待,不能只看现状及其表面,而要深入研究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虽然每个时代的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同时也是基于历史时代的变化及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欧美左翼学者批判理论的批判对象——资本主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则是理论形成发展不可或缺的时代背景,由此产生的批判理论也成为他们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背景

所谓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就是基于科学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及提出解决方案,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构建与形成,始终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相关联。而全景式地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形成及发展,则是这种批判认识的前提。但资本主义是一段内容丰富的历史,其中贯穿着政治、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等。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并不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观念的简单直接转换,混合才是一种常态。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也并非一路赞歌,对于某些人来说,它是一面旗帜,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一个必须摧毁的旧体系。

一、资本主义与现代世界的兴起

据布罗代尔的说法,作为一个名词性概念的“资本主义”最初是在桑巴特1902年出版的《近代资本主义》一书中明确出现并为学术界所接受的,而普遍使用“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来指称整个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在马克思撰写《资本论》之后才得以出现。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在西欧地区的历史性发端时间是14—16世纪。整个过程经由工业革命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而这一转变也往往被看作“现代世界的兴起”。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地理大发现、农业发展和绝对主义王权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革,资产阶级的地位得到不断的上升和确立并最终取得政权,从而,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当然,众多立场不同的思想家从各自理论范式出发,对资本主义的兴起及这段历史有不同的理解,如沃勒斯坦和阿瑞吉以世界体系理论为基础的世界霸权逻辑,法国经济学家博德(Michel Beaud)的三阶段划分。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线并结合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种现实因素,尽可能地对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前的资本主义兴起发展作出一次全景式的粗线条描述。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新的欧洲世界经济体系终于产生了。这个阶段,也被普遍看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时期。马克思认为,早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里就已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最初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这一判断提示我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是伴随着市场(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而出现的。从历史来看,资本主义的形成不是始于创世之初,也不是开天辟地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中不断孕育而成的。一开始,封建统治者只是为了自我需求而从被统治者那里剥夺各种实物,这些实物不具有商品性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集市贸易得到发展,商品和货币随之出现,城市也就出现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催生出资本主义,而是城市中特有的商业交换和手工业发展。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生产是通过两条途径逐渐发生的:一是在封建行会内部的分化过程中,产生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逐渐形成;二是商人资本越来越多地进入手工业,试图控制和剥削小生产者,一些商人转化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主。这一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城市的发展反过来又为这一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温床。最重要的是,在工场手工业的模式下,劳动与资本的分离已在生成。因此,尽管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还只是表现为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但无论怎么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的萌芽正是在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过程中才得以出现的。

15、16世纪之交的地理大发现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推动因素。但地理大发现并非历史的偶然,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它是由当时西欧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矛盾所共同促成的,如米歇尔·博德所说,资本、更加丰富的商品、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和更有攻击力的武器——这些都是商业扩张、地理发现与征服异邦的必要条件。地理大发现让世界变得更小但市场变得更大,全球贸易和世界市场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由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大规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带来了美洲的黄金,这在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吴艾美等译,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对此,马克思有类似的评论,正是美洲的金银、非洲的黑奴、对东印度的剥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它们成就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4页。

]

另一个推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是农业,但一直以来农业所起的作用常被人们忽视,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只是和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变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资本主义经济从封建经济中孕育而来,其最早也是从农业中脱胎出来的。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天灾,导致生产力倒退,从而使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也相应出现变化。而就在这种情形下,农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级顺势出现。其次,封建主的衰败,特别是因殖民扩张引发的物价高升,封建主在其中利益受到损害,而资产阶级和农民则有所获益。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英国圈地运动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5世纪以后,随着英国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圈地演变成一场社会经济变革运动,并为以毛纺织业为代表的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推动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的最后一个因素是民族国家和绝对王权的形成。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佩里·安德森曾对这一因素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认为,14、15世纪欧洲各国持续不断的经济、社会危机,标志着封建生产方式在发展到中世纪后期时已陷入困境并已达到自身的极限。这一时期欧洲大陆各国政局动荡的最终结果就是在16世纪出现了绝对主义国家,而这些绝对主义国家的统治可以说就是在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里封建贵族最后的统治。所以,当这种统治结束时,也就标志着封建贵族权力的危机和资产阶级革命同时来临,资本主义国家即将诞生。[ [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

]可见,这种统治形式虽然表现出了某种原则上的内在矛盾,如从表面上来看,它是以维持封建贵族的统治为出发点的,可是在实现封建统治的过程中却又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与之密切相关的重商主义政策。正因为以对外贸易为主的重商主义的基础并不是生产,所以它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那里饱受非议,但是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出台垄断主义、外汇管制和争取贸易顺差等重商主义的措施恰恰又有力地推动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的发展。由此,在16—18世纪即资本主义发展初始阶段,民族国家和绝对主义王权在经济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绝对主义国家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正好见证了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步壮大,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展。 

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新的历史主体地位的上升和确立是通向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标志。资产阶级是由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不同于封建地主和农奴的自由“第三等级”——市民演变而来的,而市民又与欧洲最早的一批城市的兴起直接相关。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城市中的市民最先完成了向“资产者”即早期资产阶级的转变。并且,在殖民掠夺、现代贩奴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重商主义政策的庇护下,一部分贵族也通过从事经济活动而逐渐转型为新的商业资本家,这也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在经济上取得领导权后,资产阶级便开始要求在思想观点和政治体制上确立自身的影响。特别是到了18世纪,随着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统治的矛盾、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市场交换的日益繁荣与有限的工场手工业生产之间的矛盾等集中爆发时,激烈的社会革命自然就在所难免了。[ [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吴艾美等译,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因此,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历史主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在社会结构领域中带来的重要产物,而资产阶级争取自身利益的革命则反过来为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清除了障碍。


 


展开
目录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8

三、相关概念辨析与欧美左翼学者界定 18

四、本书的研究主题与框架 22


第一章 欧美左翼学者资本主义批判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历史背景 26

一、资本主义与现代世界的兴起 26

二、工业资本主义的起飞式发展 30

三、20世纪资本主义波澜壮阔的变迁 35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础 38

一、浪漫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39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44

三、第二国际时期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51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56


第二章 剧变时代欧美左翼学者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剧变 62

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63

二、“社会主义”的失势 67

第二节 全球资本主义批判 70

一、全球资本主义的内在限度批判 70

二、全球资本主义的霸权批判 79

三、全球资本主义的外部局限批判 90

四、全球资本主义的反抗主体构想 95

第三节 全球资本主义批判的反思性特征 98

一、批判精神的钝化 99

二、理性深度的丧失 103

三、阶级立场的弱化 105


第三章 危机时期欧美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批判

第一节 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世界 110

一、金融危机爆发 110

二、反抗运动迭起 114

第二节 资本主义危机批判 116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批判 117

二、资本主义政治、社会危机批判 123

三、资本主义文化危机批判 127

四、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批判 129

五、超越资本主义 132

第三节 资本主义危机批判的激进性特征 136

一、回到马克思 137

二、话语的激进性 140

三、激进性背后的失败 144

第四章 危机时代欧美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逆全球化的批判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逆全球化迹象 149

一、经济的“新平庸时代” 150

二、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兴起 153

第二节 资本主义逆全球化批判 156

一、对欧美移民危机的分析批判 157

二、对英国脱欧的思考批判 163

三、对极右翼势力兴起的分析批判 169

四、对资本主义未来走向的预测 174

第三节 资本主义逆全球化批判的反思性特征 179

一、坚定批判立场但更为审慎 180

二、走向现实思考左翼困境 183

三、理性反抗极右翼、极左翼 185


第五章 欧美左翼学者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评价及其启示

第一节 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评价 190

一、理论价值 190

二、理论局限 194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启示意义 202

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适用 203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没有改变 206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另一种选择 211


参考文献 216

后 记 22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