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现状反思
一、文本解读的学术困顿:“逻辑在先”“时间在先”或“实践优先”?
二、文本解读“空心化”诠释偏向及其意识形态隐忧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模式的多样化探索及其经验教训
四、一种非谱系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自我反思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关系问题式”初始化研究——以“关系”为奇点并以“三元结构”为逻辑思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化研究的分析框架和创新观点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梳理和关键词谱系化研究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三、“关系”概念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的初始化意义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化研究的对象、内容和要求
五、《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初始化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的历时态生成方式
七、《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化的共时态层次结构
第三章 “现实的人”之历史唯物辩证法——以“三重人性”为奇点并以“三重矛盾”为逻辑前提
一、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逻辑起点和逻辑前提的多样化观点研究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三重人性”命题的特征及其关系辨析
三、主体化存在本体论的三重矛盾运动:天人矛盾—群己矛盾—身心矛盾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生存方式的关键词谱系——以“存在”为奇点并以“主体化存在本体论”为逻辑基础
一、从“小写的人”到“大写的人”:人与其他一般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本体论问题
三、主体→实体→本体→主体化存在本体的溯往开来
四、“现实的人”:主体化存在本体论的历史唯物辩证法
五、马克思主义“生存方式”概念及其生存论影响
第五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生产方式的关键词谱系——以“实践”为奇点并以“三重生产”为逻辑中介
一、关于“实践”这个关键词的基本含义及其历史源流
二、生产方式与实践形态: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
第六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生活方式的关键词谱系——以“自由”为奇点并以“人的解放”为逻辑归宿
一、生活方式的历史唯物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之“三重需要”的理论展开
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及其对生活方式研究启示意义
四、人的解放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关键词谱系生成的逻辑脉络和逻辑归宿
总结 关键词谱系化演绎:人的解放正—反—合的逻辑归宿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