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与批评理论--走向辩证批评(精)/泽地文库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3695422
  • 作      者:
    作者:刘欣|责编:邰旻//周佳
  • 出 版 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欣(著),1986年生,安徽桐城人。201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CSC公派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与新媒介文艺,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级社科项目2项。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020)、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2021)。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展开系统性专题论述,再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典,即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文本,聚焦文学批评发生等问题,结合当代文艺现实和理论的新发展重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关键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经典命题进行再思考,批判性考察文学实践终结论、文学哲学、文学与沉默等论题。同时,本书还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论知识生产的影响,从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形态”三个维度,厘清接受与重构过程的相关问题;并在马克思主义批评视域中重审经典的西方诗学命题,剖析韦勒克、保罗·利科、丹托与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联。此外,本书还具有宝贵的实践性品格,在马克思主义批评视域中对具体的文艺现象进行批判性分析,剖论书面文学、人工智能文学以及科幻文艺中的“辩证意象”。本书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从理论建构到批评实践的综合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与批评理论:走向辩证批评》:
  奥斯威辛凝视着我们,以风化的废墟提醒我们某件不可发生之事却实实在在地发生过,它将启蒙理性的阴暗面与人类自身的怪物性放在眼前供后人直观。“之前”的文学和“之后”的文学在断裂的历史中被逼人绝境,阿多诺甚至在《文化批评与社会》(1951年)中提出经典的“奥斯威辛之后”命题:写诗是野蛮的。作为事件的奥斯威辛的独异性在于它是人们无从经验之事,不管人们如何哀叹“不可理喻”、“不应该”、“要批判、反思、超越”,奥斯威辛如其所是地出场,它打断进步主义的幻想,将未来推人未知的领域,任谁也无法保证类似事件不会重现:“趋向形而上学的能力瘫痪了,因为实际发生的事情摧毁了思辨的形而上学思想与经验一致性的基础。”反思性的思想面对的是不可化约的苦难,无从猜度的情感和以不同方式侮辱的肉身,它成为无法被诗化的“绝对否定性”。在《否定辩证法》(1966年)中,阿多诺隐晦地“承认”奥斯威辛之后不让写诗也许是错误的,但这只是“也许”:“奥斯威辛之后,在情感上,我们反对任何关于此在肯定性的空谈、反对此在无罪于牺牲者的肯定性的断言、反对从牺牲者的命运中榨出任何一种被如此耗尽的意义。”阿多诺指向的是那些仅会宽慰、赎罪、神秘化罪恶的文学,奥斯威辛真正的启示在于启示的不可能性,它是同一性的哲学、诗学无法对象化之物,任何主体在它面前都是有罪的,甚至是那些幸存之人。
  阿多诺的追问在此处达到极限:奥斯威辛之后是否还应该活着?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仅凭偶然得以幸存的极少数,依靠冷漠和遗忘继续生活,不能如此的人只能再次被它捕获。冷漠在阿多诺看来是资产阶级主观性的基本原则,又是奥斯威辛得以发生的根源,幸存者于是向施暴者偏移。不论阿多诺的意识形态批评是否过于激进,我们不得不承认慰藉、宽容、赎罪、正义等词汇在此时的浮夸。奥斯威辛之后直至当前的时代,在巴迪欧看来,见证了任何一种文化理念的失败,在对《否定辩证法》的解释中,他指出阿多诺的美学判断实际上是事关存在的判断:“我们只不过是在奥斯威辛幸存下来的人们。在这样的范畴中,鉴于存活的主体只是一个幸存者,而作为一个幸存者,他永远要被迫为死者哀恸,那么,正义是不可能归还给奥斯威辛的死者们的,他们的死亡只会是毫无意义的,不会得到任何救赎。由于正义不能被履行,有罪就变得不可避免。”这就是客观的现实性,在奥斯威辛之后,世界已经彻底改变,除了每个幸存者尽力用行动抵抗类似事件的发生,其他的举动,尤其是审美活动,显露出无法掩盖的虚伪,甚至会因为无力理解奥斯威辛事件的本质,走向对它的遗忘和背叛。从否定辩证法得出的论断于是比之前更加决绝:“奥斯威辛之后的所有文化,连同对它们的急切的批判,都是垃圾。由于文化在其故乡中毫无抵抗地发生的事情之后得到了恢复,文化就完全变成了它曾潜在地所是的意识形态。”
  此时让我们回到诗学问题。诗化的语言可以穿透不可思之事吗?大屠杀文学、诗歌、回忆录、访谈、评论、历史叙述、证词、心理分析记录等文本形式可以在奥斯威辛之后赎回被遮蔽和遗忘的存在吗?当我们在风和日丽的一天,坐在书桌前舒适的人体工学椅上,冷静地或激愤地敲击键盘,搜肠刮肚地再现奥斯威辛时,我们的脸上显露的可能正是野蛮之相。于是文学成为被伊格尔顿和米勒称为“美学意识形态”的事物,因为我们需要将事件审美化,好让我们开始毫无歉意地继续偷生。面对奥斯威辛,来自德国的大师们许诺的“去蔽”、“澄明”、“绝对”、“理念之感性显现”等诗性神话失去信用,我们唯一还能用来支撑文学存在的只剩下见证的功能。成为见证者,似乎注定成为普里莫·莱维、让·埃默里等幸存者的宿命,他们的个体叙事与审判、历史编纂等行为一道构成对大屠杀的见证。在《否定辩证法》出版的同年,埃默里在《罪与罚的彼岸: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1966年)中将自己的写作指认为“证词”而非解释,他试图从酷刑和死亡经验的细节中,贡献反思性的“启蒙”精神。他从具体事件出发,将事件还原为事件,不加任何“澄清”:“我反抗,反抗我的过去,反抗历史,反抗将不可理喻的事情以历史的方式冷藏,以让人愤怒的方式歪曲。没有任何东西愈合了。”在难以卒读的《酷刑》一章中,埃默里以文字和沉思的方式再次走入曾令他崩溃的拷问室,还原用刑的过程和内心体验,而这就是他唯一能做出的反抗。
  但集中营幸存者的见证同样存在危机。保罗·利科指出:“一个见证要能被接受,它必须是适宜的,这就是说,必须尽可能地剔除那些会产生恐惧感的极端怪异之处。幸存者的见证是难以满足这一严苛的条件的。难以交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见证者本身同事件之间没有距离,他们都是事件的参与者,没有‘旁观者’。”而没有旁观者的第三方见证是无效的。于是我们虽然可以出于怜悯和同情去相信幸存者的见证,但这里的相信或理解又转变成了它从根本上反对的无仲裁的审判。但我们仍然需要文学语言的中介,因为连形成关于奥斯威辛事件的概念都来自叙述性的语言,历史中发生的事件只有在叙述中才能得到呈现,进而被旁观者理解。我们可以不信任某种历史编纂学,也不信任个体的灾难史叙述,更不去信任诗人的事后呓语,但除非通过他人的叙述,我们如何切近事件本身?如何反思性地理解这些不可能的见证?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原典的再解读
第一节 以文行事:论文学的事件本体
第二节 “承认”的诗学问题
第三节 “文学真理”如何可能
第四节 批评意识的发生:历史视域中的“现代文学”

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再思考
第一节 阿尔都塞与巴迪欧:文学实践的“终结”
第二节 文学在思考什么:马舍雷的“文学哲学”
第三节 阿甘本与“奥斯威辛之后”命题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论的知识生产
第一节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的再生产及其限度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知识状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国形态”的生成
第四节 具体的辩证法:冯健男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批评视域中的西方诗学
第一节 韦勒克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第二节 韦勒克“文学实践论”辨正
第三节 韦勒克“文学史理想”之反思
第四节 丹托与马克思:何种“艺术”,谁之“终结”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批评视域中的当代文艺
第一节 “非例外”的现实一种:《第七天》、雾霾及其他
第二节 “纪念碑”的可能与限度:论艾伟三长篇
第三节 AI诗篇:人工智能写作的“主体性”
第四节 “神人”:SF动画的后人类想象及其反思
第五节 “后人类”身体的嬗变:基于中国科幻文艺的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