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的精神观念研究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385596
  • 作      者:
    作者:徐海峰|责编:郝玉明//刘亚楠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海峰,男,1972年生,辽宁新民人。哲学博士,中共辽宁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辽宁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在《哲学动态》《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完成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十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历时性地呈现出具有内在逻辑演进的三种形态,即超验性精神观、先验性精神观和经验性精神观。建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精神观,在对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的历史反叛和现实扬弃之中,开启了重新理解精神的“实践”、“现实”、“人的解放”等新维度,进而具体展现出马克思精神观的多重性的阐释框架。时间性的渗透要求对精神进行历史性的理解和建构,时代精神的变化要求从马克思精神观视域建构当代精神形态,并关联核心价值观建设。当前,马克思精神观研究重在推动当代精神的实践建构,推进马克思精神观的中国化,确立新时代精神追求,促进马克思精神观的理论发展和对现实的实践价值。
展开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西方传统哲学中精神观念的逻辑样态
第一节 超验性精神观念:“精神”规定的超验特质及“外在本体一精神”的超验性逻辑
一 希腊哲学超验精神的本体化塑型:从自然哲学精神萌发到超验性本体构造
二 中世纪超验精神的神圣形象化:宗教信仰的精神形式
第二节 先验性精神观念:“精神”规定的先验特质及“内在自我一精神”的先验性逻辑
一 唯理论与经验论二元对立中“自我意识”先验性精神观念的初步显现
二 康德的静态的内在先验性精神观念的逻辑进展理性有限性原则的确立
三 费希特与谢林的先验精神的中介性环节延展:主观的绝对自我意识与客观的精神
第三节 经验性精神观念:“精神”规定的经验特质及“意识、感性一精神”的经验性逻辑
一 黑格尔辩证的精神观念:“意识的经验”与精神的客观化
二 费尔巴哈直观的精神观念:自然主义与“感性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精神观念对西方传统精神观念的批判性超越
第一节 精神由抽象领域向现实的人的主体回归
一 对从意识、想象出发的抽象的人的精神的现实性批判
二 现实的人的精神的主体确证
三 现实的主体精神具有经验性与超越性辩证统一的空间
第二节 精神的思辨还原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
一 精神的实践本质确认
二 人的精神认知的先验性与感性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三 精神的经验性与超验性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第三节 精神的社会历史向度的真实展开
一 人类社会历史精神化的批判
二 历史建构与人自身精神发展的辩证统一
第四节 精神解放由少数人到为了绝大多数人的阶级论立场
一 无产阶级精神观念的现实性哲学确认
二 “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与“精神武器”的武装
第三章 马克思精神观念的基本蕴涵
第一节 “实践”维度的精神观念
一 实践的总体性构成机制:精神与实践的内生关系
二 精神的内涵由物质实践决定
三 精神实践规范物质实践的品质
第二节 “现实”维度的精神观念
一 “现存”意义上的现实构成精神生成的时空条件
二 “主体”意义上的现实具有精神的内在规定性
三 以实践为中介的有限精神与无限精神的互动:机制的精神辩证法
第三节 “人的解放”维度的精神观念
一 人的解放与精神解放、物质解放的内在关系
二 精神解放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 精神解放的三重统
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遭遇
五 精神解放路径:“现实生活”与“人的内心领域”异化的双重扬弃
第四章 马克思精神观念的当代显现及其研究的新路向
第一节 传统形而上学批判与形而上维度构筑
一 传统形而上学的精神批判
二 马克思哲学形而上维度的精神规定
第二节 精神形态的当代建构
一 实践基础上的精神物化与物的精神化的二元张力结构
二 有限精神到无限精神的时间性走向
三 高限精神与底线精神构成的空间性架构
四 精神的外在感性化指向精神的内在理性化的发展性样态
第三节 人的精神与核心价值观
一 人的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本真规定
二 人的精神与“三个层次”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三 人的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生成
第四节 关于马克思精神观念研究的新路向
一 革命性向建设性转变的当代精神实践建构
二 中国语境下马克思精神观念研究范式的审视与重建
三 确立新时代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