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凡三十卷,收录先秦至梁朝约八百年间,一百三十多位作者的七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众多。在作品选取上,《文选》以“能文为本”,重视文采,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作为选文标准,不收儒家典籍、诸子篇章、士人纵横辞令、史家记事编年等作品。在内容编排上,《文选》注重文体辨析,总体按文章体裁分类,编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凡三十八种;大体可概括为赋、诗、杂文三大类。其中又以赋、诗所占篇数为多,按照题材内容再进行二级分类,“赋”类依次分为京都、郊祀、耕藉、畋猎、纪行、游览、宫殿、江海、物色、鸟兽、志、哀伤、论文、音乐、情十五小类,收文五十七篇;“诗”类依次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献诗、公宴、祖饯、咏史、百一、游仙、招隐、反招隐、游览、咏怀、赠答、哀伤、行旅、军戎、乐府、郊庙、挽歌、杂歌、杂诗、杂拟二十三小类,收诗四百三十二首。其中,同类作品中又以时代先后为序排列。
《文选》无论是所收内容、文体分类、选文标准还是编次原则,都展现出萧统强烈的文学自觉,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文学史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