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刑事一体化方法论的指导下围绕专利权刑事保护不足的问题展开。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我国专利权刑事保护存在若干问题,作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其一,专利权刑事政策保护层面,应当加强对专利权强保护的基本立场,将打击重点从专利标记权转向专利独占权,适度地拓宽侵犯专利权犯罪行为的刑事法网,配置相对轻缓化、多元化的刑罚措施。其二,专利权刑事立法保护层面,应当采取行政刑法立法模式,将侵犯专利权犯罪的罪刑条款规定在《专利法》中,增设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和专利侵权罪。根据经济犯罪特征,提升罚金刑为主刑,增设资格刑,调整法定刑配置以维持与其他知识产权犯罪相协调。其三,专利权刑事司法保护层面,应当重构传统刑事司法功能定位,推动刑事司法向能动型司法转型。采取行政刑法立法模式有利于简化司法机关对侵犯专利权犯罪案件的认定及审判活动,提升刑事司法效率。此外,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的改革思路,建立涉专利权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及刑事案件一体化平台,有利于构建前置法与刑事司法一体化衔接机制,强化专利权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及审判机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利于解决被害人权利救济不足的问题。唯此,刑法才能切实走出对专利权保护不足的困境,发挥其对市场经济秩序和创新主体的法益保障功能。这是刑法立足于社会发展新阶段,贯彻国家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稳致远的应有之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