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作家复出作研究(精)/光明社科文库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465308
  • 作      者:
    作者:郭剑敏|责编:王娟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共计十一章,另有附录两章,着重对丁玲、王蒙、路翎等作家的“复出作”进行个案的考辨、阐释与研究。通过个案研究,一方面是对重点研究的个案作家的复出历史进行追溯、还原与分析;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对“复出作”本身的文本分析具体地阐释和探究它在取材、主旨、立意、叙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以及这些特质又与彼时微妙而复杂的文学环境及政治氛围有着怎样的关联。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丁玲“复出作”考辨:《杜晚香》《“牛棚”小品》与《在严寒的日子里》
第一节 《杜晚香》之于丁玲复出的意义
第二节 《“牛棚”小品》之辨
第三节 终未完成的长篇:《在严寒的日子里》
第二章 王蒙的复出:《诗,数理化》《这边风景》及其“季节系列”
第一节 “复出作”:《诗,数理化》与《队长、书记、野猫和半截筷子的故事》
第二节 复出期第二个阶段的创作:从《最宝贵的》到《布礼》
第三节 一部延宕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
第四节 虚构与史实之间:王蒙“季节系列”的述史意义
第三章 路翎复出后创作考:《诗三首》《拌粪》及其未刊作
第一节 路翎的“复出作”:《诗三首》
第二节 《北京晚报》散文系列:“扫地工”经历的叙述
第三节 凌乱的回忆:《拌粪》《监狱琐忆》及其未刊作
第四章 张贤亮的“复出作”《四封信》及其小说中的同情叙事模式
第一节 张贤亮的“复出作”:《四封信》
第二节 张贤亮小说中的同情叙事模式
第三节 张贤亮小说情爱叙事背后的沧桑记忆
第五章 诗人艾青的复出:从《我爱她的歌声》《红旗》到《光的赞歌》
第一节 诗作《我爱她的歌声》的诞生
第二节 “复出作”:《红旗》
第三节 喷涌而出的诗歌:从《鱼化石》到《光的赞歌》
第六章 从维熙的复出:从《女瓦斯员》到“悲情三部曲”
第一节 从维熙“复出作”:《女瓦斯员》
第二节 从《大墙下的红玉兰》到“悲情三部曲”
第七章 1980年:作家汪曾祺与高晓声的归来
第一节 作家的归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第二节 复出的高晓声:《79小说集》
第八章 邵燕祥归来后的人生实录:《沉船》《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及其他
第一节 《沉船》
第二节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第三节 《人生败笔——一个灭顶者的挣扎实录》
第九章 刘绍棠的“返乡”写作及其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返乡期间收获的三部长篇小说
第二节 “复出作”:短篇小说集《蛾眉》
第三节 《蒲柳人家》与刘绍棠的乡土文学
第十章 诗人流沙河的复出:《诗二首》与《故园九咏》
第一节 诗人的归来:《贝壳》与《常林钻石》
第二节 复出期诗作:《故园六咏》《梅花恋》及《草木新篇》
第十一章 穆旦1957年之后的文学翻译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穆旦1957年的政治抒情诗
第二节 诗人的隐退与翻译家的凸显
第三节 1977:诗人的最后与最后的诗歌
附录一 复出作家改正错划右派前的婚恋境遇考
附录二 复出作家改正错划右派前的收入及生活水平考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