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的定义
1.2 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研究的必要性
1.3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物的典型病害
1.3.1 港口工程
1.3.2 桥梁工程
1.3.3 隧道工程
1.3.4 滨海混凝土结构物
1.3.5 海上平台
1.3.6 海上风电基础
1.4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劣化的主要原因
1.4.1 钢筋锈蚀
1.4.2 硫酸盐侵蚀
1.4.3 冻融破坏
1.4.4 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
1.4.5 其他侵蚀破坏
2 海洋环境
2.1 海洋环境荷载及其影响
2.1.1 海风
2.1.2 海浪
2.1.3 潮汐
2.1.4 风暴潮与海啸
2.1.5 海流
2.1.6 海冰
2.2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物的腐蚀环境
2.2.1 腐蚀环境分类
2.2.2 海洋大气环境
2.2.3 海水全浸环境
2.2.4 海洋干湿交替环境
2.2.5 海泥环境
2.3 海洋生物环境
2.3.1 海洋微生物及其作用
2.3.2 海洋宏观附着生物及其影响
2.3.3 海洋钻孔生物及其作用
3 海洋腐蚀
3.1 海洋腐蚀的破坏形式
3.1.1 均匀腐蚀
3.1.2 点蚀
3.1.3 缝隙腐蚀
3.1.4 选择性腐蚀
3.1.5 晶间腐蚀
3.1.6 电偶腐蚀
3.1.7 杂散电流腐蚀
3.1.8 应力腐蚀开裂
3.1.9 腐蚀疲劳
3.1.10 冲刷腐蚀
3.1.1 l 空泡腐蚀
3.1.12 海洋生物腐蚀
3.2 海洋大气腐蚀及其影响因素
3.2.1 海洋大气腐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3.2.2 海洋大气腐蚀的防护措施
3.3 海水与海泥腐蚀及其影响因素
3.3.1 海水腐蚀的特征
3.3.2 影响海水腐蚀的因素
3.3.3 防止海水腐蚀的措施
3.3.4 海泥腐蚀及其影响因素
4 混凝土结构物的腐蚀机理
4.1 混凝土内流体的迁移
4.1.1 孔结构影响
4.1.2 气体渗透
4.1.3 水透性
4.2 有害侵饰
4.2.1 硫酸盐侵蚀
4.2.2 氯盐侵蚀
4.3 有害侵蚀
4.3.1 水冻融破坏
4.3.2 盐冻融破坏
4.4 碳化
4.4.1 碳化机理
4.4.2 碳化中的微结构
4.5 钢筋锈蚀
4.5.1 钢筋锈蚀机理
4.5.2 钢筋锈蚀的电化学过程
4.5.3 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材料的劣化作用
4.6 碱集料反应
4.6.1 碱硅酸盐反应(ASR)
4.6.2 碱碳酸盐反应(ACR)
4 6.3 .碱集料反应对路用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5 提高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的技术
5.1 混凝土结构物的监测技术
5.1.1 温度监测技术
5.1.2 监测方式
5.2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预防措施
5.2.1 混凝土材料层次的预防措施
5.2.2 混凝土结构层次的预防措施
5.2.3 附加预防措施
5.2.4 施工技术层次的预防措施
5.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附加防腐技术
5.3.1 硅烷
5.3.2 涂层
5.3.3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5.3.4 透水模板
5.3.5 疏水化合孔栓物
5.3.6 热浸镀锌钢筋
5.3.7 典型海工防腐蚀措施的综合比较
5.4 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技术
6 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理论
6.1 国内外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
6.1.1 国外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
6.1.2 国内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介绍
6.1.3 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
6.2 国内混凝土耐久性没计方法
6.2.1 混凝土基本性能
6.2.2 国内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法
6.3 国外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相关规范
6.3.1 日本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法
6.3.2 美国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法
6.3.3 欧洲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法
7 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设计案例
7.1 港珠澳大桥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7.1.1 腐蚀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分析
7.1.2 基于可靠度的港珠澳大桥耐久性设计
7.2 广东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7.2.1 项目简介
7.2.2 海水腐蚀环境调研
7.2.3 典型构件腐蚀作用等级划分
7.2.4 跨海桥梁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8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技术的综合应用
8.1 广东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混凝土
8.1.1 广东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耐久性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8.1.2 广东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耐久性防腐技术
8.1.3 广东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耐久性承台温控措施
8.2 S201武岭隧道渗水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技术
8.2.1 项目简介
8.2.2 高效微生物水泥注浆料的研制
8.2.3 微生物注浆工艺及自修复技术效果研究
8.3 跨海桥梁群腐蚀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