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研究/闽台南音文化丛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3495459
  • 作      者:
    作者:曾宪林|责编:何焰
  • 出 版 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研究》立足于闽台两地的南音文化,比较研究了它的生态、历史、现状、传承、发展、传播等,然后把它们放在一个较为高层的位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审视,希望它能为南音在闽台两地的传承、发展与研究奠定共同的基础。福建与台湾存在着“五缘”关系,两岸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互动,所以,对南音的研究是链接闽台两地闽南人心灵的文化纽带。在海峡两岸关系愈加复杂的当下,本书的出版,有利于推动闽台两地人民的情感融洽与心灵契合,有利于促进闽台人民的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推进祖国统一与和平发展构建更为强大的文化基础,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出版价值——两岸文化整合。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研究成果述要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论
第一节 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
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来源与学科理论确立
二、西方文化生态学理论中国化进程的特色
第二节 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图示
一、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定义
二、闽台南音文化生态系统结构图
第二章 闽台南音对诸环境的文化适应
第一节 闽台自然环境对南音生存的影响
第二节 闽台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南音重心迁移的关系
一、闽南地区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南音的文化适应
二、台湾地区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南音的文化适应
第三节 闽台社会政治环境变迁与闽台南音的文化适应
一、闽南地区篇:社会政治环境变迁对南音发展的分化
二、台湾地区篇:政权轮替对南音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闽台南音社会组织之外生态系统的文化变迁
——传统馆阁与专业团体
第一节 闽台南音社会组织机构之传统馆阁的历史存在
一、闽南地区传统馆阁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实录
二、台湾地区传统馆阁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实录
第二节 闽台南音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
一、闽台南音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历程
二、闽台南音专业化团体比较
第四章 闽台南音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第一节 闽台南音专业教育体系的历史建构
一、闽台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初创机构
二、闽台南音之大学教育的历史建构
第二节 闽台中小学南音教育体系的历史建构
一、闽南中小学南音教育的历史范式
二、台湾中小学南音教育的历史范式
第三节 闽台南音社会教育体系的历史模式
一、闽南地区南音社会教育体系的历史模式
二、台湾地区南音社会教育体系的历史模式
第四节 闽台南音教育的体系化比较
一、闽台南音专业教育体系比较
二、闽台南音社会教育体系比较
三、闽台南音中小学教育体系比较
四、闽台南音传习成果展示比较
第五章 闽台南音社会组织的制度文化
第一节 闽台南音社团之组织制度
一、传统馆阁组织制度
二、现代南音社团组织制度
第二节 闽台南音组织中的社员构成制度
一、馆先生——精通者
二、社员——学习者
三、站山——奉献者
四、听众——欣赏者
五、研究者
第三节 闽台南音乐社的规章 制度
一、闽南地区南音社团的规章制度
二、台湾地区南音社团的规章制度
三、闽台社团的规章制度比较
第四节 闽台南音组织机构的经济制度
一、闽台南音乐社的经费来源
二、政府主导的南音组织机构的经费来源
三、南音协会的经费来源
第六章 闽台南音文化整合的行为模式
第一节 “雅俗融合”:闽台传统馆阁文化生态下的南音行为
一、传统馆阁的传习行为——开馆
二、馆阁内日常修习自况行为——拍馆
三、传统馆阁交流竞争行为——探馆、拜馆、拼馆、踢馆
第二节 闽台民俗生态下的仪式性行为
一、春秋祭仪式
二、人生礼俗仪式中的南音行为
三、整弦大会的南音行为
四、传统民俗文化生态中的南音行为
第三节 闽台现代社会文化生态下的南音行为
一、文化与教育系统主导下的南音竞技行为及其成就
二、闽台现代剧场文化生态下的南音行为
三、闽台新民俗文化生态下的南音会唱行为
第四节 闽台文化生态中南音行为模式比较
一、创作演出行为的制度差异
二、竞技行为的平台构建差异
三、南音会唱行为模式的差异
第七章 闽台南音人之文化身份认同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郎君子弟文化身份的认同
第二节 御前清客文化身份的认同
一、南音先贤
二、“五少芳贤”的文化认同
第三节 当代南音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身份认同
一、“非遗运动”前闽台南音名家的文化身份认同
二、“非遗运动”后闽台南音非遗传承人文化身份认同
三、当代台湾的南音传承人
四、闽台南音非遗传承人文化身份认同的规则——以张鸿明为例
第四节 闽台南音弦友的多元文化身份认同
结论:当代闽台南音文化融合的社会基础、历史证据与发展趋势
一、闽台南音文化融合的社会基础
二、闽台南音文化融合的历史证据
三、闽台南音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