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文博篇
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新气象——在文物学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物保护事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回顾我与这个博物馆快速发展的大时代
博物馆免费开放与民众文化权益保护——在安徽大学的演讲
博物馆要提升正面的公共形象
关于完善博物馆话语体系的一点想法——在“中国特色文物理论体系建构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让文物活起来”的要义——从“博物馆里过大年”说起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要有精准定位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谈谈对县级博物馆的扶贫工作
欢迎托尔斯泰来到北京
地方元素与博物馆
弘扬优秀的酒文化
把民族文物民俗文物保护好——在“庆视建国70周年,展望民族民俗文物事业美好未来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民俗文物的几点认识——在2018年民俗文物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咬文嚼字,关于文物作用和利用的一点认识
名人收藏,要带头避纪守法
我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认识
增强民众的幸福感是运河保护和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国大运河保护利用常州论坛上的发言
以创新科技为支撑,充分展示博物馆藏品的内在魅力——参观湖北省博“江汉汤汤”文物展有感
说说文物定级的事儿
文物工作部分语汇初识
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的点滴意见
保护,是长城工作的永恒主题——在2018年大同长城保护与利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讨论篇
文物不得作为企业资产来经营
文物是干什么的——再谈“文物不得作为资产来经营”
“非遗”是“遗产”,应该是没错的——就教于苏东海先生
记事纪念篇
别来头并白 相见眼终青——纪念《中国文物报》创刊30周年
抗日战争中回族群众的杰出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少数民族在抗战中的贡献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晓东同志的学术贡献——在《李晓东文物论著全集》出山版座谈会的发言摘要
跨国大案——追索英人文物走私案记事
参加通过《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外交大会的简况
亦师亦友 诲人不倦——在《苏东海思想自传》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苏东海先生的学术贡献
深切怀念于坚先生
君子不器——一位遗产保护全能型大家——纪念罗公哲文先生逝世十周年
书评书序篇
文物法规研究的重要成果——《民国文物法规史评》读后
读谢辰生先生《新中国文物保护史记忆》
此虽旧痕 斑斓如新——读朱世力先生《文博留痕》
加强博物馆学理论的研究——在《中国博物馆》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重要参照——简评《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少数民族抗战文物保护座谈会论文汇编》前言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局面——《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研究》读后
李晓东先生的学术成就——《李晓东文物考古工作六十年纪念集》序
“博物知志”序言
讲故事 知历史——《这个历史太有趣》序
民族服饰文化之礼赞——《中国博物馆藏民族服饰文物研究丛书》序
月是故乡明——《玉品天成》序
《世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保护与展示研究》序
博物馆应始终保持对观众的敏感——《湖北省博物馆2012年度观众调查报告》读后
边疆民族文物概述
注重人口较少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人口较少民族文物保护研讨会文集》前言
历史篇
甲申三百六十年纪念
明代兵制初探
关于《明代兵制初探》的说明介绍
明朝“相维相制”的治军策略
非身先之何以率下——朱元璋崇俭去奢的故事
杂诗篇
八十抒怀
“为长城疗伤”之歌
悼念张忠培先生
祝贺辰生先生98岁华诞
访意小诗二首
读彭卿云先生《萤光集》《烛光集》有感(外一首)
赠马良先生
谢赠玉
纪念徐邦达先生
耿宝昌先生百岁致庆
纪念《中国文物报》创刊三十周年
大学同学聚太原
老同学欢聚沈阳(外一首)
赠李星驰同学
读唐维瑜诗奉和一首
读老友大作有感
学生聚会苏州之歌
外孙女安安两岁致庆
天伦之乐
上元日寄亲朋故旧
罗哲文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附录
倾情文保,博物覃思——马自树先生访谈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