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思想史论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6079787
  • 作      者:
    作者:王晓璇|责编:曾育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研究国外社会教育思想的影响,研究国内“新民”观和“人才”观的兴起,研究中国近代教育本土的探索与变革,研究近代教育发展逐渐从“以人才为本”学校教育模式向“新民为当今急务”的社会教育方向转化,人才与国民并重的教育观开始形成。研究近代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在救国救民、发展各类教育中的作用。
展开
目录
绪论:“国家谋社会之善良,必自社会教育始”
一、“新派社会教育学”的牖启
二、社会教育是学校以外有组织的教育
三、社会教育是教育公益、教育对策
第一章 传统教化思想的新陈代谢
一、传统教化:“政教合一”的统治术
(一)治民与教民并重
(二)教化的道德至上与唯一
二、在“广开言路”中产生新知
(一)从“祖宗成法”到“自强求富”
(二)从“君民相隔”到“上下一心”
三、近代社会教育的先声
(一)“第一急务”:从“人才为本”到“造就国民”
(二)“当务之急”:从“得民心”到“开通民智”
第二章 社会教育思想的勃兴
一、“以简易识字教育为起点”
(一)编辑简易识字课本
(二)创办简易识字学塾
二、“社会教育”的来源及解读
(一)“社会教育”的来源
(二)“社会教育”内涵的多样化
三、“社会教育司”的设立
(一)社会教育司:近代最早的社会教育行政机构
(二)社会教育司的创新价值
四、“以通俗教育为中心”
(一)通俗教育的事项
(二)通俗教育的教育要素
第三章 日本社会教育思想在近代的传播与影响
一、《社会教育法》:“提高社会智识、道德”
(一)《社会教育法》的观点
(二)《社会教育法》的影响
二、《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增进国民程度”
(一)通俗教育设施的“空前之作”
(二)举办通俗教育设施的参考书
三、《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纪要》:“谋社会之善良”
(一)“吾国社会教育设施之准则”
(二)社会教育设施的多样性
四、《社会教育的设施及理论》:“活动与理想相一致”
第四章 欧美“新派教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一、德国“社会教育学说”的传播
(一)从“个人教育学”到“社会教育学”
(二)追寻德国社会教育的源头
二、“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的论争
(一)论争的源头:“社会教育”与“社会的教育”
(二)论争的指向:“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的教育功能”
三、欧美现代教育事业在本土的生长与形成
(一)通俗教育的兴起
(二)补习教育的扩大
(三)成人教育的增长
四、欧美社会教育思想的本土化
(一)社会德育的增新
(二)社会智育的发展
(三)社会体育、美育的扩大
第五章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的思想效能
一、“增进国民智能”
二、“改造教育去改造社会”
三、“革命教育者,惟有社会教育之可言”
(一)“教育就是宣传”
(二)“社会教育是有力武器”
四、“弥补学制体系之不足”
第六章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的目标指向
一、“年长失学者”
二、“平民”:“失学青年与成人”
三、“民众”:“失学民众”与“全体国民”
(一)学校式、社会式民众教育的对象
(二)教育家对民众教育对象的论说
四、“工农”:苏区教育的源头活水
(一)“社会教育是工作重心”
(二)“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
第七章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的知识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增进道德”“灌输常识”
三、“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
四、“民众生活的全部”
第八章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思想的载体
一、社会教育的“基本组织”——民众学校
(一)民众学校的历史沿革
(二)民众学校的教育教学特点
(三)民众学校的办学思想
二、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民众教育馆
(一)民众教育馆的历史来源
(二)民众教育馆的“中心地位”
(三)民众教育馆的“中心工作”
(四)民众教育馆的“理想与现实”
三、“学校成社会教化之中心”——学校兼办社会教育
(一)“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渊源
(二)“所有学校一律兼办社会教育”法令
(三)“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教育价值
四、“为中国教育开辟新途径”——中国社会教育社
(一)中国社会教育社的成立
(二)中国社会教育社的组织、社员
(三)“研究社会教育学术”
(四)“促进社会教育事业”
第九章 中国近代教育家论社会教育
一、蔡元培论社会教育
(一)创办“社会教育司”
(二)开设平民学校
(三)大学“扩充教育”
二、陶行知论“创造的社会教育”
(一)“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
(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三)“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
三、梁漱溟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
(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分”
(二)“教育宜方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
(三)“社会本位的教育设施”
四、俞庆棠论“中国化的新教育”
(一)社会教育:“教育的新途径”
(二)社会教育:“开民智”“谋生计”
(三)社会教育:“全民教育”“扩充教育”
第十章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学术观点述论
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流”
二、“积极与消极的社会教育”
三、全民、全面、全程的社会教育
四、“社会教育应列入学制系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