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 脂
胭脂,自古以来在东方就是女性美的一种象征。今日,这种有功于人类生活美的化妆品,几乎家家必备。然而,欲话其源,却又感到有些陌生了。人或曰小说《红楼梦》中的“宝玉就喜欢偷吃女孩儿的胭脂”;或言唐诗有句“三千宫女胭脂面”;或言“南京玄武湖畔有井名胭脂井,是六朝古迹。”等等。似知非知,起源问题仍是个文化之谜。
古人有哪些胭脂妆?
当代化妆品以成“系列”最流行。古时则概曰之“脂泽粉黛”,简称“脂粉”。脂,主要是指胭脂,用以点唇饰颊;泽,又称香泽,用以润发;粉,为铅粉制品,用以傅面;黛,即青黑色颜料,用以画眉。请看,也是成“系列”的。在这一“系列”中,以胭脂为首,品类最多,诸如胭脂饼、胭脂粉、胭脂膏、胭脂纸、胭脂绵等。具体又有各种名目。诸如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淡心红、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洛儿殷、小朱龙、媚花奴等。这么多品类,浓淡有差,各有其用。有的用之于化妆,有的用之于绘画,有的用作食品着色剂,还有的用以染纸制笺。著名的薛涛笺,为深红小笺,“盖以胭脂色”故也。
胭脂的主要用途还是化妆。胭脂妆法,约略有五:一曰霞妆,即涂红脸蛋;二曰星靥(yè),即在酒窝处点红点;三曰花钿,即在额前贴或描上花饰;四曰点唇,即涂红嘴唇;五曰斜红,即在面颊两侧,各抹一月牙形红线,或画为菱纹,或涂作柔美的花纹。这几种妆法都用胭脂,却各有来历。南宋戗金仕女图莲瓣形朱漆奁,古代女子盛放脂粉的梳妆盒
霞妆,也叫晓霞妆。相传始于曹魏宫女夜来。元人所著《琅嬛记》载:“夜来初入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吟咏,障以七尺水晶屏风。夜来行而未见,触屏伤面,伤处若晓霞将散。自是,宫人以胭脂仿画,名曰晓霞妆。”晓霞,当为艳红。后至五代,用色尚淡,又名“桃花妆”。
星靥,也称妆靥。相传始于东吴孙和之邓夫人。晋王嘉《拾遗记》载:孙权之子孙和宠爱邓夫人,常置之膝上,一夜,和于月下醉舞水晶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流污袴。医言得白獭髓,杂以玉屑、琥珀合膏,痕可灭。和以百金购白獭髓,及合膏,因用琥珀太多,伤合而痕迹不灭,有赤点如朱。逼而视之,更益其妍。后宫人竞效,以脂点颊,遂成风俗。唐代妆靥之风流行。有诗句曰“杏小双圆靥”,指明当时之星靥,其形为圆,其大若小杏,其数为双,其色为杏红。
花钿,也叫花子。最简单的花钿就是一个小圆点,但创意无穷的古代女子会用各种你意想不到的材料,如纸、金箔片、鱼腮骨、茶油花饼等材料剪成各种花鸟虫鱼的形状,其中以梅花最为普遍,用一种哈口气即发粘的胶水(相传由鱼鳔制成)粘贴在额前眉间。相传,在南北朝时,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有一日在午睡时,一片梅花落在她的额头正中,变成了一抹亮丽的点缀。后来怎么都洗不掉,渐渐成为了她面容的一部分。寿阳公主本就生得十分貌美,在那梅花的点缀下,更加是美得不可方物了,宫女们于是纷纷效仿,用朱笔在额中绘上梅花,或者用纸剪贴梅花贴在额头,成了最初的梅花妆。五代诗人牛峤就描写过这个典故:“晓啼珠露浑无力,绣簇罗襦不著行。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贵妃晓妆》(局部) 【明】仇英 绘 了唐朝杨贵妃清晨梳妆打扮的情景
点唇,因所涂胭脂浓淡不同,又有点绛唇、点樱桃、点檀唇等名目。绛是紫红色,樱桃是鲜红色,檀即浅红色。
点绛唇,在古典文学中是词牌名,历代多有佳作。然而,其内容已与点唇无关。但若考此词牌名称之始,又与点唇有关呢!典出南朝梁诗人江淹的《美人春游诗》,其中有句曰:“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诗句形容春游美女,肌肤若白雪美玉,明亮的大眼睛与紫红色的香唇相映衬,格外妩媚动人。
点樱桃,约始于唐,也就是点唇不尚紫红,而尚鲜红。白居易有诗赞其女伎曰: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小蛮为舞伎,故赞其腰肢绵软灵活有若迎风杨柳。樊素乃歌伎,故赞其口,小巧圆润,若樱桃之形,艳艳动人,若樱桃之色。或许从白居易作始,后世文学作品凡描写女子之美貌,总是说“樱桃小嘴”。元文学家萨都剌就有句曰“如花人,樱桃唇”。
点檀唇,唐宋时,妇女点唇流行用浅红色。敦煌曲《柳青娘》有词曰:“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
宋秦少游《南歌子》也有句曰:“揉蓝衫子杏黄裙,独依玉栏,无语点檀唇。”
词中所写女子,着浅蓝衫,杏黄裙,点唇也当以浅红为宜了。
谈及点唇,就不能不提及西安出土的一个点唇三彩俑。那女俑高髻、短衫绿裙,正依坐一个藤墩上,左手持镜照面,右手伸出食指点唇,神态安然,落落大方。这位唐代女子,似为一歌伎,其所用胭脂是紫红色的洛儿殷呢?还是浅红色的圣檀心呢?或许是鲜艳的樱桃红吧!
《都督夫人礼佛图》【盛唐】莫高窟130窟壁画 画中的人物再现了唐代女性的妆容服饰
依上述传说,晓霞、星靥、花钿,好像都是从三国以后才有的,其实不然。以朱饰面,先秦已有。楚文学家宋玉赞其东邻女子之美,则曰“著粉太白,施朱太赤。”显然,战国已有用红色颜料化妆的习尚,虽无“晓霞”之名,早有“晓霞”之实,其始不待夜来伤面。同样,星靥也不自东吴邓夫人始。东汉刘熙著《释名·释首饰》已然记载,天子诸侯妃妾甚多,依次进御。若有月经,或已进御,则以丹注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再书其名以进幸了。其名曰“旳”,今皆以“的”代之,且约定俗成了。秦始皇追寻长生,喜好求仙访道,
于是让宫中女子梳仙髻,贴“五色花子”,这花子,就是花钿。再说,点唇也不自南朝始。汉已有唇脂,且有以贩胭脂而成巨富者。先秦楚墓出土之木俑甚多,以朱点唇者已屡见不鲜。
斜红,南朝梁代已见记载。有诗句曰:“分妆开浅靥,绕脸傅斜红。”唐诗有句曰:“一抹浓红傍脸斜。”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看,这种胭脂妆多施之于歌伎、舞女,以及木偶头像上,或许这是古代歌舞艺伎独有的化妆法。
顺便补充一下,“脂泽粉黛”一词,最早见诸《韩非子· 显学篇》,可见,2200多年以前就有“系列”化妆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