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志忠撰写文字,重新解读国学经典《论语》,
还原孔子的真实形象,揭示整部《论语》的核心思想。
★ 提炼《论语》中指导人们生活行为的原则和恒久不变的普世价值。
★ 如何在全球一片物欲狂潮下,不迷失自己?
珍视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坚定自己的心志,
站稳脚步走向未来,成为立足于世界的厉害角色。
★ 文字浅显生动,配以历史小故事和诙谐漫画,阅读有滋有味!
★ 同系列图书:《菩提树下的微笑:<金刚经>解密》《智慧彼岸的微笑:<心经>解密》《田园的微笑:<菜根谭>解密》《自然箫声的微笑:<庄子>解密》《开悟者的微笑:禅解密》《孔子纪行》同期上市。
说到《论语》你想起来的是什么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还是“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论语》到底是怎样一本书,
才能传承两千年而经久不衰?
《论语》当中追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孔子一生的思想,一以贯之就是“忠恕”二字。因此我们要真正了解孔子所说的“忠恕”到底是什么意思,否则只能引经据典,一知半解地知道孝、悌、忠、义、信、仁、礼,强求自己尽可能做到温、良、恭、俭、让,而没弄懂《论语》的真谛。
整部《论语》,“忠”一共出现十八次。而“恕” 却用得少,除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之外, “恕”只出现过一次,然而这个“恕”字却是整部论语重要的核心……
序 得意忘言才能看出精髓
书,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桥梁。
看一本书,就是在阅读作者的灵魂。
我一出生便受洗为天主教徒。一岁时,每天早上, 六岁的二哥蔡高雄便天天抱着我到离家五百米的小教堂,跟村子里十户刚信仰天主教的二十几位小朋友一起上道理班。
经由叶举老传教士两年多的口述,三岁半的我已经听完大约一千个《圣经》故事,也会背诵好几首经文。
由于《圣经》课本有很多插图,教堂里也有很多大力水手、米老鼠等彩色漫画。在这种环境下,四岁半的我便立志要以画画作为终身职业,也养成爱看内容深邃、比较有内涵的哲学书籍的习惯。
由于幼年还不认字便上道理班,只能以图像记忆《圣经》内容,因此我很早便学会图像记忆、图像思考的能力,也从很小便学会庄子“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的阅读方式。
创作与心灵相通,只能以心灵阅读。
读一本书,别理会作者的语言,应用自己的心触摸作者的心灵。
看书时我不太理会文字,只是一心专注通过作者的表达方式,直接揣摩作者的意图,用这个方法很容易看穿每一本书的真正内涵。
我研究一门学问,画每一本书,会花很长时间先研读作者生平。画诸子百家、佛学、禅宗思想之前, 我会先考察老子、庄子、孔子、佛陀、开悟禅师的生平,由此更易于了解作者的心灵。
从佛陀生前在反对什么,才能清楚到底他在宣扬什么。
从孔子一生的经历,才能知道到底他在追求什么。
后来我出版了“漫画中国经典系列”《漫画佛学思想》《漫画禅宗思想》《物理东方宇宙》《时间之歌》。
很多媒体朋友采访时,常问我说:“你出版的书里文字是你自己写的吗?有没有人替你写文字?”
我总是回答说:“在创作过程中,思考内容最享受,画漫画完稿最累人。我为何要把享受的部分让别人做,自己做最累人的部分?”
我喜欢孤独,很享受孤寂,创作时更不想被他人干扰。
因此打从当漫画家五十几年来,我始终独自一个人创作画画,从来没有文字或美术助理。我所出版的每一本书,没有任何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不是我写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物、一根线条不是我画的。
书,是人留在世上的思想,像皇后的贞操,不容污染。
对于自己的作品,我像患有超级强迫症一样的洁癖,不肯有丝毫不是我亲自做的部分存在。
由于大半生研究哲学、佛学、禅宗思想,最近我开始写《〈金刚经〉解密》《〈心经〉解密》《〈论语〉解密》,接着也会陆续写《〈庄子〉解密》《〈孙子兵法〉解密》。《〈论语〉解密》是这系列第三本,希望这本书不会误导读者,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和《论语》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希望我们怎么做。
序 得意忘言才能看出精髓 001
1.《论语》解密 009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051
3.孔子的伟大成就 087
4.孔子的教育理念 093
跋 文化思想是民族的根本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