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部介绍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科普图书,特邀“火星叔叔”郑永春博士为中文版图书撰写相关篇章
◎ NASA首席科学家作序,郑永春博士审订并推荐,郝景芳、毛新愿、张超等倾情荐读
◎ 一本书全方位了解火星探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视角介绍从人类文明起源到2040年的人类火星探索进程,前沿又神秘的火星任务、变幻莫测的探测过程、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各显其能的火星车、未来的登陆计划……
◎ 超过260张高清图片,来自NASA多个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家亲口讲述的幕后故事,以及多张首次公开的手稿和图纸
◎ 以做专著的态度做科普,历时数年,精心打造,160多种术语、6次全书精审精校,火星地名、专业术语等均依照国家相关新标准和权威著作进行翻译
◎ 随书附赠近一米长的“火星探测器时间轴”拉页,纵览人类46部火星探测器风采
从绘制第一张火星地图开始,到1960年第一部火星探测器发射,人类花了300年时间。火星之旅向来都是困难与希望并存、勇气与成就兼具的冒险。2020年,阿联酋、中国、美国先后发射了火星探测器,这颗红色行星从未像现在这样举世瞩目。火星上究竟什么样?为什么是红色的?那里适合人类生存吗?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登上火星?那些探测器是如何研究火星的?研究结果如何?火星车在火星上如何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你都可以在《登陆火星》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以全视角介绍了从人类文明起源到2040年的人类火星探索进程,前沿又神秘的火星任务、变幻莫测的探测过程、高精尖的科学仪器、各显其能的火星车、未来的登陆计划等,都将在书中悉数亮相。全书收录超过260张高清图片,还有来自NASA多个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家亲口讲述的幕后故事,以及多张首次公开的手稿和图纸。本书中文版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火星叔叔郑永春博士撰写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相关篇章,这也是国内首部介绍"天问一号”任务的著作。
序言 03
火星不载人探测任务 07
红色行星在召唤 08
红色行星上的“帝国” 14
“水手4号”短暂首访火星 20
有得有失:“火星系列”和“水手系列” 32
潮湿的荒野:“水手9号”的震惊发现 38
冲入迷境:“海盗系列”的辉煌 46
粉色天空和红色沙地 56
是生命吗? 66
勇敢的“探路者” 74
“火星探路者号”的胜利 84
鸟瞰:火星全球勘测者 92
奔向“星际怪兽”之旅 102
“蓝莓”、尘暴和“火星人”的乐趣 130
特快专列:“火星快车号” 114
逐水而行 122
“机遇号”的远征 142
太空中的高清摄影师:火星勘测轨道器 150
冰原:“凤凰号”火星着陆器 160
恐怖七分钟:火星科学实验室 172
如愿以偿 182
爬上埃俄利斯山 192
协作互补:“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和“曼加里安号” 204
后续任务:“洞察号”和“火星2020” 214
俄罗斯的回归:欧洲“火星生命”探测器 224
列星安陈:中国的“天问” 252
术语表 260
吉姆•格林(Jim Green) NASA首席科学家
这本书见证了太空探索史上很多令人兴奋的时刻,代表着人类始终坚定不移的愿景,代表着我们无畏的火星之旅。
郑永春 火星叔叔,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卡尔•萨根奖获得者
千百年来,夜空中荧荧如火、或明或暗、时退时进的火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裸眼观察、望远镜观测,再到航天器抵近探访,甚至登陆火星表面,经过一代代科学家的持续努力,火星的一些谜团已经解开,但更多的问题在等着我们。读《登陆火星》,让我们走近火星,了解火星探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秘探测任务背后的故事。
郝景芳 青年作家、经济学家,“雨果奖”获得者,童行学院创始人
火星对人类而言是一颗充满吸引力的行星,我在作品中畅想过火星上的生活,也相信人类会在未来百年后踏上火星,建立生存空间。《登陆火星》正是一本可以带我们从头了解火星、认识火星、憧憬火星的科普图书。
毛新愿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著有《下一站火星》
60年来,航天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类火星探测器踏上从地球到火星的冒险旅程,让人类有机会在更近距离接触这个红色邻居。在本书中,作者用精彩纷呈的语言,将火星探测的历程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各探测器的科学发现,也讲述了幕后科学家们的人文轶事,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火星探测的辉煌历史。
张超 科普作家,天文摄影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普工作者
或许之前,你只听过关于火星“好奇号”“勇气号”的只言片语,却不知其中的跌宕起伏。《登陆火星》不同以往,书中故事深入细节,精彩丰富,可谓专门为那些火星迷、航天迷烹饪的一道佳肴。读罢全书,再次夜观那颗神秘的红色行星,你定会慨叹这部火星探索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