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想和你谈谈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266422
  • 作      者:
    (美)罗斯·埃伦霍恩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
收藏
编辑推荐

 

★三大法则,十大理由,叫醒内心的巨人
罗斯·埃伦霍恩结合自身对戒瘾的治疗经验和创新方法,既有心理学领域全新的学术视野,也有通俗易懂的阐释和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从心理学领域分析人们难以改变的成因。

★改变的核心是对希望的恐惧

罗斯·埃伦霍恩凭借多年的治疗经验,提出改变的核心是“希望的恐惧”,结合真实的治疗案例,帮助人们实现改变。

★戳中当代青年普遍难以实现改变的痛点

无论是戒瘾(烟酒)、减重,还是读书、自我提升,哪一种改变都是当下年轻人普遍面临的问题。作者致力于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人们走出改变的困境。

展开
作者简介

 

罗斯·埃伦霍恩

社会学家和心理治疗师,致力于研究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帮助患有精神疾病和药物使用问题的人在医院之外的社区获得康复。他是美国和欧洲众多精神卫生机构和成瘾项目的顾问,经常举办讲座和研讨会,曾经担任纪录片《戒瘾:一项公共卫生拯救任务》的执行制片人。

 

展开
内容介绍

 

罗斯·埃伦霍恩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治疗实例,总结出人们总是难以改变的十大理由,并且介绍了实用的方法帮助人们改变,具备心理学专业性内容,辅以可供借鉴的真实案例,让本书不失可读性,能够给读者带来很好的启发。

本书打开了全新的学术视野,以前沿的心理学理论和丰富的案例,引导人们勇敢地改变现状,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自我改变的第一法则:自由的眩晕感及其束缚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是在响应内心的召唤,主宰自己的生活,并且让它变得更好。这意味着相比于保持现状,追求自我改变将会使你面对更沉重的责任感和孤独感。这种认知会让你产生“存在焦虑”,因此,每一次迈向自我改变的行动中,都伴随着“存在焦虑”带来的反作用力。  

正如我之前所写的,当你朝着你想要达成的改变目标前进时,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可能阻碍你,无论你是谁,在那个特定的时间遭遇了什么,或是你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总有一种抑制力始终存在。这种抑制力来自你深知人生在世所要面对的责任和孤独,源于你知道那支紫色的蜡笔在你手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由你掌控。当你意识到你的责任感和孤独感时,你的大脑一直试图扼制会产生的焦虑。

虽然本书不会对存在主义进行深入探讨,但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研究我们的心理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重要且有条理的理论,这些理论是关于“存在焦虑”对我们的约束的。在由生到死的路上,我们基本上只能依靠自己。即使我们有过心意相通的时刻,感受过爱、参与感以及精神融合的伟大瞬间,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也取决于我们自己。当我们面临严重的压迫和创伤时,我们最终也要独自决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及伤害。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选择是有限的,而这些有限的选择可能会让我们最终实现的目标不遂人意,但无论如何,我们依然是有选择的。  

“存在主义”这个词很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法国哲学家在巴黎的咖啡馆里阴郁地抽着高卢烟的画面。他正感受着存在主义者口中的焦虑——当你认识到自己有采取行动的责任并且这项行动只能独自完成时产生的那种情绪。意识到事情的结果将取决于自己,以及你是自己“生命之书”的定稿人,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会让人恐惧。如果我在塑造人生时犯了错怎么办?如果我选择的道路最后是没有意义的怎么办?如果我最后将在空虚与孤独中死去怎么办?再比如,如果我能依靠的人只有我自己,我该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我该如何缓解孤独和孤立无援带给我的痛苦体验?如果获取安慰与感到慰藉都是由我自己决定的,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得到这种安慰呢?上述这类问题都是“存在焦虑的根源所在。  

不管你是否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当你面对自我改变时,这些问题往往就会涌现出来。事实上,自我改变是证明自我存在的终极时刻,你在这一刻独自承担起帮助自己的任务,为某件事物赋予价值并决心为它采取行动。通过这样,你肩负起对生活的责任。  

想想你追求一个重要的个人目标的时候。当你决定了自己的目标,哪怕这个决定是你在和别人的谈话时作出的,你是不是也在心里和自己握了个手?当你追求这个目标时,你有没有感到只有自己可以依靠?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你像跑马拉松一样被许多人包围着,但冲向终点时,你还是会感到深深的孤独。  

现在回想一个你没能实现的目标。你可能对自己很失望(这种感受或轻或重),感觉这次失败印证着你的无能。再回想一个你完成的目标,完成的那一刻你对自己的能力很自豪,也许   还带着一丝因想要维持成功而产生的焦虑。无论是哪种情况,无论你的目标有多微不足道,这个过程都会让你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掌控生活。

当你在生活中做出改变时,没有人会参与,只有自己站在那里;如果失败了,你也要对自己负责。这同时提醒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对整个人生负责。如果你实现了改变,你也必须承认你肩负的责任,这样你才能继续新的征程。无论失败还是成功,哪怕你只是在自我改变的水面上沾了一下,你也会被卷入永恒孤独的浪涛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宁愿维持现状,也不愿意做出改变。  

现状是一座避难所,这座避难所是我们从自己牢牢掌控的经验中获得的。换而言之,维持现状是我们暗中作出的选择,这个选择让我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没选。这种逃避责任的倾向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核心要素,即使有时我们改变的动机强过责任感带来的压力,我们还是会倾向于选择逃避改变。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自我改变与“希望的恐惧”

第一章  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第二章  所处之地与欲往之地的紧张关系

第三章  自我改变的三大法则

第四章  希望与恐惧

第五章  负鼠装死时的保全之道

第二部分  维持现状的十大理由

第六章  改变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第七章  你没有理由做不到

第八章  改变之镜

第九章  我们离真正的改变还有多远

第十章  绝望之“重”与希望之“轻”

第十一章  最后一幅画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