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经济学的行为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852337
  • 作      者:
    (美)凡勃伦著
  • 出 版 社 :
    地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作者简介
  [美]凡勃伦(1857-1929),美国20世纪初期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制度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把从其他社会科学中汲取的知识引入经济学,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展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具体地说,他阐述了习惯、文化以及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正是由于上述成果,凡勃伦被称为“制度经济学派的智慧之父”。
  
  斯凯恩,男,经济学博士,资深金融圈人士,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和评论员。其作品《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长期位居京东等各大网上书城金融与投资类排行榜TOP50。
展开
内容介绍
  《制度经济学的行为分析》是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作者凡勃伦在书中提出的感性购买理论被称为“凡勃伦效应”,至今这部巨著无论在社会学领域还是在经济学领域,思想魅力依然经久不衰,给予后人无数启迪。凡勃伦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中产家庭等群体消费特征,探讨了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作者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他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以下问题:经济人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阶级”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怎样认识消费背后的机遇与风险?财富文化的形成又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展开
精彩书评
  ★初读此书,我认为那是一部讽刺作品。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位著名社会学家的第一部著作;而且,只要注意观察一个社会,就会知道它不是乌托邦,对它的公正描写很接近讽刺。
  ——阿根廷作家 博尔赫斯
  
  ★凡勃伦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令人困惑的影响。他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访客,以超然的眼光冷静地剖析时下司空见惯之物。
  ——经济学家 威斯雷·米歇尔
展开
精彩书摘
  《制度经济学的行为分析》:
  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人,之所以要在消费上超出物质享受所需要的程度,其近因与其说是故意在明显消费上胜过他人,不如说是希望在所消费物品的数量和等级方面达到习惯的礼仪标准。这种愿望不是被一个严格不变的标准所主导的,不一定要达到某个一成不变的限度,也不是没有更进一步超越这个限度的动机。标准是可以具有弹性的,特别是当金钱力量有了增长之后,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人们适应这种增长,让人们在随增长而来的新的、更大规模的消费中获得便利,那么这一标准就可以无限制地被提高。“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从已经达到的消费标准后退,比为了适应财富增加而改变已习惯的消费标准要困难得多。有许多经常性的消费项目,经分析证明基本上是纯浪费性的,也就是纯荣誉性的。这些消费项目一旦被纳入礼仪消费标准的衡量尺度,成为生活方式必要的组成部分,要中止这些消费,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其困难程度不亚于放弃那些直接有助于物质享受的消费,甚至不亚于放弃那些对生命和健康十分必要的消费。也就是说,那些满足精神福利的明显是浪费性质的荣誉性支出,和许多适应物质福利或仅仅维持生活的“低级”需要的支出相比,可能更具必要性。大家都知道,要从一个“高的”生活水平退下来,其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从一个已经比较低的水准再降一级。前者涉及的困难是精神上的,后者涉及的困难是物质上的。
  在明显消费方面降级是困难的,而有新的升级却相对容易,实际上新的升级几乎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偶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有条件增加明显消费的情况下,明显消费却并没有增加,这一点一般来说是反常的,是需要加以解释的,有这方面缺点的人,难免会被人指责为吝啬、寒酸。反之,对经济情况好转的刺激做出迅速反应,一般被认为是正常现象。这就表明,通常促使我们尽力达到的消费标准,并不是那个已经达到的、一般的消费标准,而是我们力所不及、需要进一步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消费标准。这里的动机是竞赛,即一种歧视性对比的刺激,它促使我们努力超过我们心目中认为与自己属于同一等级的人。实际上,在日常谈话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每个阶级所羡慕和效仿的总是刚好比自己高一级的那个阶级,而很少与低于自己或远居于自己之上的阶级进行比较,这里要阐述的实际上就是这一论点。换句话说,我们在消费上的体面标准,同其他目的的竞赛一样,是由在荣誉上高我们一等的人的习惯决定的。依此逐级上推,尤其是在阶级差别不是很清楚的社会里,所有荣誉和礼仪方面的准则,所有消费标准所依据的习俗和思想习惯,都可以通过含糊的分等分级,逐级向上追溯,一直追溯到社会地位最高、财力最雄厚的阶级——富裕的有闲阶级——的习俗和思想习惯。
  在社会中,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正派的、光荣的,大体由社会中的最高阶级决定。在最高级、最理想的形式下,社会改进方案是怎样的,通过教导和示范来说明这一点,这也是最高级阶级的主要职责。而较高等级的有闲阶级,只有在一定的物质限制下,才能行使这种准祭司式的职权。对于这些礼仪上的任何要求,有闲阶级不能随心所欲地对民众的思想习惯进行突然的变革或逆转,任何改变都要深入到民众中去,民众的思想习惯发生变化是需要时间的,要使社会上距离这个辐射体比较远的阶级的思想习惯发生改变,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社会的人口流动性越小,各阶级之间间隔越远,差异越明显,变化的进度也就越慢。但是长期来看,有闲阶级对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态和细节等问题,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的,不过对于和荣誉有关的重大原则,有闲阶级能实现的改变,只限于可容许的狭小的限度之内。这个阶级树立的榜样和发出的训诫对于其下面的一切阶级来说都是有威力的;当它制定一个规则,并将这一规则作为博取荣誉的方式方法,传给下层阶级,并使之成为各个阶级的风俗习惯和精神态度时,这种权威性规定一直是在明显浪费准则的指导下发挥作用的,同时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工作本能的调节。在明显浪费和工作本能这两个规范之外,还有一个人类性格的重大要素——掠夺倾向。在普遍程度和心理内容方面,这种掠夺倾向介于上述两个规范之间。关于这一倾向如何影响公认的生活方式,将在随后进行讨论。
  由此可见,荣誉准则要规定或限制某一阶级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同那个阶级的经济条件、传统习俗和精神上的成熟程度相适应。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某一礼仪上的习俗最初具有多么高的权威性,也不论它多么切合荣誉准则的基本要求,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是在其向较低的阶级扩散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它与文明礼仪上的根本依据,即在金钱的成就方面作歧视性对比的目的相背离,那它就绝不能持续存在。很明显,这些消费准则对任何社会或任何阶级生活水准的决定都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反过来,同样明显的是,任何时期或任何一个社会中通行的生活水准对荣誉消费将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以及这一“更高一层的”需求支配人们的消费水平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方面,固有的生活水准所发挥的主要是消极的控制作用:它的作用几乎只是在于,阻止已经成为习惯的明显消费标准向后倒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金钱竞赛
第三章 明显有闲
第四章 明显消费
第五章 金钱的生活水准
第六章 金钱的爱好准则
第七章 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第八章 工业的脱离与保守主义
第九章 古代遗风的保持
第十章 遗留到现代的尚武精神
第十一章 相信命运
第十二章 宗教信仰
第十三章 非歧视性利益的残存
第十四章 高级学识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