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狼与人类文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325551
  • 作      者:
    (美)巴里·H. 洛佩斯(Barry H. Lopez)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巴里·H.洛佩斯,美国著名作家,其著作因饱含环保意识和博物情怀而风靡欧美。著书十余种,均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其《北极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狼与人类文明》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本书自由出入科学、文学、历史与神话,深入探讨了狼的演化轨迹、生活习性;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狼与人类文明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揭示了狼作为“真正的野生动物”和“被人类文化所想象的动物”双重图景之间的重大反差。

展开
作者简介

巴里 H.洛佩斯,美国作家,其著作因饱含环保意识和博物情怀而风靡欧美。著书十余种,均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其《北极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狼与人类文明》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基于作者博物学家的素养及其亲身经历,自由出入科学、文学、历史与神话,深入探讨了狼的演化轨迹、生活习性,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狼与人类文明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揭示了狼作为“真正的野生动物”和“被人类文化所想象的动物”双重图景之间的重大反差,并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类保护狼的必要性。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十三章 童年的印象


几年前的一个黄昏, 我在纽约的摩根图书馆参观一个儿童文学的特殊展览。展出的有《伊索寓言》的一些早期版本,还有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故事的早期版本。此外还有中世纪史诗《列那狐》的复印本,书中名叫埃森格林的狼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尤其想要看的是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附道德训诫的古代故事》的手抄本,其中收集了1697 年在法国发表的童话故事,包括第一版的“小红帽”的故事。这本书被放在一截柱子上,用树脂玻璃罩着。它不仅仅是重要的物品,也是可以摸得到的证据,是儿童文学中为人熟知的反派角色的象征。

在儿童文学中找到狼的身影是很古怪的,因为文学作品中的狼都是成人创作出来,书中渗透了成人的恐惧、成人的幻想、成人的语言和成人的堕落,因此将动物故事看得过分简单是有误导性的。在过去两千五百年间,《伊索寓言》中的狼已经改变了一些,但是不变的是它依旧是不良行为的象征。在儿童的心里,它代表着一些真实的东西。历代小学生熟悉的,都是《伊索寓言》中的狼,不是科学的狼 —— 它卑鄙无耻,不大聪明,贪得无厌,容易上当, 放肆无礼,而且道德沦丧。正是通过伊索(Aesop)、亚微亚奴斯(Avianus)、巴布里乌斯(Babrius)和费德鲁斯(Phaedrus)的寓言故事,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一个道德世界,这个世界似乎简单朴素,充满了世俗智慧,具有欺骗性。一些从小就对寓言故事耳濡目染的孩子除了相信寓言故事,从不去深入思索动物的真实故事,因此他们终生都相信狼是邪恶的,狐狸是狡猾的,蜜蜂是勤劳的,而驴子是愚蠢的。

作为成人,我们也经常把各种文学作品中的狼混到一起。但是寓言中的狼和童话中的狼是有差异的。寓言通常比较简短,爱说教,形式一般是没有情节的名言警句。在寓言中,狼性本恶被归因为它生而为狼,我们不可能对它的处境感到同情。童话中的狼并非可恨的,它并不凶险、恶毒,读者的反感也并不强烈。它根本就不是复杂的野兽。童话和民俗中的狼具有更加丰满的性格,它既能做出恶魔般邪恶的事情,偶尔也会表现出脉脉温情和坚定的忠诚。如果说寓言中的狼代表了大脑有意识的认知,那么童话中的狼则是无意识的,成为一种维持无意识性幻想的工具,而最近对“小红帽” 故事的分析中,频繁发现这种情况。

寓言从显而易见的自然世界中获得道德和格言,因此这些道德似乎合乎时宜。另一方面,童话从抽象出发,更加引起我们深层的兴趣。我认为寓言是简慢唐突、愤世嫉俗的,而童话更加具有亲和力。尽管童话有时也有心理的黑暗,但是它能够虑及我们的焦虑和冲动,给予我们宽慰。

文学中的狼,不应该仅仅被当做是儿童的娱乐。从《伊索寓言》到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小说,狼对我们的想象力提出了广泛深远的要求。


现在雄狮怒吼,狼对月长嚎。

《仲夏夜之梦》v. 1. 379



你就像在责问豺狼为何要谋害羊群。

《威尼斯的商人》iv. 1. 73



它们已经吓跑了我的两只好羊,我担心狼会比主人更快找到它们。

《一个冬日的故事》iii. 3. 67



既然一切都好,就保持原样,不要叫醒沉睡的狼(自找麻烦)。

《亨利四世 2》i. 2. 174



假如你是狼,你的贪婪会困扰着你,你需要为寻找食物而冒生命的危险。

《雅典的泰门》iv. 3. 337



相信狼的温顺,马的健康,男孩的爱,妓女的誓言,那就是疯子。

《李尔王》iii. 6. 20

 

龙之鳞,狼之牙,女巫之干尸。

《麦克白》iv. 1. 22



这就像爱尔兰的狼群对月嚎叫。

《皆大欢喜》v. 2. 119



它们进食像狼,打斗如魔。

《亨利五世》iii. 7. 162

《亨利六世》iv. 1. 3



骄傲如狼。

《奥赛罗》iii. 3. 304



欲望如狼,血腥、饥渴和贪婪。

《威尼斯的商人》iv. 1. 138



—— 约翰·巴特利特节选自《莎士比亚语词索引全集》


显然,北半球记载了狼的非凡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起初人们想要细读这些作品集,从中获得人们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狼的知识,但是正如G. K. 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在一篇《伊索寓言》的导读中所写:“狮子永远必须比狼强壮,就像 4 必然是 2 的两倍一样…… 寓言绝不允许巴尔扎克所说的‘羊的反叛’。”也就是说,狼的性格或多或少是一致的。寓言集是对一个时代的政治和社

 



会的讽咏,以及当时历史的哪些角色被当做豺狼一伙。伊凡·克里洛夫在一篇俄罗斯寓言中写到 1812 年出现的一只“狗窝里的狼”, 它让一只灰毛的狼跟随牧人的绵羊。显然,灰毛的狼就是刚刚入侵俄罗斯的拿破仑。

可是,寓言中读到的,并非是狼常见的性格。根据作者、意图、读者等因素,不同的寓言家笔下的狼也会略有差异。因此我们在克雷洛夫的书中读到的狼展示出更多力量和智慧,而且更加贪得无厌。在 13 世纪出现了一本神秘的、说教的作品集,作者是犹太作家贝里克雅·本·纳初奈·哈纳丹(Berekhiah ben Natronai ha-Nakdan),书中描写的狼更加阴险和邪恶。和早期的作品集相比,拉·封丹笔下的狼个性更加丰富,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而 18 世纪的英国戏剧家爱德华·穆尔(Edward Moore)在其寓言故事《狼、羊和羊羔》中创造了一只蓄意作恶、无情杀戮的狼。这只狼向羊提亲,讨其女儿做他的新娘。结婚以后,羊妻子因为狼丈夫每日杀羊饱餐而活在恐惧中。有一天,狼差点被猎人射杀,于是他污蔑羊妻子背叛亲夫,指控她故意引来猎人。最后,他愤怒地说:“你这个卑鄙的女叛徒,为此你得用血液/ 来浇灭我的愤怒,在森林中死去。”

今天我们称为《伊索寓言》的寓言故事,就像《自然哲学》那样,代表了口头文学的传统,即不止由一个作者撰写。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伊索寓言》是拉丁诗人费德鲁斯(Phaedrus)所写的抑扬格诗句。在希腊,最古老的《伊索寓言》出现在 2 世纪,作者是巴布里乌斯(Babrius),但是因为他曾住在近东地区,该书也受到当地的一些影响。1251 年后出现的《伊索寓言》明显地受到了印度寓言集《比得拜寓言》的影响,也摘选了《五卷书》《益世嘉

言》以及《本生经》中记录的佛陀化身动物的佛教故事。那时,波斯语版本的《伊索寓言》被翻译成阿拉伯语,然后被翻译成西班牙语和希伯来语,最后被翻译成拉丁语等(这些故事中讲述的豺的品质,最后在《伊索寓言》中都被转移到狼的身上)。4 世纪的罗马诗人亚微亚奴斯(Avianus)广为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基于巴布里乌斯的版本而写,但是由于东方世界对《伊索寓言》的影响一早就有,因此把狼的寓言故事当做是世界普遍的,这也是合理的。

很多人揣测:伊索这个人真的存在过吗?有些人认为他是公元前 600 年左右的希腊人,曾经是个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用寓言故事来对那个年代的不公正进行间接的批判。今天,北半球的人们几乎没人不知晓这个名字。


伊索寓言中的狼

狗和狼

这天,狼出来狩猎,一无所获。它饥肠辘辘,遇到了一只马士迪夫犬。它知道狗过的生活比它舒服,就问它需要干什么活,才能换来饱餐。狗说:“也没什么,就是赶走乞丐,守护房子,亲近主人,服从家里的其他成员。做到这些,就可以食宿无忧了。”

狼仔细地思量,自己每日出生入死,有时餐风宿雨,也未能保证一餐饱饭。它想要尝试过另外一种生活。

当它们并肩而走的时候,狼发现狗脖子上的毛发比较稀疏,就问它是怎么回事。狗说:“这是项圈和链条磨掉的。”狼忽然停住脚步,问:“链条?难道你不能自由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吗?”狗说: “不能。但是,这有什么?”狼一边跑开,一边说:“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狼和小羊

天气很热,小羊和狼同时来到溪边喝水解渴。狼在上游,但是他问小羊:“你为什么弄脏了我的水?我都没法喝了。”小羊很害 怕,但很礼貌地回答:“我在下游,怎么可能弄脏你的水呢?”狼承 认说,那可能是真的,但是他听到了小羊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小羊说:“我敢保证,这是一次诬告。”狼非常愤怒,他走近小羊,说: “如果不是你,那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完之后,他就把小羊吃了。

狼和鼠

狼偷了一只羊,回到树林去饱餐一顿。当他午睡醒来时,他看见一只老鼠在啃咬他吃剩的肉。老鼠见到狼醒了,很惊讶,赶紧偷了一块肉就跑。狼跳了起来,大声嚎叫:“我被打劫了!我被打劫了!抓住那个小偷!”

牧羊的男孩和狼

一个男孩在村庄附近放羊,他感到很无聊。他想,要是假装狼来了,那多有趣啊。于是他大声呼唤:“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听到后都赶来了,可是并没有发现狼的踪迹,只有男孩一直在大笑。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此愚弄村民,每一次村民匆忙赶来,只是又被欺骗。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男孩叫唤“狼来了”,但是这一次没有人来了。村民都以为他又在开玩笑了。

 

狼和猎人

一个猎人用弓箭射杀了一只山羊,把它扛在肩膀上,然后走路回家。在路上,他看到一只野猪,于是放下山羊,用箭射杀野猪。箭没射中野猪的心脏,在死去之前,野猪给了猎人致命的刺伤。

一只狼闻到了血迹,来到了现场。他看见这么多肉,心生欢喜。但是,它决定谨慎行事,先吃口感最差的,然后再吃最柔软、最美味的部分。它决定最先吃的是弓弦,于是送到嘴边,开始啃咬。弓弦断了,弓杆弹开,刺进了狼的肚子,它也死了。

狼和鹤

一天,狼的喉咙被一根骨刺卡住了,无法取出,因此它四处找人帮忙。最后,一只鹤提供帮助。它把长长的鸟喙伸进狼的喉咙里,取出了骨刺。鹤问狼要点报酬,可是狼说:“我没有把你的脑袋咬下来,你就很幸运了。这就是你要的报酬。”

狼帮狗

一只狗终生帮人干活,到了暮年,主人认为它没用了,要把它赶走,让它去自生自灭。一天,狗遇到了狼,诉说了它的窘况。狼因同情,和狗想出了一个计划:狗将回到主人的住处,而狼在其后袭击羊群。狗把狼赶出来,两者假装打架,然后狼被赶跑。这样一来,狗就在主人的面前力挽狂澜。

事情按照计划进行了。狗因为勇猛、忠诚而受到表扬。它又受到主人的青睐,并且有望得到温饱,直到老死。

一周后,狼回来了,让狗回报那次帮忙。当晚,狗偷偷把狼带到宴会上,让它躺在餐桌旁吃餐余食物。事情进展顺利,没有人起疑心,直到狼吃得太饱了,发出大声的狼嚎。主人发现了狼,猜到了它们的诡计,就把狼和狗一起踢出了房子。

狼和牧人

一天晚上,一只狼经过羊群,闻到了煮羊肉的味道。它偷偷靠近,在树林里偷看。一只羊正在火上烤,牧羊人在说羊肉多美味。狼心里想,假如是我做了这样的事情,他们就会咒骂我,并拿棍子和石头追打我。


中世纪出现了许多《伊索寓言》的自由改写本和原版作品集, 巴布里乌斯、亚微亚奴斯和费德鲁斯均是载入史册的寓言家。1175 年,玛丽·德·法兰西写了类似的寓言故事。1480 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了第一本英语版的《伊索寓言》。就连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也跃跃欲试。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开始对寓言表现出浓厚的文学兴趣,在 17 世纪早期,成百上千的作家在某种程度上写了伊索寓言。其中比较流行的作品包括英格兰的约翰·盖伊(John Gay)、德国的戈特霍尔德·莱辛(Gotthold Lessing)和法国的拉·封丹,拉·封丹是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有趣的是, 拉·封丹写作的时期,恰好笛卡儿提出动物是没有灵魂的禽兽,而人是独特的神秘的创作。法国知识分子就这一命题进行辩论,拉·封丹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这种态度在他的寓言作品中反映出来,即他对狼的描写不仅停留在过去的兴趣上。稍后我们再说他。

1818 年,托马斯·比威克(Thomas Bewick)出版了一本个人特色明显的英语版《伊索寓言》,他笔下的狼都有惊人的大眼和大脚。比威克这种夸张的文风代表了《伊索寓言》当时的特征。

虽然比威克生活在一个更加开明的时代,但是他的作品超出了传统的范围,正和寓言中的狼相称。他笔下的狼都是天性邪恶、本性堕落、不大聪明。有趣的是,在比威克笔下,狐狸的聪明到了狼的身上就变成了欺诈,狐狸的妙计到了狼的身上就成了诓骗。他 也把道德引到寓言中,他责骂不知感恩,责骂缺少警觉、恶霸专 权,也责骂轻易上当和冒失莽撞。对他来说,狼主要代表了鲁莽和 堕落 —— 没有良知的专制。因此,在《狼和小羊》的故事中,他谴责了嗜血残暴,揭示了“像狼那样善妒贪婪的人,不能容忍真善 美的出现”的道理。这也是为何故事中狼要把羊杀害的原因。这就 是狼的本性。比威克也这样讨论人,他说某些群体就像狼群一样, “天性受到邪恶的影响,血液受到恶行的浸染,这些罪恶是世代相传、习以为常的”。另一方面,在《狗和狼》的故事中,比威克对 暴行的厌恶使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只高尚的狼。他写到狼展示了“真 正崇高的灵魂”。

俄国的比威克,即伊凡·克里洛夫,是最伟大的俄罗斯寓言家。在彼得格勒的夏宫,有一座他的雕像,和纽约中心公园的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雕塑一样著名。克里洛夫擅长讲故事,因此他笔下的狼是寓言中最丰富的,比欧洲其他寓言中的狼更加强大、更加骇人。在孤独的冬日夜晚,狼群号叫着围捕雪橇,俄国人对此感到惧怕。我倾向于认为克里洛夫是从这种恐惧中获得灵感,又反过来加深了这种恐惧。但是克里洛夫也具有幽默感,我最喜欢的寓言是《沙尘里的狼》。一只狼想从羊群里偷一只羊,他借着羊群扬起的沙尘,逆风靠近它们。牧羊犬看到了,就说:“你在沙尘中晃荡是没用的,这对你的眼睛不好。”


“反正我的眼睛也不好”,狼在赶羊声中喊回去,“但是有人说羊踢起的沙尘能治眼,因此我才会在下风的地方。”


让·德·拉·封丹在夏托- 蒂埃里(Chateau-Thierry)长大,在写作之前,他就熟知动物,了解自然。他的寓言是技巧高超的诗歌,高度讽刺,广受模仿。在他的时代,文学评论家对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表示轻蔑,说其主旨乏味,无法比拟诗歌。拉·封丹则不同意,最后他终于进入了法国的学术圈。巴黎的文化沙龙对拉·封丹寓言价值的争论—— 其形式、道德、讽刺对象—— 促成了当时最热门的辩论话题的产生:动物的自然本性,以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

到了此时,《动物寓言集》的伪科学观点开始衰落,而得益于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对科学方法的呼吁,博物学开始崛起。霍布斯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生活,但是他用英语写作。他说人不过是政治摆布的齿轮,一台小小的机器。勒内·笛卡儿把动物描绘成“兽类机器”,是和人不同的没有灵魂的生物 。那时的理性主义者建构了一个可以预言的、死气沉沉的宇宙。

笛卡儿的二元论是 17 世纪最普遍的主题,它在当今动物学中的反响非常强烈,就和在 1640 年代的巴黎一样。二元论认为动物没有灵魂,它们不过是机器。人类这种对待自身以外的其他生命形式的方式是不负责任的、机械论的。正是这种观点主宰了当时的生物科学,从而给奥杜邦留下了一定的道德空间。他为了画一幅精确的动物绘画而射杀上百只鸟,否则他会更加受人敬仰。对野生动物的机械论方法让生物学家下了一个灾难性的、目光短浅的结论:动

物可被装箱,可被解剖,可被描述,可被重装,然后放回架子上。这种观点直到现在才开始在动物学中消失。

拉·封丹的观点和笛卡儿迥然相异。他认为动物不但有灵魂, 而且能够理性思考。蒙田(Montaigne)在《为雷蒙·塞朋德辩护》这篇著名的散文中对那时武断的臆想表示尖锐的质疑。其中,他攻击最多的一个罪行就是像笛卡儿这样的科学家自鸣得意地对待动物的方式。蒙田反对通过描述去摆脱事情的强迫性愿望,他认为这种行为不但愚蠢,而且盲目自大。他正确地洞察到只要去掉动物的神秘性,那么剩下的就是好奇心。但是这些声音孤立无援。


在拉·封丹去世后的一个世纪,寓言迎来了一次复兴 —— 虽然一开始只有一种形式 —— 它已经厌倦了社会讽刺的形式。它被如《格列佛游记》这样的长长的动物叙事作品替代,还有《列那狐和埃森格林狼》这种 14 世纪起就广泛流传的故事。

《埃森格林狼》是一首拉丁诗歌,约 6600 行,由比利时根特市的尼沃德斯在 1150 年左右撰写。这是对当时口头文学传统的第一次文学记录。故事基于一对长期的死敌,其中一个是代表下层贵族的埃森格林狼,另一个是代表了农民英雄的列那狐。法语版的《列那狐传奇》由 13 世纪的几个作家撰写,并且很快就广受欢迎。列那狐妙趣横生的侮辱和欺骗,以及他骑士般漫不经心的轻蔑动作可以让被压迫者感到愉快。他对富有的牧师、愚蠢的贵族、不受欢迎的君主以及政治和教会的虐待进行辛辣的批判,得到很多的声援。 



故事的套路通常都是以列那狐被狮子国王传召到法庭开始,他要就埃森格林狼和其他人针对他的控告进行申辩。列那狐利用巧妙迂回的智慧和恰到好处的美言来为自己辩护。除了埃森格林狼,所有人都取悦他,迎合他,这时他自愿去冒险以自证清白。他走了之后, 我们就看到他更多的欺骗和残酷。通常在这些故事中,埃森格林狼都会被杀死。

埃森格林狼永远受到列那狐愚弄,但是在今天的故事里有一种喜爱他们的意味。尽管埃森格林狼遭受了欺骗,他基本上说的都是实话,而且尝试去过正常的生活。他还很忠诚。列那狐则满口谎言,盲目自大,完全灭绝人性,是非不分而且残酷无情。一开始他总能侥幸逃脱,但是在后来的版本中,他因为背叛而遭受惩罚。在《列那狐最可喜可爱的历史:第二部分》(1681 年)一书中,机智和有趣取代了无情和邪恶,而且最后列那狐和埃森格林狼一起被杀死了。而在《列那狐的儿子雷纳诺丁的转变》(1684 年)一书中,雷纳诺丁因为恶行而被处绞刑。

在列那狐的故事中,我们对值得同情的埃森格林狼匆忙一窥, 回想起帕勒尼的威廉(William of Parlerne)笔下的英雄狼人,以及偶尔在民俗中出现的富有同情心的狼。这些狼通常都作为孩子的向导,展示了热情、同情和自我牺牲,和贪婪野兽的残忍形象大相径庭。

有些故事从列那狐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狼和狐狸的故事, 还有一些原创作品,因此今天就有许多狐狸和狼的故事。在大多数故事中,狐狸都比狼匆忙,让狼去做一些蠢事,比如让狼把自己的尾巴伸进河冰的洞里去钓鱼,结果却被冻在那里,最后尾巴断了。 

道德民俗中的狼比寓言和列那狐故事中的狼更加丰富。在雅各布和威廉·格林(Jacob and Wilhelm Grimm) 的作品集中,狼似乎简单易懂,可以预测,而在其他的作品集中,他或口齿伶俐,或洞若观火,或阴险毒辣,或愚不可及,或讨人喜爱。通常,如在乔治王朝期间的(俄罗斯)民间小说《是非故事》中所写那般,狼被忘恩负义之人狠心对待,但是仍然继续帮助他们。在一个著名的俄国故事中《火鸟》中,狼帮助国王最小的儿子找到了一只火鸟,那只火鸟偷了他父王的金苹果。他拯救了公主,为男孩找到一匹良马, 并且保护他免受哥哥的残害。尽管男孩引发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但是狼始终不离不弃。

狼的另一方面就是受到帮助但却背叛恩人,比如《狼和鹤》的寓言故事。在中国故事《中山狼》中,一个书生 遇到了一只狼在躲避猎人的追杀,于是好心地把他藏在他的书袋里。等到猎人走后,他才把狼放出来。狼立刻说想要吃他的肉,他拒绝了,并且和他达成协议,让第一个路人来评理。第一个人来了,说要情景再现,让狼爬进了书袋里,然后把狼打死了。他赞扬书生的同情心, 也批判了他的愚蠢。在其他的故事中,狼和他的恩人遇到了三个陌生人,他们都赞成狼的话,于是狼就把之前的朋友吃掉了。世界上的好心总是很快就被遗忘。


展开
目录
致 谢 1
第一部分 狼 1
第一章 狼的起源和描述 2
第二章 社会结构和交流 24
第三章 捕猎和领地 43
第二部分 一片云从头顶掠过 67
第四章 灰狼和圣肉 68
第五章 心中的狼 90
第六章 狼战士108
第三部分 靡费损害之兽 131
第七章 申辩的呐喊 132
目 录 CONTENTS
第八章 猎狼运动 150
第九章 美式大屠杀 164
第四部分 吞日之狼 201
第十章 中世纪人观念中的狼 202
第十一章 科学的影响范围 210
第十二章 寻找野兽 224
第十三章 童年的印象 251
第十四章 曙暮光中的嚎叫 275
后记 狼的崛起和动物生态学 28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