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山的种子:木垒的历史与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831897
  • 作      者:
    肖小勇等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作者简介

肖小勇,1964年生,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论文30篇,出版有《中国新疆山普拉》《北城村》《具茨山岩画调查报告》等著作6部,《穿越时间的符号——中亚岩画解读》《西域考古图记》等译著8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以新疆天山地区考古发现的古代农业遗存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木垒四道沟旱作农业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阐述在这一大背景中木垒县农耕文明的独特发展路径,以及与牧业、游牧生产方式的融合发展模式。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农业形态和社会生活,这些构成今天木垒大农业的历史前提,也是农业公园建设的优质资源。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图片资料,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面貌和风土人情。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共十章,首先介绍了木垒名称的由来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书中很值得一看的两个篇章是《原始聚落的发现》《农作物种子的发现》。《最早的居民》一章介绍了四道沟遗址的考古发现,内容翔实,有很高的文史价值;《颇知田作到万亩旱田》介绍了木垒作为天山最早的农业发展地区的农业发展史;《随畜逐水草》则介绍木垒的草原文化;《丝路通衢天山路网》则全方位探究了丝绸之路之前的文化交流,天山上的丝绸之路发展情况和木垒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原始艺术、崇拜与景观》一章中介绍的岩画艺术与原始崇拜新鲜有趣,很有看点。

《天山的种子——木垒的历史与文化》细细讲述木垒的前生今世,为木垒县绘制了一幅全景式的画卷,较为全面、详尽介绍了木垒,此书为木垒写下传记,留下传奇。阅读此书可以全面了解木垒的人文历史,是了解木垒较好的入门书籍。——《昌吉日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章 农作物种子的发现


第一节 农业起源与扩散

 

如前所述,木垒考古中,虽然没有大量发现史前农作物的种子实物,但许多信息表明,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后,定居的农业村落已经普遍存在。这里所说的农作物,是指为获取食物而栽种的作物,包括粮食和果蔬等。人类为了生存,不同阶段采取过不同的生业经济方式。早期阶段一般还没有发展出食物生产技术,所以只能采取攫取经济方式,通过狩猎、采集、捕捞等方式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证据显示,大约12000年前,农耕行为就已经产生了。农耕者与狩猎采集等觅食者的区别,就是其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经过驯化的动植物。动植物的驯化,是指野生动植物经人工干预而改变原来的习性,成为家畜、家禽或栽培植物。这意味着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许多地方陆续出现生产经济行为,一些动植物得到驯化,人类从而得以逐渐摆脱完全依赖自然资源生存的状态。尽管不同地区有早有晚,但基于植物栽培和家畜驯养的农业体系开始在世界各地逐步取代狩猎和采集,进而取得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因为有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半定居、定居生活方式随之产生,进而促进了一系列的工艺、技术、艺术等的发展,人们用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来表示这个变革带来的重大影响。

农业起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作物栽培。据研究,被人类栽培种植的植物约有1500种,而作为粮食作物的可能只有30来种,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是水稻、黍、粟、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型家畜则只有5种:牛、绵羊、山羊、猪、马。大约在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初期,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已有驯化稻的出现,并发展成为稻作农业的发源地和中心。距今11000年前后,我国北方产生了以种植黍、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并成为以黍、粟生产为特点的旱作农业发源地和中心。而水稻、黍、粟也逐渐成为我国当时南、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大约在同一时期,西亚地区发展出以种植小麦、大麦和豆类作物为主的种植农业。中美洲则是玉米、番茄的发源地。高粱、非洲水稻、非洲小米起源于北非。中国、西亚、北非和北美洲被公认为是世界4个农业起源中心。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和家养动物品种都源自这4个农业起源中心。种植技术一经发明,就迅速从4个起源中心向外传播到世界各地。根据有关资料,小麦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已传入我国西部地区,夏代时就传入到黄河流域并被普遍种植。起源于中国的水稻则很快向东传播到日本,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时传播到欧洲南部。中美洲在玉米栽培之前也曾栽培过粟,欧洲已发现公元前3000年的粟的实物遗存。

新疆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差异大,气候变化明显,不同地区适应的作物资源也不尽相同。史前考古不仅有反映农耕文明的锄、犁、磨盘、杵等农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的不断出土,各种农作物也不断被发现。大麦(青稞)、小麦、黍、粟已相当普遍,尤以青稞为最。黍的分布也相当广。大麦大约在公元前1千纪就已传入新疆,小麦传入的时间可能早到公元前2千纪。根据碳14测年数据,塔里木盆地地区就已经出土了至少公元前1800年前的小麦标本,而近年在新疆北部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发现的炭化小麦年代已早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前。黍、粟类作物传入新疆的年代,可能略晚于麦类作物,但年代似乎不会晚于公元前1千纪,在西天山发现的炭化粟,已测得的年代在公元前1400年以后。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木垒名称的由来 /1

第一节    木垒与蒲类后国 /1

第二节    木垒与蒲类国 /5

第三节    木垒、穆垒与蒲类 /14

 

第二章 独特的地理环境 /19

第一节    奇特的地质构造 /19

第二节    奇异的地形地貌 /20

第三节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22

第四节    短小的山溪性河流 /23

第五节    丰富的自然资源 /23

 

第三章 原始聚落的发现 /25

第一节    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 /25

第二节    原始村落遗址 /33

第三节    早期墓葬与丧葬礼俗 /48

 

 

第四章 农作物种子的发现 /70

第一节    农业起源与扩散 /70

第二节    农作物种子的考古发现 /72

第三节    史前农作物在天山的传播 /84

 

第五章 最早的居民 /96

第一节    文化“基因”/96

第二节    种族、性别与年龄结构 /111

第三节    物质生活 /121

 

第六章 颇知田作到万亩旱田 /128

第一节    颇知田作 /128

第二节    历史上的屯田 /133

第三节    万亩旱田 /140

 

第七章 随畜逐水草 /144

第一节    庐帐而居 /144

第二节    游牧者的丧葬礼俗 /150 第三节 木垒长眉驼 /156

 

第八章 丝路通衢天山路网 /159

第一节    丝绸之路之前的文化交流 /159

第二节    天山上的丝绸之路 /163

第三节    天山路网中的木垒 /169

第四节    驿道烟尘 /180

第五节    流动的人们 /200

 

第九章 原始艺术、崇拜与景观 /206

第一节    岩画艺术 /206

第二节    原始崇拜和圣迹 /224

第三节    景观 /227

 

第十章 传统与发展 /232

第一节    传统风俗 /232

第二节    创新发展 /245

 

主要参考文献 /257

缩写对照表 /277

插图来源 /278

后   记 /28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