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史家萧涤非先生《杜甫研究》上卷、并附录若干代表性篇目编辑而成。书名由蒙木先生提议、切合时宜,遵从萧涤非老先生创作本意,并经萧老后人高度应允和欣然接受。“人民诗人杜甫”这一称呼的发明权不在萧先生,但这却是他一生潜心研究杜甫所得出的深刻认识并始终如一坚持的重要学术观点。
《人民诗人杜甫》详细阐述了杜甫的时代、生活、思想、作品、体裁、影响等六大方面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堪称是萧老积毕生功力深耕杜甫研究领域中的完整性和普及性价值的精华。近一甲子过去了,萧老先生对杜甫诗思想特征的把握和评论依然新鲜有力,贯穿其中的学术视野、思考深度、论证技巧等依然是今天诗歌评论上值得借鉴和绕不过去的一座人文“高峰”,对繁荣发展新时代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杜甫的时代
应该这样说:杜甫的存在,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还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对于自己的祖国和劳动人民,他有着由衷的深厚的爱。
但是,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诗人,却并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而是有他的主观上和客观上一系列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首先就跟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
我们知道,一个伟大的作家,不仅是他那个时代的镜子,而且首先是他那个时代的儿子。他反映了他所生活着的那个时代,乃是由于为他所生活着的那个时代所孕育、培养。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超然于时代之外,都不可能不是社会的一员,而时代现实虽然是客观存在,但这个客观存在,却并不是一个消极的东西,它对于一个作家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创作道路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当那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复杂的混乱时代——也就是统治阶级罪恶昭彰,人民灾难深重,民族危机深化的时代——这种影响和作用就更来得显著。因为这种时代,往往就是人民力量充分显露出来的时代。它可以促使一个有正义感、有良心的作家为人民的利益,为祖国的生存而斗争。
杜甫所处的时代,便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杜甫的伟大,便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时代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产生的。
鲁迅先生教导我们说:“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其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这是对我们研究古典作家的人一个极可宝贵的指示。为了使我们关于杜甫诗的论述,不致陷于“近乎说梦”,我们首先扼要地叙述一下杜甫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状态,并说明一下它对杜甫的影响,自然是完全必要的。
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即开元前一年)。死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一共活了五十九岁。在他生活着的五十九年间,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起了急转直下的剧烈变化。作为这一剧烈变化的转折点的,是天宝十四载(755)的安史之乱。因此,关于杜甫的时代,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来叙述。(一)前期——安史之乱以前和(二)后期——安史之乱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