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给生活做减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824443
  • 作      者:
    (加)凯特·夫兰达斯(Cait Flanders)著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编辑推荐

    ※ 如何摆脱酗酒、冲动购物和信用卡无底洞,过上健康的极简生活。

    

    ※ 故事性强,搭配创意插画。一边旁观作者的逆袭故事,一边优化你的生活方式。

    

    ※ 极简、记账、断舍离、人生案例,你所渴望的内容这里都有。再次感受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展开
作者简介

 (加拿大)凯特·夫兰达斯曾是一个嗜酒成性、消费无度的城市女孩,却终变身为滴酒不沾的理性消费者。现居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斯阔米什,和她喜欢的大山、森林和海洋生活在一起。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酗酒负债女孩是如何走向极简生活的?

    一年购物禁令,重度消费者的自我救赎

    《福布斯》、《卫报》、《环球邮报》、雅虎网站、加拿大广播公司等媒体纷纷报道

    

    拒绝购物陷阱,清空不良习惯,

    去繁从简,极简生活。

    

    作者曾是一个嗜酒成性、消费无度的城市女孩,却最终变身为滴酒不沾的理性消费者。她通过个人博客记录自己实现从负债走向拥有不错的存款、开始极简生活的全过程,激励人们少花些钱、多享受生活,受到舆论的关注。《福布斯》、《卫报》、《环球邮报》、雅虎网站、加拿大广播公司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她的故事。


展开
精彩书评

  你若觉得生活远不止消费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恶性循环那么简单,《给生活做减法》一定能释放你的灵感,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乔舒亚·贝克尔,《极简》作者

    

    凯特的故事告诉每一位还在质疑自己的人,从哪儿开始并不重要,只要行动起来就好。——盖尔·温兹奥斯拉特,《无债一身轻》作者

    

    凯特为期一年的购物禁令发人深省,在这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世界,为每一个追寻极简生活的人提供了改变的可能性。——雷切尔·乔纳森,《无所事事的快乐》作者

    

    如果你正谋求改变,如果你在为自己、为爱的人探索更美好的未来,这本书恰好能给你想要的一切,甚至更多。——安东尼·安加罗,媒体人


展开
精彩书摘

  1 七月:列清单

    戒酒时间:18个月

    收入存储比例:20%

    能够完成此项计划的信心指数:100%

    (虽然我还不太清楚自己的计划到底是什么)

    

    一直以来,我都有洁癖。即便是小时候,我的父母也用不着督促我去整理房间。我会把所有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上,或者放抽屉和盒子里,再把它们按顺序排好。我会把衣服分好类、挂进衣柜里:背心、短袖衬衫、长袖衬衫在前,长裤、短裤、连衣裙在后。我甚至还会按照大小和书脊的颜色把书摆在架子上。

    上小学后,我的书桌里也是一样整洁。书桌右侧,一摞文件夹按照彩虹的颜色依次排开,红色在上,粉色在下,橙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紫色被夹在中间。书桌左侧,我的字典压在数学书上,铅笔盒放在字典上。塑料铅笔盒里,我还想办法把橡皮放在一个角落,涂改液放在另一个角落,然后把剩下的钢笔和铅笔按顺序排好。我甚至还夸张到把盒子里的24根彩色铅笔按照颜色顺序排列整齐。

    每当老师让我们收拾书桌,我都会直挺挺地坐好,看着我的朋友们吃苦头。什么皱巴巴的纸条啦,吃完三明治剩下的塑料袋啦,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啦,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掉得满地都是。教室里满是高声的牢骚和沉重的叹息。我的朋友们每拿出一样东西,就会发现还得找地方安置它们。一到这种时候,我都暗自希望他们能来找我帮忙,我敢肯定,只要他们开口,我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跑过去。

    只要是我自己的东西,我都会让它们整整齐齐的。我用过的更衣柜、开过的车、住过的公寓、包好放起来的盒子,就连我每天在用的钱包和手提包都是如此。你要是有机会看看我用过的东西,就会发现它们井然有序,直到一切都变了。

     

    2014年春天开始,我变得丢三落四。我的绿色背心成了第一件不知所终的东西。那是我唯一的一件绿色背心,我的五斗橱一共三层,我总会把它放在第二层右手边的位置上。一天早晨,我打开抽屉,却没有看到它,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我从其他的背心中翻找,从一摞摞T恤中翻找,而后又打开另外两个抽屉找来找去,结果遍寻不获。它没在衣柜里,没在脏衣篮里,没在洗衣机和烘干机里。它就这样消失,永远也找不到了,一定是被哪只怪兽吞掉了,那家伙还经常跑来偷我的袜子。

    从那之后,我似乎总也找不到需要的东西。我发誓,新牙膏就放在洗手间的洗手池下,和其他的洗漱用品放在同一个收纳盒里;我虽然不喜欢那件粉色浴袍,却还一直留着它,因为我知道我的黑色浴袍该换了;还有开罐器,我一个人住,只有一个器皿抽屉,里面只有一个开罐器,可那玩意儿为什么没在里面呢?

    我到处寻找需要的东西,却翻出了一堆没用的玩意儿。我掉了13.6千克的肉,原来的五件黑色背心已经大得没法儿穿了。我囤的乳液和沐浴露还没用完,却还在不停地添置新货。住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穆迪港,我压根儿用不到夏天的薄衫和冬天的厚衣服,要知道,这里可是加拿大气候最温和的地方。可身在债台高筑的日子里,我其中的一张信用卡却都花在了这些压根儿穿不着的衣服上,我的一些衣服甚至到现在还挂着标签。

    债务和凌乱的共同之处在于,只要你任由它堆积成山,就很难看清周围的路。一连几个月,我都不去想欠了多少钱,只会撕开信用卡账单信封的一角,看一下最低还款金额。我的小聪明耍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扫见剩余可用额度,才发现只能再花几百元了。这道计算题再简单不过。我给自己挖了个坑,一个深不见底的坑,我得咬紧牙关闯出去。

    我凌乱的状况不算很糟。一进家门,屋里还像往常一样井井有条。毛巾叠放整齐,衣服按顺序挂着,每双鞋都摆在一起。就连我的书也摆得整整齐齐,有的按照体裁——小说、回忆录、商业书籍、个人理财,有的按照大小(有时也会按照颜色)。同样,问题是我很少会用到它们。只要经过它们旁边,瞥见它们,我就会想到这个问题。

    2013年,我一连搬了五次家后,才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每一次,我都得从衣柜里拽出一个个箱子,把它们搬到车上、载它们去新的住处,再把它们搬进屋、放进新的衣柜——甚至压根儿都没有去看一眼里面装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不幸让这情形重复了五次:一次,我出了车祸,待在一楼的家里养伤,有个人想尽办法要闯进来,我觉得住在那儿太危险了;还有一次,我搬去和一个老朋友合租,五天后,这个新室友却告诉我她要去另外一座城市。这一年可真不好过。

    最后一次,我搬到了穆迪港的这间公寓,那时正好是2013年的九月。我搬来前,只到过穆迪港两次,却立刻爱上了这里。穆迪港远离喧闹的温哥华,让人有种置身小镇的惬意,它环绕布拉德内湾,因此大海触手可及。我把桌子摆在落地窗前,刚好能够眺望远处的树木和山峰。朋友们总说,我似乎住进了《暮光之城》的画面里。的确很像,因为那个系列的电影大都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拍摄的,还有几场刚好是在穆迪港取的景。


展开
目录

序言

1 七月:列清单

2 八月:改变日常习惯

3 九月:告别购物疗法

4 十月:成长与分离

5 十一月:失忆与苏醒 

6 十二月:培养新习惯

7 一月:改写规则

8 二月:释放未来 

9 三月:初见曙光

10 四月:策划出路

11 五月: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12 六月:整理行装再出发

后记 

致读者 

资料 

社团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