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长期以来,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进行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过垦过牧,造成土地质量和生产力下降,导致草地退化、土壤沙化。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2%(顾仲阳等,2021),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1 草地建设与草牧业
1.1.1 草地建设与食品安全
1. 国际上的食品安全概念
197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从食物数量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角度,**次提出了“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安全”的含义包括几个大的方面:从数量的角度,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从质量的角度,要求食物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从发展的角度,要求食物的获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了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3%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400kg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达到本年度粮食消费的18%,以保证必需的粮食供应量。一个国家粮食库存系数低于17%为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低于14%为粮食处于紧急状态。
我国普遍采用“粮食安全”概念。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基于解决温饱问题,一直将粮食安全问题视为确保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以粮为纲”的观念由来已久,粮食在食品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国传统的食物观就是以粮食安全替代食品安全,以粮食供求讨论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粮食”指谷物、豆类和薯类,而实际上的“食物”内涵要比“粮食”宽泛得多。FAO统计的“食物”包括谷物类、块根和块茎作物类、油料作物类(包括豆类)、蔬菜和瓜类、糖料作物类、水果和浆果类、家畜和家禽类、水产品类,共有8大类100多种食物。国际上“食品安全”概念是保障基本食物消费,保障食品安全的粮食数量,比我国的“粮食安全”概念更能反映人们的食物营养实际状况。
2. 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一直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估计,2021年全世界粮食产量为28.0亿t,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已达8.28亿。联合国一直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就世界粮食有可能出现的“永久性粮食危机”发出警告,粮食危机是一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输不起的战争”。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人口规模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及全球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还没有快速持久性治理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未消除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粮食短缺、供需紧张的现象还会持续下去。国际社会应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将有更多的人陷入粮食困境。
我国是世界粮食头号消费大国,旧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缺粮始终是旧中国一大难题(唐正芒,2021)。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几十年时间实现了从半饥馑状态到吃饱饭;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从“吃饱饭”向“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已实现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1.13亿t增加到2020年6.69亿t,增加了近5倍,粮食产量占世界粮食产量的比重由1949年的17%上升到2020年的25%左右(国家统计局,2021)。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6亿t,连续多年稳定在6亿t以上(图1.1)。20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单产很低,多年徘徊在100kg/亩(1亩≈666.67m2),2020年粮食单产达382kg/亩,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图1.1 1950~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
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8.9kg,1980~20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00~400kg浮动(图1.2),超过国际公认的248kg*低安全标准。目前,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70kg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kg粮食安全线。国家粮食储备充裕,粮食库存30%以上,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粮食安全警戒线。
图1.2 1950~202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我国食物生产能力基本满足需要,保证城乡居民消费食物的多样化和优质化。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t,产**类7759万t,禽蛋3309万t,牛奶3201万t,水果2.74亿t,蔬菜7.21亿t,水产品6480万t(国家统计局,2020)。2020年,这些产品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满足14亿人肉奶蛋、果蔬、茶糖等农产品的需求(国家统计局,2021),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资源、世界6%的水资源,生产出世界近25%的粮食,成功养活全球约22%的人口,创造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奇迹”。
我国食品安全仍然存在供求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进口调剂余缺。目前,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的口粮充裕,谷物饲料偏紧,玉米存在产需缺口,大豆自给率不足20%,以油料、植物蛋白为主的大豆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居民肉奶蛋的消费不断增长,需要大量进口大豆以满足植物油和蛋白质消费需求,逐渐形成了我国植物蛋白和食用油依赖进口大豆的格局。据**总署数据,2020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4262.1万t,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032.7万t,*次突破1亿t大关。202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指出,“十四五”(2021~2025年)期末,我国可能产生1.3亿t粮食缺口。我国粮食缺口主要是国内大豆产能有限造成的,90%以上大豆需要进口,其次是玉米产需缺口,也需要大量进口饲草,饲养更多的猪、牛、鸡等动物。适度进口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食品安全水平。
3. 食物消费结构变化
1)人均粮食消费量呈下降态势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人们膳食中动物性食物即肉奶蛋需要比例逐年提高,人均口粮消费随人口增长缓慢而趋于稳定,并开始逐年下降,饲料粮占粮食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据“国家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测算,2030 年我国人均饲料粮消费量将增长至322kg,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为58.5%,2030年人均口粮消费量为140kg。为满足小康生活的新需求,到2030年,我国的饲料粮消费需求量将达到口粮的2倍以上。
2)肉奶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人均肉类的消费量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20世纪60年代,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5kg,1978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8.9kg,20世纪末人均消费量上升至20kg,2020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47.4kg,到2030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将增长至90kg左右。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t,其中猪肉产量4113万t,牛肉产量672万t,羊肉产量492万t,禽肉产量2361万t,禽蛋产量3468万t,牛奶产量3440万t。2018年,全国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为8654.4万t、3096.3万t和3148.6万t。肉类和禽蛋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全国有70%以上的人口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我国消费了全世界近1/3的肉类,包括全世界1/2的猪肉。我国作为世界猪肉消费**大国,饲料粮需求快速增长,产需缺口扩大。
3)畜牧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饲养着全世界1/2的猪、1/3的家禽、1/5的羊、1/11的牛,畜牧业生产规模居世界前列。2018年,全国生猪出栏6.94亿头,牛出栏4397万头,羊出栏3.1亿只(国家统计局,2018)。未来饲料粮消费量将占粮食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饲料粮供应缺口越来越大,未来的粮食问题是饲料粮短缺问题。
4)我国养殖业结构与饲料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以高耗粮的猪禽为主,草食性牲畜和反刍牲畜占比较低。2020年我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54%,牛羊肉产量只占15%。欧美发达国家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上。传统饲养的猪牛羊等家畜饲喂的优质饲草料短缺,因此应发展草地畜牧业,稳定解决14亿人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提升后的食物问题。
4. 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1)保障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设定粮食谷物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90%的自给率。我国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未来我国粮食生产长期面临耕地和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压力。我国人口数量刚性增长,2021年已达14.13亿,之后会缓慢下降,在2050年前不会少于12亿。现有耕地总面积为20.35亿亩,但适宜稳定利用的只有18亿亩,人均只有1.3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很多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用水量每年缺口达300亿m3,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
2)树立大食物观,立足国内确保口粮和饲料粮绝对安全
保障食品安全*先应在保障口粮安全的同时,加快发展粮草结合型草地农业。任继周院士等(2016)提出发展草地农业的观念,通过发展草地农业解决传统农业结构性问题。发展草地农业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一个有效模式,发展粮草结合型草牧业,草业与粮食生产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积极推进作用,用大食物观来确保食品安全。转变传统农业中重农轻牧、重粮轻草观念,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产业体系。
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种植结构,要转变发展方式,引草入田,实行草田轮作,建立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加快发展草业和草地畜牧业,解决畜牧业对饲料粮的过度依赖,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和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发展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对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调整农业和畜牧业的结构,发展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减轻饲料粮压力。从饲料资源结构和畜产品结构方面,需要增加草食性牲畜和反刍动物比例。草食性牲畜和反刍牲畜的谷物饲喂转化效率较生猪和家禽低,可以利用人类不能利用的饲草,降低对粮食的消耗。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如牛、羊、兔等,会增加优质牧草需求量,通过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带动天然草原改良、人工牧草种植、草产品加工、牧草种子生产等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决定了食物生产与消费之间一直存在着结构失衡的矛盾,应从大食物角度考虑我国14亿人口的食品安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建立开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应在全国国土资源禀赋背景下,把动物性食物纳入食品安全体系之中,利用能生产食物的区域,在我国草原地区、农牧交错带及广大农区,合理利用林草地资源,选择适宜土地建设人工草地,加强天然草场保护和合理利用,解决牲畜饲草料不足的问题,从根本与长远上满足国民的食物需求,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1.1.2 草地发展现状
草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人类祖先走出森林,走进草原,随水而迁,随草而居,猎兽而生,取物而存,草原成为人类赖以生存、进化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洪绂曾,2011)。世界陆地总面积约149亿hm2,其中永久性草地32.34亿hm2,占陆地总面积21.70%,亚洲草地面积*大,为10.80亿hm2,占世界草地面积34.72%。从专业的角度解释,草原是以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植被覆盖的土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来看,草原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草原与草地在农业领域中为同义词,两者因语境不同可交互使用(任继周等,2016)。一般来说,人工草地面积和生产力水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