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岭南新语书系:我是台山人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9126156
  • 作      者:
    刘荒田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台山人,1980年移民美国。此书收入他在中年后期至老年以台山及台山人为对象的散文。书稿既描写了作者度过32年(出国移民前)的“境内的台山”的故乡人物及风景,亦叙述在“海外的台山”(出国移民后)生活了41年的各色人物与遭遇,文字并非单纯、表面的怀旧,而是力求视角出新、手法出新,描述了作者拥有两种“人生”的经历,展示其穿梭于两种文化、两种语境中的体验和反省。

展开
作者简介

刘荒田,1948年生,原籍广东台山,1980年移居美国。早期专注诗歌创作,出版诗集4种,并在海峡两岸获诗歌奖4次。90年代中期起改写散文随笔。已出版散文随笔集29种。其中的《刘荒田美国笔记》于2009年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曾荣获“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江天俯仰独扶藜
   ——记杰出诗人程坚甫
   一
   洗布山在我的家乡并没有特别之处,连闻名海内外的碉楼也没一座。却因为出了写旧体诗的程坚甫,近年渐渐为人所知。
   洗布山在台城郊区。2005年11月初,秋的末尾,本该天高云淡,可是,白天被铅一般的云团遮盖,天空成了一床严严密密的雪被。太阳隔着“雪被”照着,浅淡的光线,软软的小风,带着阴骘的热度,并没有丝毫秋的萧散和干爽。
   一行三人——邑中年过八旬的著名诗人陈中美先生,我,还有一位中年女士,名叫惠群,到了洗布山村口的牌楼前。牌楼髹了新漆,又堂皇又琐碎,配上歌舞升平的一对楹联,更显出土财主的本色。我眯眼四望,面对的柏油公路,成排的柠檬桉,以及老屋檐下灰头土脸的绣球花,是陌生的,但牌楼后的民俗风景是熟稔的——一个北方人模样的货郎,在石油气炉灶上制“箩底糍”,还有爆米花的、卖串烧牛肉的、搓棉花糖的,散布在四近禾塘(粤语,禾场)的角落,各自围上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学生。狗在无所事事地跑,叫,把巷子口的鸡群撵得咯咯乱飞,蹦出几根鸡毛。我儿时,即距今近五十年前,在冬闲的晴天,这样的景致常常见到,放到“秋老虎”肆虐的今天却不伦不类。不过,在锅里用乌黑砂子炒糖醋栗子,这种从外地传入的小食档,那时倒是没有的。
   洗布山,和家乡所见的一些村子一般,外观上与无可救药的颓败并立的,是勉为其难的华丽。肮脏颓旧的老屋,和耍花架子的新房,毫无章法地挤在一起。模仿西班牙别墅的小楼,外墙批荡漆上抢眼的朱红,淹没芭蕉树萎靡的巨叶,村前横着一道道排污水的明渠,黑得发亮。和摊档相隔30米的一处禾塘,坐满了女性。五光十色的衣服,唧唧喳喳的,活像鸟投林,似乎在玩扑克牌。侨乡人特有的闲散,大咧咧地堆在阳光里,人的头顶隐隐冒着热气。
   因为惠群早已用电话联系好,一位中年男人在村口迎接我们。来人瘦高个子,五十来岁,老有点心不在焉,努力打起精神和客人应酬,使场面带上例行公事的味道,但还算尽责。惠群悄悄告诉我,他叫仲平,是程坚甫的侄子。程坚甫无后,哥哥有两个儿子,仲平是长子,次子康平过继给程坚甫。康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移民潮中去了美国,偶尔汇钱回来接济老人。
   仲平把我们领进程坚甫的故居。诗人原先住的仅是青砖老屋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属于他胞兄的后人,即仲平和康平兄弟两家。老夫妻去世后,仲平把旧宅拆平,建了一栋洋气的房子。说它洋气,是因为所有墙壁嵌上粉红的瓷砖,教人一进来就发腻的温热恰似屋外的秋阳。鞋底也老像要打滑。仲平请我们落座,三人拘谨地坐在因家具太少而显得空洞的客厅,我开玩笑说,这里大得可以开武馆。惠群在屋里徘徊,眉眼低垂,步履沉重。我尾随她,像个笨拙的侦探。
   惠群走到厢房门旁,指着用白瓷砖铺的矮灶说,老诗人生前,灶台也在这地方。砖裂的裂,泥灰掉的掉,天花板和四壁给熏得黑糊糊的。烟囱经年没清扫灰垢,有一年堵死了,烟全往屋里冒,邻居以为闹火灾。她转身进了卧室,指着一个角落说,老两口的床在这儿,蚊帐上落了无数补丁,棉纱的经纬几乎看不到。冬天就一张掉絮的棉被。临离开时,惠群还说,老两口有个卧室还是后来的事,康平一家出国前,一家四口人占这边厢房,老人家只好睡在“厅底”(厅堂),她指了指铺上瓷砖的一个小角落。“他啊,反正行李家具没几件,两手一提就搬过去……”言下不胜凄然。
   P6-8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编  境内的台山
 江天俯仰独扶藜——记杰出诗人程坚甫
 我在菜地前下跪
 “去村”记
 怎样走进另一些冬天
 荒年琐记(二则)
 我的碉楼
 眉公外传
 严冬的乡村小店
 老还乡(二题)
 花尾渡上爷孙
 悄立市桥
 独饮茶
 乡愁的终端
下编  海外的台山
 衣锦还乡记
 落叶归根记
 向后代播种乡愁
 在“养家银”的两端
 唐人街的女乡亲
 一张讣告
 中餐馆的电话铃
 朱老板这辈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