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藏》研究(第二辑)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90470
  • 作      者:
    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精彩书摘
弘扬五四传统 推进《马藏》编纂
  邱水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举办《马藏》首发仪式,这对于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及加强对五四运动精神的研究,意义都十分重要。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早、*大的发祥地。我们党主要创始人和进步人士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北京大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北京大学也是中国首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先河的大学。这是北京大学的骄傲,也是北京大学奋发前行的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伟大的事业需要科学思想和先进理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思想理论,它照亮了人类按照历史规律和寻求解放的道路,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多年来,北京大学一以贯之地坚持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历史传统,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改革开放之后,1992年,全国高校第一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办于北京大学。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批准首批建设十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院(中心),北京大学名列其中。近年来,北京大学通过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致力于建设具有北大气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平台,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
  在这些工作当中,《马藏》的编纂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工程。北京大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担当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在今天,把以马克思主义发展有关的文献集大成的编纂汇集到一起,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派和话语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北京大学在新时代的重要学术使命。为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精心谋划筹备,于2015年启动了《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成立了《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加以推进,努力反映当前*高的学术水平。4 年来,这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的过程中,视察了《马藏》编纂的情况,仔细审阅了《马藏》的样书,并强调这项工作很有意义,给《马藏》工程以极大肯定,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在北京大学的牵头下,经过国内外优秀学者的共同努力,《马藏》在2019年5月4日举行首发仪式。在编纂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马藏》工程具有许多方面的突出作用。
  第一,《马藏》的编纂有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引领。《马藏》编纂工作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马藏》文献涵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话语权,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马藏》的编纂能够深化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4 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领域开展研究,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讲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展开
目录
目录
弘扬五四传统 推进《马藏》编纂 邱水平 1
《马藏》:一项马克思主义学术领域的重大工程 于鸿君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启程与思想取向 顾海良 8
互文性视角下的日本社会主义著作论析 孙代尧 裴植 27
从纂译到译纂——以《近世社会主义》为例看马克思学说
在中日两国的早期传播 刘庆霖 43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过程中译者的角色转化 汪 越 63
文本选择与思想传播中的“通变” 孙 超 84
“译者曰”文本体例与早期社会主义传播的思想取向 王倩 99
汉语“马克思主义”的词汇由来与意义演进 庄泽晞 114
希曼译《俄国共产党党纲》及其评价 仝 华 130
墨耕译《国际劳动运动中之重要时事问题》研究 岳从欣 149
成则人译《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研究 丁小丽 161
恽代英译《阶级争斗》评介 李良明 173
《马藏》文献的搜集与文本的选取 巩梅 186
《马藏》第二部前两卷主要篇目介绍 王保贤 19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暨《马藏》首发仪式综述 223
编后记 22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