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25710
  • 作      者:
    李红岩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红岩,1963年6月生,天津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二级研究员。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编辑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中国阐释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编辑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选专家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主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主编,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2000年至2002年,在德国美因茨欧洲历史研究所、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做访问学者。又曾在海外二十多个国家访学交流。主要研究阐释学、史学理论、中国思想史、史学史。在《历史研究》《文史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二百余篇。出版《中国近代史学史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钱锺书与近代学人》等专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出版编辑特别奖”,第4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6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
一 “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先导
二 “解释世界”具有不同的“方式”
三 结语
第二章 阐释·诠释·解释·说明
一 关于“阐释”
二 关于“诠释”
三 关于“解释”
四 关于“说明”
五 关系与意义
六 从赫耳墨斯到阐释学
七 “阐释”概念的统摄性
八 概念结构的下降与上升
第三章 Hermeneutik的汉语译名
一 “学科”的涵义
二 “阐释学”的词义变化
三 “阐释学”与学术史的关系
四 钱锺书论“阐释循环”
五 张江的“阐诠学”概念
六 伽达默尔论“再现”
第四章 闸释行为的生成
一 关于“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
二 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跳跃性
三 神话的史学素地隐喻
四 工具对人类精神的标识性
第五章 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
一 由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行为
二 “观看”的意义
三 “观象于天”的意蕴
四 “观看”的认识论意涵
五 圆形思维与认知体系的编织
第六章 从语言起源到文本出现
一 语言的起源
二 从说话到命题陈述
三 关于“鸣而施命谓之名”
四 从文字发明到形成文本
第七章 巫师、巫术与居间说话
一 巫师与巫术的性质
二 诗性与符号的生命意义
三 中华“学问宗教之根本”
四 与人世相对的鬼神世界
五 艺术与学术之祖
六 结语
第八章 阐释的公共性与原初性
一 对阐释公共性的基本理解
二 阐释公共性的原初形态
三 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奠基四结语
第儿章 “绝地天通”与人类传话活动的肇始
一 从《吕刑》到观射父
二 《吕刑》故事的完整化
三 民神杂糅所标识的宗教原初形态
四 从与神生子到政教更化
第十章 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一 哲学阐释学的两条进路
二 汉字表意性的阐释学指向
三 《春秋》学为古典阐释学立法
第十一章 关于“读书必先识字”
一 社会分工与西方古典学的演变
二 “读书必先识字”的意蕴
三 汉字文化特质的独特标识
第十二章 历史学的原生形态与质文递变
一 “历史”与“史学”
二 “史”与“事”
三 以“诗”记“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