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元祐大时代——从庙堂博弈看北宋转衰之路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4150124
  • 作      者:
    祁新龙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祁新龙,甘肃陇南人,历史学者,作家。主要从事宋史、先秦史研究。出版有《宣和四年》《景德元年》《建隆元年》《王旦传》《天下一人:宋徽宗传》《我的故乡在湫山》《北关纪事》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楔子

宋元丰八年(1085)正月,首都汴京到处呈现出一派新年的热闹氛围。街市行人如织,四野如市。放眼望去,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都市的繁华吸引着市民的眼球,“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踊路,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东京梦华录·卷六》。。忙碌了一年的开封人,放下一身疲惫,沉浸在新年的节日中,享受着少有的清闲、恬淡、舒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很多人投入这项娱乐中。

不过,这种新年的氛围并未蔓延至皇宫深处。正月初一,按照惯例,群臣要先贺正旦,然后宋神宗给群臣赏赐财物,新年才算正式开启。但这一年的正月初一,群臣没有上早朝贺正旦,因为神宗病了。其实,神宗非新疾,而是已沉痼数年。病因是几年前宋夏永乐城之战。当时宋军战败,数万宋军、十数万民夫丧命。那是宋朝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败绩。高梁河之战、澶渊之战、三川口和好水川之战都无法与那次大屠杀相比较。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神宗就病了。强烈的自责,让神宗数年不能释怀,最终酿成大病。元丰七年(1084)秋宴,神宗招待群臣、诸王。起初大家都觉得现场氛围和谐,君臣同乐。然而,酒过三巡,当众人再看神宗时,惊奇地发现神宗端着酒杯的手僵在半空,酒洒到了龙袍上,“手弱觞侧,余酒沾污御袍”《老学庵笔记·卷七》。。皇帝似乎中风了。

也就是从此时起,神宗身体每况愈下。到第二年春节,神宗病危。国家只能暂时由三省、枢密院宰执坐镇。不久,有内侍官传来消息:皇帝的病更加严重了,“春正月戊戌,上寝疾”《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一》。。三省、枢密院长官急于弄清楚皇帝的病情。于是,当天下午他们进宫问安。

神宗的病情很严重,但精气神还在。这是三省、枢密院长官的直觉。他们只是问候了一声,不愿意多打扰被病魔折磨的君上。不过,宰执们依然很担忧,他们祈求神宗安康,同时也在心底做着最坏打算。次日,他们再次进宫问安,并打算在大庆殿设消灾祈福道场七昼夜,为皇帝祈福。宰执们向神宗征求意见,此时,神宗已无法说话,只能用点头或摇头表示肯定与否。宰执们目睹皇帝病重,不敢回家,留宿宫中。

即便做了这些,神宗的病依然毫无转好迹象。宰执们商议后,决定实施大赦,让上天切实感应到朝廷的诚心。他们向危病中的神宗请示,神宗点头示意可以大赦。正月初九,一道大赦天下的诏书传遍朝野内外。举国上下都希望神宗可以好转,毕竟他才三十多岁,正是干事创业的年纪。此后,大臣们在景灵宫诚心祈祷,并设坛祭祀,向天地、宗庙、社稷祈祷,为神宗安康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上苍似乎还垂怜着这位君主,一连串的举措下来,神宗身体有所好转。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还亲自处理了一些政务。比如,御辇院上疏,请给皇太后配备仪卫队,神宗同意了。神宗还打算开科取士,让户部侍郎李定权知贡举。《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一》。

皇帝看起来好多了,群臣在庆幸之余,依然不愿让他过多操劳。目前神宗的身体健康胜过一切。正月二十四,神宗病情忽然加重,再次卧榻。三省、枢密院长官搞不清皇帝病情明明已好转为何又莫名加重。当他们进宫看望时,神宗才透露了个中缘由。原来,由于近日身体好转,卧床多日的神宗振奋之余,在皇宫里进行锻炼。可能还出了一身汗。做完运动的神宗却忽略了一个因素:当时是三九天气,出汗了就要保暖。于是,神宗再次着凉。

宰执们暗暗觉得情况不妙,他们一边操持国事,一边与皇帝商议政事。宰相王珪隔三岔五就进宫请安,也向神宗征求政事意见。神宗尽管卧病榻上,但毫无放松理政的意思。他还颁布了一条命令:“非召赴阙者,有奏陈事,权令进入,并至视事依旧。”《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一》。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这得是多么要强的一位帝王啊!

不过,这种要强也加速了他的病情。朝中的御医已无法减轻神宗的病痛,朝廷不得不向民间求助,“诏河南、大名、颍昌府,郓、青、扬、邓州守臣访诸通医术者,乘驿赴阙”。

群臣不再叨扰皇帝,希望他能安心养病。然而,偏偏这时候又发生了几件事,扰乱了神宗的心神,进一步加重其病情。第一件事是发生在二月十七日夜里的一场大火。着火的地方是开宝寺旁礼部贡院。火势很大,瞬间蔓延至周围建筑。尽管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并扑灭了火,但损失依然不可估量,更要命的是,在这次火灾中,承议郎韩玉、冀王宫大小学教授兼睦亲广亲宅讲书翟曼、奉议郎陈之方、宣德郎太学博士马希孟等数十人被大火吞噬。神宗听闻此事后,沉寂不语,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场火灾对神宗的健康一定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二件事是二月二十日,神宗年仅七岁的第五女(追封惠国公主)去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一》。这件事对神宗的打击要比火灾更大,谁能忍受在危病中眼见子女病故又无能为力呢?神宗的悲痛不用想都能猜得出来。

神宗的病情急转而下。所有人都清楚,这时候搞打醮、祭祀等已是尽人事听天命了。皇帝不可能再恢复如初。宰相王珪建议,尽早立储,并由皇太后权同听政。等到神宗康复后,一切一如既往。神宗答应了首相所请。得到许可后,王珪马不停蹄去请示高太后,向高太后陈述了自己与皇帝的计划。但高太后似乎不太愿意接受。王珪不得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三恳求,高太后这才答应了宰相所请。《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一》。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做这些都是以防万一。朝臣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皇帝驾崩是迟早的事。因此,要在这天到来之前,确定皇位继承人,这样才能稳定朝局、安抚人心。

然而,尽管神宗同意了册立太子之事,但宰执之间意见很难统一。加之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把水搅浑,因此在此事上,朝臣们也形成了不同阵营。

事实上,从神宗得病伊始,朝中的各派势力就已在为自己谋后路了。眼下朝廷大臣有两派——新党(支持变法派)和旧党(反对变法派)。这两派都在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按理说,即便神宗去世,继任者也不能随意更改神宗之前的路线,这是尽孝。可谁又能保证这一点呢?若继任者不愿意沿着神宗制定的路线走,重用旧党,宋朝会不会变成另外一副样子呢?而一旦旧党得势,新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际遇呢?因此,在无法预料的情况下,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做两手准备,以应对未来朝局的变化。

最先出动的是以蔡确为首的新党。他担忧神宗为调和新旧党争,在弥留之际起用吕公著、司马光等旧党人,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相位。于是,蔡确决定先下手为强。

在实施计划前,蔡确找到了一个既是帮手也是同谋的邢恕。计划由邢恕出面操作,蔡确做幕后推手。

邢恕此人,出身并不显贵,但他很有能力,文章写得好,喜欢借古喻今,谈论国家大事。史称他“博贯经籍,能文章,喜功名,论古今成败事,有战国纵横气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一》。。然而,邢恕此人虽有能力,但为人狡诈钻营,以利益最大化为毕生追求。起初得到王安石赏识,后来王安石发现其人品行不佳,就把他外放了。吴充任宰相期间,邢恕由此得到朝廷重用。此后,蔡确看到神宗喜欢邢恕,就大力举荐,邢恕由此得到晋升,邢恕与蔡确之间便建立起某种“关系”。即便如此,邢恕也没闲着,他到处结交达官显贵,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往上爬。

现在机会来了,蔡确要在神宗病危之际做一件大事。蔡确秘密会见邢恕,并向邢恕全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原来,蔡确料到神宗很难挨过这个春天,因此他想拥立新皇,为自己捞取更多政治资本。不得不说,这的确不失为高明之计谋。放在任何朝代,拥立之功都大于一切。新皇即位,必将重用拥立之人。不过,此前首相王珪已征得神宗同意,择日册立皇太子。难道蔡确不知道这件事?他当然知道。可若拥立太子之事由王珪主导,拥立之功必然归于王珪,就与他蔡确没多大关系了。蔡确自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蔡确想另立储君。因为此时,储君还未最终确定。只要他先下手为强,未来还是他的时代。显然,王珪主张拥立的六皇子延安郡王赵佣不是合适人选,绝不能将首功拱手让于王珪。这时候,亟须另外物色一个储君人选,这样主动权才能重新回到蔡确手中。

蔡确打算立雍王(赵颢)、曹王(赵)中任何一位为储君,因为宋朝有兄终弟及的先例。这两位王爷均是神宗之弟,都过而立之年,又是高太后的亲儿子,完全有资格充任储君人选。在蔡确、邢恕看来,高太后肯定乐于让她生的儿子继承皇位。他们的依据是,高太后对这两个儿子很是疼爱,一直将他们留在宫中居住。

然而,想要拥立二王其中一位,就得做好规划。若拥立之事一旦泄露,那可是谋逆之罪。蔡确决定派邢恕出面,先疏通各种关系,向二王透露自己的计划,若二王中有人愿意参与此事,整个拥立就成功了一半。再通过运作,最终实现拥立之目的。不过这件事显然不能直接与二王商议,蔡确认为要先试探高家人的态度,只要高家主张拥立二王,其他人也就翻不起多大浪花。而与高家人联络的任务,就交给邢恕了。别看邢恕职位不高,却在多年京官经营中结识了很多人。比如,邢恕与神宗母亲高太后娘家侄子高公绘、高公纪私交甚笃。蔡确和邢恕这次的计划就打算从高公绘、高公纪二人入手,通过与他们建立联盟,进而与高太后结盟,拥立二王之一为储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