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国人眼中的老安庆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052934
  • 出 版 社 :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老安庆,可以说浓缩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起了西方文化界人士的浓厚兴趣。这本以西方人的视角来剖析安庆社会的书,是对安庆历史记录的一个重要补充。书中的很多图片为首次公开出版,不仅真实再现了安庆历史的真实瞬间,也为研究安庆城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各式各样的帆船被扣留在安庆,1861年11月2日天亮的时候,我们就出发了。天气晴朗,气候温和,我们离开了天京(南京)。当我在酣睡中,我突然感觉特别不舒服,接着被舵手的叫声惊醒了。出乎我的意料,我在出发后得知,我们“至少要离开5天”,而不是一天半,在这段时间里,我只带了随身物品。我们不得不一路上与汹涌的潮水搏斗,结果花了3天时间才到达安庆。
对一个新来的人来说,沿岸景色宜人,而当你穿过了那些曾经和平宁静的地方,你就会更加感到愉快。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走得很慢,到了芜湖,差不多6点钟的时候,我们在那里下了锚。天太黑,无法前进。第二天天一亮,我们又出发了。我们无法对那地方有太多的了解。从芜湖开始,风景变得更加美丽,芜湖以外的大部分村庄和城镇,处在大清的控制下,似乎发展得很好,贸易也发展得很快。一些地方在起义军的手中,而另一些地方在大清的手中,比较这两地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完美的对比。一边,人们极端活跃,日常工作热情高涨;另一边,在某种程度上是懒惰的,没有任何趋向改善之路的意图。
起义军在离芜湖不远的一个叫鲁港的地方占据着非常有利的位置;他们的防御工事如棱堡(一种凹多边形堡垒)都修得很好,当我们经过时,负责这些工事的人都在警惕地注视着我们。就在鲁港附近,我们遇到了一支去芜湖的大清舰队;事实上,这支舰队由4支不同的舰队组成,每支舰队都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且都有统一的旗帜。第一个标志是一面白旗,中间有一个黑点;第二个稍有不同,只有一个黑圈;第三个在中间有一个红斑;第四个是黑圈,四个角上有4个小圆点。这些由14根船桨推动的战船,以最快的速度向下游驶去,显然是朝芜湖方向,并打算占领芜湖据点。
离开鲁港后不久,我们听到了大炮的轰鸣声;由于离得太远,我们无法准确辨别它是从哪儿来的,但它似乎是从鲁港那里传来的。
在舰队离开大约半小时以后,我们遇见了一艘孤独的大清舰船,船上的人都拼命地划着桨,他们的目的无疑是要尽快地追上他们的同伴。
那艘船可能已经被鲁港的起义军击中,这可能就是我们所听到的交战声。当我们到达芜湖时,我们期待着观看一场战斗,因为我们知道大清有包围这个地方的意图,但是我们失望了,只好离开。大清在安庆的成功,应该给他们的队伍带来一些勇气,使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比以往表现出更少的犹豫和更大的决心,这样他们就可以逐步恢复自身的力量。这是我们真诚的希望,我们殷切地希望他们能表现出比起义军更优越的一面。
周一早晨,我们像往常一样准时起航,夜幕降临时,我们到达安庆。上文的叙述中,我的目的并不是叙述我们在溯江而上过程中所看到的,总之,我们不得不说,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全新的——拜访两江总督,这使我有机会见到著名的曾国藩,在我看来,这远远胜过欣赏沿途的任何风景。快到达安庆时,我们经过了一艘大清炮艇,它和我们前一天看到的舰队炮艇属于同一等级。
船长喊了一声“拦住他”,小艇很快就向我们靠过来。船一靠岸,就有一个穿蓝纽扣衣服的官吏出现在船舷上,5分钟以后,他就完全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了。这个聪明的人,管辖池州到芜湖这一段,从他身上,我们收集了尽可能多的信息。他非常乐意帮助我们把我们的信交给驻军司令。如果他知道信中的要旨(虽然他竭力想从我这里得到,但我觉得没有义务把这一点告诉他),他也许就会有些犹豫,就会找个借口来推辞。
我们尽可能近地靠岸边安全抛锚,与城门呈一条直线。我们的朋友和我齐心协力地去完成我们的任务。穿蓝纽扣衣服的官员希望把他的船松开,因为他的船员想购买一些东西;但由于很多原因,船还是停在原地比较好。我告诉他,一旦收到回信,他就可以走了。他同意了,我们夸赞他的两三个船员,说他们有机会为整个公司采购。
然而,到城门口时,我们才知道城门是关闭的,这令我们大失所望。我的同伴当时有点暴躁,他想让守城人马上拿出钥匙,但徒劳无功。他怎么劝说守城人也没有用,我并不奇怪,因为他说我们是从南京来的。
我们说这些话,会让曾国藩产生怀疑,使他把大门关到天亮,这样他就可以把四周情况看得很清楚,也可以把事情弄清楚。从城门墙上传来一个声音,询问我们此行的任务、为什么我们在这样不合情理的时间来到这里、为什么我们的重要事务不能在第二天处理。P1-3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亲历(朱涛译)
对安庆的一次半官方访问
华礼门:我在安庆的日子
新奇的安庆
世纪之交的安庆城
安庆西医的起步
百花亭同仁医院开业盛况
露西·卓别林·李:难忘安庆岁月
安庆的口岸与城墙
亲历1911年安庆和平起义
将军与鬼头刀
安庆绣花房
撤离安庆
戴世璜:我在安庆的岁月
初到安庆
抢救巡抚恩铭
安庆的宴席
百花亭同仁医院与护士学校的建立
水手的葬礼
太湖秋操与马炮营起义
同仁医院护士学校基本情况
朱家宝安庆出逃
临时总督李良臣之死
北伐期间的安庆及外籍人员撤离
同仁医院的重生
安庆沦陷
沦陷期间的安庆城
杰出的护理人员
难舍中国
威廉·埃德加·盖洛:古老的都会
环绕城墙的散步
忧伤的朱家宝巡抚
威廉·麦加德:辛亥革命期间的安庆
哈罗德·斯皮克曼:安庆速写
韩仁敦:安庆散记
教育观念的变革
安庆圣保罗高中与培媛女中
安庆司法系统轶事
安徽华洋义赈会轶事
海伦·维罗妮卡:安庆的码头与街道
卜其吉:受追捧的圣保罗中学
格雷琴·梅·费特金:安庆的商业
施爱客:安庆的庙祠及其仪礼
文庙
迎江寺
城隍庙
郭爱理:安庆故事
古老而年轻的安庆
亲如一家的社区
安庆城及其教育
安庆的幼儿园
李通声:我在安庆那些年
安庆的两所教会学校
变革中的安庆城
严奇清与安庆座堂中学
同仁医院的优秀医护人员
第二编 印象(张健初撰)
老城碎片
明代印记
首镜秀
山根倬三镜头中的安庆
甘博与莫理循拍摄的安庆照片
人物照片首秀
《申报》上的摄影信息
圣詹姆斯医院
座堂与座堂中学
同仁医院
圣保罗中学
亚细亚大观·安庆
招商局码头
小南门炮台与义渡局
毕敬士镜头中的大南门
安庆城全景
明信片安庆
百年印记
旧彩时光
绘色宜城
城殇
入侵
街景
建筑
风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