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志性犀利的语言风格、深刻的洞察、投资者的视角,张化桥对商业财经、金融投资经典的解读与点评,带你用1本书的时间升级对商业、投资世界的认知。
2.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当你轻松阅读完63本有用有趣好书的读书笔记,你将收获满满。比如,关于投资,你将了解重要的投资原则和策略;关于企业,你将增进对商业、战略、创业底层逻辑的理解;关于经济与金融,你将拥有观察这个世界的宏观视角;关于生活,你将了解一些如何拥有更高质量生活的建议。
3.作者阅读大量英文原版好书后的读书笔记。读者可以在本书中看到作者对一些尚未出版简体中文版的英文好书的解读,比如《愚者的阴谋:一个真实故事》(Conspiracy of Fools: A True Story)(该书是查理·芒格推荐书籍) 《科技股的价值投资法》(Where the Money Is: Value Investing in the Digital Age)《新能源竞赛中的赢家和输家》(Volt Rush: The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Race to Go Green),让读者可以抢鲜阅读。
4.本书也可以被视为供读者发现好书的珍贵书单。对于感兴趣的图书,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阅读。
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困局
The Holy Grail of Macroeconomics: Lessons From Japan’s Great Recession
中文版书名:《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作者:辜朝明(Richard C. Koo)
这是一本是很有意思的旧书,它是野村证券的辜朝明2009年写的《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讲述1990年以来,日本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并且把这个概念应用到美国的1929至1931年的大萧条,以及今天的世界。
作者说,日本在1990年以前,经济腾飞,人民信心爆棚、负债过高,炒楼、炒股和做生意。但是,当1990年房地产和股市崩盘之后,他们马上发现自己要么是“负资产”,要么并没有很多钱。为了保全身价,大家纷纷减债。不管利率多低,银行多么殷勤,绝不再借,能归还的债务马上归还。这个过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且很多人的“野兽精神”也被打掉了,心有余悸,不敢再随便借钱投资炒这个炒那个的。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没有任何意义。降准降息和巴结借款人等,都没有用。大家一门心思减债。由于企业亏损可以在未来7年用利润抵扣,由于股市、楼市投机的减少,政府税收的减少必然大于GDP的下降幅度。
1990 至 2005 年的 15 年时间里,日本的名义 GDP 累计增长了13%,但是,税收收入却从61万亿日元下降到49万亿日元!
所以,财政赤字一定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各国专家们纷纷出坏主意,建议日本加税,平衡预算。还有很多人建议“结构性改革”。但作者辜先生认为,这些人全是胡说八道!
这时,财政应该更加进取!这个时候不发生赤字,难道经济兴旺的时候发生赤字吗?财政需要进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货币政策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废掉了。(你可以用绳子拉东西,但是不能用绳子推东西。)
辜先生声称,他不是凯恩斯主义者。他只是在发生“资产负债表衰退”时,才建议加大财政的力度,而普通的经济萧条可以用货币政策来解决。
经济上升时,货币在增长,因为信贷有衍生的倍数。但是,在资产价格大跌时,大家为了保全身价,尽量减债,这就发生了“信贷的倍数下降”。如何应对?只有财政支出才可以抵消这种螺旋式下降。
减税的效果不明显,因为,人们会用减税的好处去减债。但是,加税显然不行。
有些政府希望盯住消费物价指数(CPI)来调控经济,结果很失败。比如,1990年日本资产价格崩溃,但是,一直到1993年日本还有通胀。通胀并不代表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没有下跌。人们纷纷减债时,根本不看通胀指标,而是看资产价格。
那1990至2005年的15年,是财政把日本救出来的。很多人反问,财政刺激那么凶,为什么日本经济停顿了15年?但是,如果没有财政刺激,日本经济会出现严重收缩!
关于美国的1929至1931年的大萧条,辜先生的数据也显示,状况跟日本的1990至2005年相似。“信贷的倍数下降”是根本问题。美联储虽然大力扶持,但是,效果不明显。
我本人的看法:现在全世界(包括中国)政府都是负债累累。很多人得出结论,这些债永远无法偿还。多新鲜啦!我看有些国家会用通胀把负债消灭,还有些国家会等到某个时候一笔勾销,或者央行买单,接货。另外,希腊一个小国,经济不振,也没有高科技,它欠下的欧盟各国和IMF的巨债显然只有一笔勾销,大家还在谈判来,谈判去,不是浪费时间吗?中国如果出现资产价格崩盘,真不知道多少人(和企业)会变成“负资产”。我们会不会出现日本的情况?
安然造假的阴谋
Conspiracy of Fools: A True Story
直译书名:《愚者的阴谋:一个真实故事》
作者:库尔特·艾肯沃德(Kurt Eichenwald)
此书讲述美国能源巨头安然(Enron)20世纪90年代的疯狂扩张、做假账及最终的倒闭。书中描述公司内外几十人的嘴脸太生动了。
安然原本是一个业务枯燥的燃气管道公司,主要做批发市场。麦肯锡的高级顾问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加盟并担任首席运营官之后,公司不断开拓新业务,什么时髦就追什么:燃气和电力的批发业务、零售业务、欧洲水务、印度发电厂、拉美公用事业、海底电缆
及宽带等。
它不断并购和融资,给投资银行带来了丰厚的生意。公司财务总监经常以此威逼投资银行裁掉写负面报告的分析师,并为它做一些违法、出格的融资及投资。当年,安达信(Arthur Andersen)既是审计师,又为安然提供咨询,获利甚丰。
在会计报表上,安然不断“创新”,并向审计师施压,有时还直接欺骗审计师。为了报出好业绩,它还创造了一系列的表外企业,隐藏企业的不良资产,并用高价承接公司的烂资产。有些普通合伙人(GP)、有限合伙人(LP)基金形式的地方融资平台并不符合标准。这里面技巧和违法的过程相当复杂,衍生产品的利用也极其大胆。
除了一系列非法活动之外,导致安然倒台的真正原因(和导火线)是长期以来,它用高负债做了一系列亏钱的投资,流动性太紧,终于崩盘。董事会成员全是知名的能人,并无坏意,也勤奋,但是挡不住财务总监安德鲁·费斯托(Andrew Fastow)偷偷地上下其手。
安然究竟错在哪里?
1. 董事们太宏观,也太迷信董事长兼CEO肯恩·雷(Ken Lay)的领袖风采,而又不问细节。CEO太超脱,斯基林也很超脱,又太强调增长、增长!这些人的共同错误是容忍财务总监兼任表外公司的主管,吃里扒外、胆大包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 赚钱不易,持续地赚大钱更不易。安然当年的许多项目、投资都是失败的。
我很感叹的一件事,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在一起工作,不管是内资、外资、大企业、小企业,你的同事想做一件坏事,乍看一下也许并不太出格,你不假思索,表示了认同、容忍,甚至跟进,有时获利不错。但是它就是迈向监狱的第一步,也是千里大堤上的一个蚂蚁窝,此书讲了诸多例子。我回头想了过去三四十年摆在我面前的诸多大大小小的诱惑,掩卷唏嘘。
此书文字美丽,我睡觉之前必然细读一会儿,享受它。我曾给作者写了一封电邮:我本想跳过诸多细节,但是我失败了。我只好回过头来,重读那跳过去的内容。
在内地,审计师、PE投资者、券商与公司高管串通一气做假账,欺骗监管当局和后来的投资者,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本书至少让我们领略了美国的游戏是怎样玩的。安然倒闭之后,审计师安达信公司关门;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均坐牢;几万名员工失业,大量员工还因为持有公司的股票而家破人亡。
序言:必须读有用的书、有趣的书
第一部分 关于投资
最好的两本投资书
踩着舞步去上班
躲开内卷,价值投资者找到了宁静和财富
《商界局外人》令人震撼
张磊的《价值》的价值
给金融科技的警告
“鳄王”的成功原则
疯狂储蓄、买指数基金
一个基金经理的10.5个教训
高增长决定一切
韩国第一银行起死回生的故事
美国垃圾债券的疯狂
投资精英的书也会让人失望
华尔街的风光与糜烂
第二部分 关于企业
科技巨头的商业秘密
Facebook的丑陋统治
如果Facebook没有收购Instagram
网飞“零规则”的致胜秘诀
亚马逊成功的背后
势不可挡亚马逊
微软CEO的同理心
戴尔——世界上最大的初创企业
迪士尼主帅的心胸及手腕
通用电气:透支未来的老板
我执掌通用电气的16年
WeWork的似是而非最迷人
一滴血揭发的连环欺诈
安然造假的阴谋
奥林巴斯二十年的假账曝光
日本汽车行业的惊天大案
在电动汽车的美丽之外
三星兴盛,韩国为何依然落后
谈内地地产交易平台
华住酒店王国的美好时光
企业战略不是喊口号、订目标
创业者如何从零到一
捣乱硅谷的人:彼得·蒂尔
创业的中场检讨
创业在高速成长前的前提
做真实的事,不炒波段
美国的长臂管辖
第三部分 关于经济与金融
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困局
辜朝明创造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日本的经济现状:人口下降何所惧
千疮百孔的经济学
世界为何追捧“美元陷阱”
财赤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银行两面不是人
房子绑架了美国
小银行、小信贷的根本缺陷
区块链?狼来了,狼来了!
人工智能的经济学
音乐平台的经济学
普惠金融不惠及普罗大众
小微企业的贫困陷阱
第四部分 关于生活
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西方人的心灵鸡汤:斯多葛
我们的99个认知错误
性格内向,也有一碗饭吃
控制自言自语,战胜心中的“魔鬼”
幸福不易,开心不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