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赋能+技术创新+连接美好
从潮流到生活 6大切面梳理国货品牌的突围逻辑
为新国货破陈出圈、塑造强势品牌提供方案
《“发际线”经济》
号称“躺平”的年轻人内心其实很卷。
《2019年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有76.2%的消费者会感到焦虑,焦虑主要来自工作、家庭责任、金钱,他们害怕经济下行、家人健康出问题。缓解焦虑的方法除了消费,就只有奋斗。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越过困难的山丘, 登上人生的巅峰。他们矛盾地践行着“倍速” 人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快,不能落后。一边喊着头要秃了,一边告诫自己: 比起秃头, 更可怕的难道不是贫穷吗?所以,要加班,对KPI(关键绩效指标)不能懈怠。当然,发际线也要拯救。
这可以总结为“倍速悖论”:越焦虑越奋斗,越焦虑越消费,越消费越奋斗。或者是:越累越头秃,越秃越觉得时不待我,再不奋斗就要被淘汰,头便越秃。年轻人陷入了自己构建的莫比乌斯环。
当然, 他们也能找到安慰自己的方法。 根据CBNData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我国半数以上的90后有脱发、掉发、视力减弱的困扰。其中只有脱发似乎是可以立刻诊治的。所以,公交站、地铁站等一些人流量大、收费高的广告位上,都排满了植发广告。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数据,中国已经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发际线的困扰,“六人行必有一秃”。确实,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除了脱发。
如今, 解决头发日益稀少的问题几乎成了国民“刚需”。 针对这一现象, 消费市场衍生了不少细分消费需求, 防脱、 固发、 生发、 植发、 假发等“赛道” 应运而生,且近年来加速发展——企业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养固市场规模约50亿元,而中国毛发医疗服务市场2020年的规模为184亿元,2030年将增至1381亿元。但是这个需求仍更多侧重于消费领域,医疗领域的市场需求虽大,但实际市场渗透率却很低。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轻人头发报告》显示,年轻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头发,开始花钱买安慰。其中,62.39%的人选择购买养发产品,48.4%选择改变生活习惯,只有1.6%会选择植发。[1]几十年以来,几代人源源不断的尝试,只是验证了一个“治秃”的共同认识:常常安慰,偶尔治愈。
第一章 倍速时代
消费新趋势
倍速时代:快与慢是个玄学 /003
新国货方案
老金磨方:滋补零食化的新中式表达 /014
第二章 潮流生活是个圈
消费新趋势
潮流生活是个圈:态度永不变 /025
新国货方案
森宝积木:小积木,大情怀 /036
春游计:千年瓷器蝶变记 /050
第三章 一人时代
消费新趋势
一人时代:更“我”一代的选择 /067
新国货方案
德力西电气:有教科书意义的国货 /078
理象国:一场年轻人的冰箱战事 /092
第四章 治愈自己的一万种方式
消费新趋势
治愈自己的一万种方式:健康养生成为消费新增点 /107
新国货方案
植物医生:专注长期主义 /118
C咖:追求“美”的新可能 /127
第五章 爱情72变
消费新趋势
爱情72变:悦己及人,勇敢说爱 /143
新国货方案
冰泉:“口香”成为社交密码 /153
第六章 白日梦想家
消费新趋势
白日梦想家:居家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171
新国货方案
追光:中国家庭的穿梭者 /182
凌博士:科学变美 /195
帝标家居:一把孔雀椅和30年奋斗路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