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学科,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的变量太多、现实情况太复杂,很多结论往往经不起考验,也成不了定理。从方法论来看,经济学中包含了许多数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定理,其结果往往是确定的、严谨的,但是就其对象而言,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行为,而这偏偏就是令人难以捉摸,甚至它的变异还会牵扯到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于是有的大师认为经济学不“科学”,从而不屑于研究,而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它十分玄妙,故而不敢涉猎。但西蒙却热衷于对该领域的研究。本书是西蒙经济学研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这三场讲演中,西蒙首先从贴近现实的人的理性出发,探讨了决策过程中的诸多假设,如有限理性假设与完全理性假设,并由此引申出边际分析与效用 大化等原则。之后,作者将人置于更大的环境——企业与市场中,借由不同学者理论探讨行为人与后两者的关系,包括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凯恩斯的劳工的货币幻觉、新制度理论学派的企业理论等。最后,西蒙聚焦于经济学的“科学”特征,尝试将其运用于真实世界的决策与管理。
本书的作者是赫伯特·A .西蒙,他先后获得图灵奖、诺贝尔经济学、冯·诺依曼奖,成果斐然,在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方面均有建树,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大师”,是真正的“经济学的一座高山”。同时,本书在结构框架上,既提供了统一的演绎思路,也在各个章节的布局上遵循相同的逻辑框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赫伯特·西蒙的思想,如我们有幸聆听到的三场讲演,是如此浩瀚精深,点评者只能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慎重选择各自的评论主题。事实上,试图预测西蒙所引领的数个研究领域将向何处发展未免徒劳。面对如此丰富多元的选择,而且每种选择都同样令人着迷,我很难对此准确排序。不过,我从个人的专业背景出发,将围绕西蒙学术贡献的起点与核心——“企业的性质”以及他的三个讲演来展开我的评论。
像赫伯特·西蒙这样的杰出学者,能在如此多的相关学科均有建树并广受赞誉的人是寥若星辰,甚至可说是绝无仅有。他的工作不仅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而且为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都提供了联系。
赫伯特·西蒙从分析经济组织如何制定决策并观察其行为入手,毕生致力于经济学理论的重建。与新古典经济学家所不同,西蒙对企业理论的创建始于这样的观察:经济在当今世界的运转很大程度乃来自于有组织的决策单位,而非孤立运作的诸多个体。
讲演1 决策中的理性
1.1理性概念的演变
1.2当代选择理论
1.3理性的多元性
1.4历史回顾
1.5理论的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讲演1的讨论
讲演2 组织在经济中的角色
2.1组织与市场
2.2利他主义和组织认同
2.3组织、管理和经济
2.4结论
参考文献
讲演2的讨论
讲演3 经济学的实证根据
3.1理论怎样才算具体?
3.2数据对理论的作用
3.3经济过程的数据来源
3.4在工商企业之外寻找实证数据
3.5企业的决策:案例研究
3.6经济史
3.7“应用”经济学的数据
3.8调查技术
3.9结论
参考文献
讲演3的讨论 4克劳迪奥·德玛特 5马西姆·艾济迪
5.1组织和市场之间的选择
5.2有限理性,协作和学习:从哈耶克到西蒙
5.3组织学习:微观经济学角度
5.4组织学习和机器分工
5.5机会主义和忠诚度:调整的反馈机制
5.6总结:组织内部的良性选择与逆向选择
6 罗伯特·马里斯
7 奥尔多·蒙特萨诺
8 里卡多·维亚莱
8.1西蒙:一位现实主义者和经验论者
8.2有限理性的规范视角:所谓自然主义的谬误
8.3西蒙现实主义的一些空白
8.4理性的大爆炸
9西蒙的回复
9.1我们需要多大程度的改革
9.2经济与经济政策
9.3企业理论
9.4决策与认知理论
9.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