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汇编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8215034
  • 出 版 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精彩书摘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汇编》:
  (六)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2030年前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83%节能要求,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加强节能改造鉴定评估,编制改造专项规划,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居住建筑要应改尽改,改造部分节能水平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地级以上重点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统计分析,逐步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加强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运行调适,提升设备能效,到2030年实现公共建筑机电系统的总体能效在现有水平上提升10%。
  (七)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提升住宅品质,积极发展中小户型普通住宅,限制发展超大户型住宅。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确定住宅朝向、窗墙比和体形系数,降低住宅能耗。合理布局居住生活空间,鼓励大开间、小进深,充分利用日照和自然通风。推行灵活可变的居住空间设计,减少改造或拆除造成的资源浪费。推动新建住宅全装修交付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推行整体卫浴和厨房等模块化部品应用技术,实现部品部件可拆改、可循环使用。提高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水平,提升智能化程度。加强住宅共用部位维护管理,延长住宅使用寿命。(八)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基础设施体系化、智能化、生态绿色化建设和稳定运行,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施30年以上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加强供热管网保温材料更换,推进供热场站、管网智能化改造,到2030年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比2020年下降5个百分点。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建筑连廊或地下通道等配套接驳设施,加大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城市绿色交通出行比例稳步提升。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结合城市特点,充分尊重自然,加强城市设施与原有河流、湖泊等生态本底的有效衔接,因地制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方式,加大雨水蓄滞与利用,到203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45%。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实施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推进管网分区计量,提升供水管网智能化管理水平,力争到203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到2030年全国城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加快推进城市供气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加强城市照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管理,控制过度亮化和光污染,到2030年LED等高效节能灯具使用占比超过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数字化系统。开展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完善城市公园体系,推进中心城区、老城区绿道网络建设,加强立体绿化,提高乡土和本地适生植物应用比例,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9%,城市建成区拥有绿道长度超过1公里/万人。
  (九)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推动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加快智能光伏应用推广。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及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应用,推广空气源等各类电动热泵技术。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到2030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65%。推动开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到2030年电气化比例达到20%。推广热泵热水器、高效电炉灶等替代燃气产品,推动高效直流电器与设备应用。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根据既有能源基础设施和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探索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推动建筑热源端低碳化,综合利用热电联产余热、工业余热、核电余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应用尽用。充分发挥城市热电供热能力,提高城市热电生物质耦合能力。引导寒冷地区达到超低能耗的建筑不再采用市政集中供暖。
  (十)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推广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系列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推广建筑材料工厂化精准加工、精细化管理,到2030年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损耗率比2020年下降20%。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控,到2030年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积极推广节能型施工设备,监控重点设备耗能,对多台同类设备实施群控管理。优先选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标识的建材产品,建立政府工程采购绿色建材机制,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使用木竹建材。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推进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到203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
  ……
展开
目录
政策篇
第一部分 顶层设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第二部分 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三部分 重要支撑保障方案
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地方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