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刘承元博士针对企业如何应对经营压力,实现持续盈利、高效运营而推出的一本企业管理类图书。面对现在企业市场竞争压力重重,本书可谓恰逢其时,对企业如何缔造利润、持续改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书作者被誉为精益管理大师、中国的大野耐一,他所在的3A团队帮助过上千家企业导入精益管理,客户反馈非常好。
Chapter1 利润倍增与方针目标管理
二、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管理方式
(一)什么是目标管理
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的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思想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内企业管理者对目标管理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并希望借此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但是,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目标管理的理解还停留在思想和理念的层面上,缺少具体实施目标管理的方法。在一些没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学者的推动下,目标管理逐步简化、异化为绩效考核……
1.目标管理的起源
目标管理是一种注重业绩、成果的思想,是由企业确定各阶段希望达到的总体目标,再由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努力使之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这样表述目标及目标管理的意义:“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那么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
“一个经理人所能取得的成就,必须来自企业目标的完成,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成就的贡献程度来衡量。”
“组织能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一个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人朝着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地努力,就能够产生相乘的效果,即1×1变成了3倍,甚至4倍。”
在管理实践中,人们有时倾向于对企业中每个岗位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职务描述,并要求员工对所做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考核评价。长期如此,使得很多工作仅仅停留在罗列内容的层面上,而不问“为什么做”;评价时仅仅考察做了什么,而不问“做得如何”,有什么改善和提升。员工工作由于失去了改善提升的动机,变成了一种机械操作、简单重复,其结果是难有改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也难有起色。
在这种背景下,强调动机(为什么做)和绩效(做得好坏)的目标管理应运而生并受到广泛关注。
2.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和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目的是:让员工管自己,变被动为主动。
理论上讲,目标管理做得好的话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通过目标体系明确个人和部门的责、权、利,促进分工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绩效。
◇通过上下沟通,使个人目标、团体目标和企业目标融为一体,既避免了部门本位主义,又能集思广益。
◇通过授权、分权和自我管理,既能提高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又能提高员工素质。
◇通过个人参与制定目标,促使每个人为未来做准备,防止短期行为,有利于个人和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通过上下级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目标,能够客观、公正地考核绩效和实施相应的奖惩,便于对目标进行调整及对目标的实施进行控制。
总之,目标管理既能够提高管理绩效,又能够提高员工素质,增进企业凝聚力。
3.目标管理的不足
目标管理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许多企业或组织在运用目标管理的时候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目标管理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目标管理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缺少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支持,以至于不同企业的目标管理方法大相径庭,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人们更多地把目标管理理解为分解目标、厘清责任的手段,而对目标达成的过程、方法和措施不够关注,不能达成目标管理预期的效果。
更有甚者把目标管理异化为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不仅对目标的实现帮助不大,还可能因为考核的不公平影响管理效率。
CHAPTER1 利润倍增与方针目标管理
案例|怎样做到三年利润增3倍/003
一、自主创新经营与可持续盈利的提升之道/006
(一)企业经营盈利能力分析/006
(二)可持续盈利的两大“法宝”/011
(三)中国企业经营力普遍不足/012
二、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管理方式/014
(一)什么是目标管理/014
(二)方针管理更接近本质/016
(三)经营绩效施工图/020
三、方针目标管理更适合中国企业/025
(一)什么是方针目标管理/025
(二)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与步骤/027
(三)实施方针目标管理的三个条件/029
(四)如何运营方针目标管理 /030
(五)方针目标管理成功导入的四个策略 /036
(六)方针目标管理导入完成后的工作移交 /038
CHAPTER2 企业经营战略的落地
案例|没有战略,终将难以在竞争中生存/043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价值/045
(一)企业战略与经营战略的区别/045
(二)经营战略管理的三大作用/047
(三)经营战略成功的四大要素/049
二、企业经营战略规划/051
(一)SWOT分析法/052
(二)经营战略系统图分析法/054
(三)经营战略规划结果/055
(四)经营战略展开和落地/058
(五)职能需求与组织架构设置/059
(六)部门基本职能定义与授权/061
三、企业经营计划的制订/066
(一)经营计划的必要性/067
(二)经营计划与经营战略的关系/068
(三)低效落后的经营计划模式 /070
(四)如何制订企业经营计划 /073
(五)企业计划和部门计划的关系 /078
(六)部门实施计划书的制订 /079
(七)从实施计划看部门管理水平高低 /082
CHAPTER3 绩效提升机制的运营
案例|管理寓言故事/089
一、部门实施计划技巧/092
(一)把目标和成果等展示出来/092
(二)召集计划实施与成果讲评会/093
(三)目标实施结果报告书/094
(四)述职和质询会/101
二、绩效辅导会议运营技巧/103
(一)方针目标管理中的会议体/103
(二)方针目标说明会/104
(三)方针目标和战略宣讲会/105
(四)部门述职和质询会/107
(五)如何应对述职和质询会上的问题/113
三、绩效提升课题之项目管理/119
(一)导入工业化思维,推进课题改善/119
(二)课题改善中的项目管理/122
CHAPTER4 算盘与利润缔造
案例|某炉具制造企业两年利润增5倍/125
一、我们的经营为什么越来越难/130
(一)挤压经营利润的关键要素/130
(二)如何逆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132
二、如何核算部门利润/134
(一)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134
(二)不同部门或团队间的核算准则/137
三、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核算准则/140
(一)利润中心的利润核算/140
(二)成本中心的利润核算/142
(三)核算战略性支出/144
(四)活用算盘核算法/146
四、利润核算结果运用/147
(一)走出利润核算结果利用的误区/147
(二)如何利用好部门利润核算结果/150
(三)如何计算管理者和员工绩效奖金/151
CHAPTER5 管理指标与绩效改善
案例|某五金小企业两年扭亏为盈/155
一、企业综合绩效目标/158
(一)如何评价制造企业的绩效/158
(二)如何定义企业综合绩效目标/160
(三)企业关键绩效目标群/162
二、企业绩效目标的分解/164
(一)企业绩效目标的分类/164
(二)对上级目标贡献率的计算/167
(三)绩效施工图的制作/169
三、管理指标为什么重要/174
(一)管理指标的重要性/174
(二)过程型和结果型管理指标/176
(三)如何决定重点课题与管理指标/177
(四)容易被忽视的改善类管理指标/179
(五)摒弃粗放式管理模式/180
四、如何正确定义管理指标/182
(一)小故事:听话的猫/182
(二)管理指标设定的三要素/183
(三)客户期望倒推法/184
(四)PQCDSM罗列法/186
(五)定义管理指标的四大误区/188
(六)如何评价管理指标/194
(七)如何定义部门管理目标/197
(八)部分部门管理指标定义案例/200
(九)运用管理指标的技巧/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