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帮助客户成功:世界500强企业使用的解决方案销售实用教程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369174
  • 作      者:
    [美]马汉·卡尔萨,[美]兰迪·伊利格
  • 译      者:
    彭相珍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1.销售领域的经典畅销书。本书第1版出版后,只通过富兰克林柯维和亚马逊网站发行,就已经售出10万多册。第2版出版后至今,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销售类图书畅销榜。

2.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富兰克林柯维“顾问式销售”经典课程——帮助客户成功® 。自本书第1版出版以来,作者和其同事一直与世界上Z成功的公司的数万名销售人员和顾问合作,为数十亿美元销售额的项目提供辅导和咨询,“帮助客户成功”课程已在40多个国家,以9种不同的语言教授。这本新书得益于近十年的严格应用、持续改进和全新的材料。 

3.本书提供了一个实现卓越销售的全新范式和框架,通过聚焦于理解客户真实需求,提供精准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成功,创造双赢。本书的框架、原则和“怎么做”的指导,为创造和保持卓越的销售绩效提供了必要的流程、方法、工具和技能,包括如何开发新客户,跟客户对话、谈判,达成交易等。

4.全球超过40个国家实践证明有效,被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广泛使用。

5.《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倾情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马汉·卡尔萨(Mahan Khalsa)是世界知名的业务拓展和B2B销售专家,富兰克林柯维销售绩效部的创始人,富兰克林柯维合资公司ninety five 5, LLC的创始人和合伙人。 

他的客户包括埃森哲、怡安、EDS、微软、甲骨文以及其他许多公司。马汉是一位备受欢迎的演讲者、作家和商业顾问,他已经帮助众多财富500强公司建立和发展客户,赢得了数十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兰迪·伊利格(Randy Illig)是富兰克林柯维销售绩效部的高级顾问,富兰克林柯维合资公司ninety five 5, LLC首席执行官。 

兰迪在销售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为客户提供培训、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通过使用帮助客户成功销售流程,赢得更多盈利的业务。他曾获得安永年度企业家奖、安永“40岁以下首席执行官”奖,以及安达信战略领导奖。


展开
精彩书摘

● 回答真正的问题 

有时候,客户在演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客户真正想要了解的问题。下面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马汉的一位好朋友——现在是一位伟大的销售培训师——曾经在马汉创办的一家电脑公司里做销售。马汉和这位朋友一起拜访了多个客户,一起学习和成长。这位朋友曾经为一个重要的销售项目奋战了大概6个月,最终,到了向首席执行官和关键决策者做最后演示的时候,在演示结束时,每个人看起来都充满了合作的热情。这时候首席执行官问他:“我很喜欢你给我们展示的东西,你的公司有多大规模?”这位朋友瞬间担忧,怕这家规模庞大的客户认为马汉的公司规模太小,无法执行和支持这样一个大型的安装项目。他绞尽脑汁地想出很多溢美之词,试图让自己的公司听起来规模不小,首席执行官耐心地听完他的回答,然后说: 

“天哪,听起来你们公司的规模的确很大,这太糟糕了。我们刚刚与一家大型计算机公司合作,他们没有重视跟我们的合作。所以,我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们想要与一家能为我们提供最好服务的小型公司合作。但非常感谢你的来访。” 

在这种情况下,首席执行官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你们公司的规模有多大”, 而是“你们能给我们提供好的服务吗”。如果马汉的朋友知道,真正的问题是服务的质量,他完全可以巧妙地回答。但因为不知道真正的问题,他根据自己内心最大的担忧来回答。然而,只要愿意花一点时间,他完全可以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一些可行的回应可以是“我们是一家价值     百万美元的公司,我感觉你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公司的规模对你的决定很重要吗”,或者,“我很乐意谈一谈我们公司的规模,但我感觉你问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马汉的朋友现在会说,“对方提出的问题,永远不是真正的问题”,他可能是在强调这一点。 

客户提出问题是有原因的。有时,这个原因非常明显,但很多时候模糊不清。如果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我们就可能给出错误的回答,这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还会招致客户的厌烦,更糟糕的是,我们可能无意间让客户产生之前并不存在的问题和疑虑。 

人们通过问题来思考,思考是一种问与答的内在对话。你可能会想:“这是真的吗?我是通过问题思考吗?每个人都这样做吗?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吗?我们是否可以不提问就思考呢?”人们经常通过提问来激发思考。如果我们鼓励对方继续,他们可能会沿着自己的思路不断探索;但如果我们用冗长的回答干扰这些思路,可能会导致对方的思路完全脱轨。

在小组的情况下,保持耐心,找出真正的问题尤为重要。小组中的一个人,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开启自己或小组的思考。提问的方式可能是为了让小组成员印象深刻,或者影响小组成员。提问也可能是为了表明对观点的支持。有时客户可能会提出挑衅性的问题,看我们如何回应,或者故意让我们出丑。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我们最好保持冷静,压抑立即回应的冲动,并鼓励对方提供更多信息。 

不幸的是,很少有顾问具备这种自律和冷静。因为我们自小就习惯了有问则必答。当我们成为销售顾问,觉得自己是知道(或应该知道)所有答案的专家时,这种有问必答的模式就变得更加顽固。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挑战不在于你是否知道答案,而是是否知道对方真正想要问什么。 

在我们的工具箱中有一个有用的工具,叫“重新导向”,即用问题来回答问题。这可以是一个高效的沟通工具,也可能会让客户恼火。如果我们以好的意图使用这一技巧,在大多数情况下,客户要么没有注意到,要么不在乎我们重新导向了他们的问题。 

请记住,重新导向是为了: 

● 理解并回答真正的问题。 

● 避免回答错误的问题。 

● 允许客户继续说下去,如果这是他们想做的。 

重新导向的公式:倾听+柔和的陈述+重新导向问题=成功的重新导向 

倾听:如果我们能够仔细聆听客户提问时的措辞,就能知道如何重新导向问题。例如: 

客户:你将如何确保我们与员工的沟通的高度专业性? 

我们:我想到了几件事。首先,为了避免猜测,“高度专业性”对你来说意味着…… 

柔和的陈述:人类大脑基于模式识别来运作。在客户提出一个问题时,预期的模式就是得到回应。如果我们立即用一个问题作为回答,就会打破客户的预期的模式,并可能令对方感到不舒服(问:“这需要花多长时间?”答:“你认为需要花多长时间?”)。如果我们可以以一个陈述来回答,再提问,就能更好契合客户预期的模式。这会令我们不会显得粗鲁、对抗或令人讨厌。 

柔和的陈述的例子可能是: 

● 感谢你的提问…… 

● 嗯,这是一个好问题…… 

● 感谢你提到这一点…… 

● 嗯,我还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 我刚好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 

● 我脑海里浮现出几件事情…… 

● 对此,我绝对能够发表一些意见。但为了避免误解你的意思…… 

客户:你能告诉我你们的方法吗? 

顾问:我很乐意。我可以热情地讲上几个小时。你是否想要我说一些特别的东西? 

简短的回答可以是很好的柔和陈述。例如: 

“是的,我们有。” 

“不,我们没有。” 

“简短的回答是……” 

重新导向问题:关键是在这个回答后提出一个重新导向问题。 

客户:实施一个这样的项目,需要多长时间? 

顾问:通常是3到6个月,你们是否存在一些时间方面的压力或目标,需要我们注意? 

有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是:如果客户两次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这就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问题,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地回答。 

客户:我们如何知道你们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顾问:好吧,让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你们对“最好”的标准是什么? 

客户:我想知道,什么让你们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顾问:我认为,我们做得特别好的是……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觉察和选择。我们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当客户提出一个问题时,我们既可以选择回答,也可以选择重新导向。要培养重新导向的技能(倾听、柔和的陈述、重新导向),这样才能专业地做到这点(让客户注意不到或不在意)。在一次谈话中,我们重新导向的次数可能不多,但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提升客户的思考,回答真正的问题,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引言

第一章关键信念

关键信念1:顾问和客户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 

关键信念2:意图比技巧更重要(技巧仍然重要) 

关键信念3:解决方案本身没有价值 

关键信念4:方法论很重要 

关键信念5:一流的询问先于一流的主张 

第二章 评估:综述 

不要猜测  

遇到黄灯时,减速慢行 

第三章 评估业务需求   

机会审查清单 

构建关于机会的对话 

移开解决方案

找出所有的议题

找出最重要的议题

收集依据和影响

探索背景和制约因素

第四章 评估资源

时间 

人员 

预算 

第五章评估决策

阐明并影响决策过程 

获得与关键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机会 

理解决策的标准 

第六章 达成双赢结果:促成决策的艺术

在做好准备之前,不要演示 

会议计划 —— 通过演示促成决策 

会议目的

关键信念

证据/行动

问题 

黄灯  

后续步骤和议程安排

会议计划的简要回顾

结果 

“好的,让我们合作吧”  

“不,谢谢你” 

不做决定 

第七章 开发新客户 

确定最重要潜在客户:做更少的事情且做得更好 

准备 

接触客户时加入个人色彩: 

不要贸然做陌生接触,找到搭桥的引荐人 

练习 

会前准备奠定成功 

结语  

附录1:概要和快速参考  

附录2:撰写和应用一个意图声明 

附录3:让客户主动给你来电 

致谢 

注释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