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散思维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947298
  • 作      者:
    [日]森博嗣
  • 译      者:
    连菁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每年创作20部推理小说的作家高产的秘诀,运用发散思维,摆脱“常识”束缚;

2.激发灵感,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意;

3.理性思考,避免情绪化判断和决策;

4.高效管理时间,有条不紊推进工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森博嗣,1957年12月7日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日本小说家、推理作家和推理小说研究者。他在名古屋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后来在名古屋大学担任副教授,从事研究工作,在任教同时开始创作推理小说。1996年,他凭借《全部成为F》荣获届“梅菲斯特奖”,并以推理作家身份崭露头角。之后,他出版了《不会笑的数学家》《冰冷密室与博士们》《诗般的杀意》等多部小说,并著有《孤独的价值》《非常识:跳出常识陷阱的100条叛逆真理》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分散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成果的品质

 

 

话虽如此,同时进行好多项任务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截止日期即将到来,必须一鼓作气把工作全部做完的情况。如果想在工作上应用分割时间的方法,那么就要循序渐进,从开始做到结束。因为若是你在一件事上花费太长时间,其他事情就会暂时中断,最后你就无法顺利地进行切换了。

似乎有很多人急急忙忙地做工作,像是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了一样。拿作家来说,有的人只有在临近约定的交稿日期才会开始创作。我知道很多作家会在约定的交稿日期即将到来之际通宵创作。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拖延工作到时间如此紧张的地步。

这么一来,他们就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就会陷入无法在约定日期交稿的窘境。如果是拖延工作影响不大的职业,比如作家,可能不会有这种危机感。但是,在一般的商业活动中,截止日期是合同规定好的,因此一定要遵守。若是迟了就是违约,就要赔付违约金。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一直习惯性地拖到最后时刻才完成工作。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往往会说:“虽然很早就进入了收尾阶段,但因为马上又有了别的工作任务, 或者害怕临时追加要求,所以我只能勉强赶在截止日期完成工作,但这看起来反而还挺顺利的。”还有人说:“倘若早早就收拾好了,我就会觉得闲着没事做。如果是刚好赶在截止日期完成工作的话,我就会感觉自己可以更加努力。”我无法认同他们说的这些话,但我也承认这种做法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换个角度看,有些人按照自己的节奏处理工作,却对周围的人保密说还没有做完,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智慧。不过,我是直来直去的性格,我一般早早写完书稿就早早交稿了。

之前说到“临时追加要求”,意思是在提前完成工作的情况下,对方会仔细检查工作成果然后进行评价,提出一些诸如“我觉得这里再修改一下会更好”的建议。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就选择拖到最后再提交工作成果。

就像刚刚所讲的,留有时间来对工作成果进行审视就意味着你有纵观全局后进行评价的时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付出努力,沉浸在工作状态最终完成了工作任务后,我们会被成就感冲昏头脑,所以此时的大脑是无法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的。只有稍微过段时间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果,我们才能看到一些完成得不是很好的地方。因为大脑冷静下来了,人就变得客观了起来。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因为讨厌冷静审视自己而趁着工作成果刚完成的时候就赶紧提交的情况。

换言之,宽裕的时间是会影响工作成果的品质的。我认为,完成工作以后冷静下来,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果其实是很重要的。因此,作家必须拥有能够客观评价自己作品的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打磨,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成果的品质。

到这里,我想大家能够理解发散思考能够提高工作成果的品质这件事了。换言之,虽然工作的总体时长是一样的,但若是同时进行其他工作,工作过程经历的时间就会变得更长。因为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上,所以常常能够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客观地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最终提高工作成果的品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不专注是一种能力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信息量很大?

身处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该如何应对?

绝对不使用社交网络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够产生灵感?

专注的时候是不会产生灵感的

不要在处理信息时人云亦云、囫囵吞枣

那么,我们该如何是好?

“冷静”是什么?

会察言观色的人在想什么?

所谓专注,就是“机器一样地工作

 

第二章 想对为“无法集中精力在工作上”而烦恼的人说的话

专注并不一定只有好处

作家的脑子里装了什么?

有能让人进入工作状态的“开关”吗?

不要压抑你的干劲

让另外一个自己成为自己的“监督者”

进入能让大脑产生奇思妙想的状态

很多人只会做出“条件反射”

作家接触信息的方法

因为没有储备,所以不会枯竭

调整环境是根本

 

第三章 “发散思考”的好处在哪里?

为什么人们会推崇“专注”?

从人类进化看发散思考的根源

同时做多件事情是可行的

发散思考的优点

克服急躁

齐头并进的合理性

不专注于一部作品

分散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成果的品质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发散思考让人产生客观的观点

 

第四章 思考力是从“分散”和“发散”中产生的

“抽象”和“具体”哪里不一样?

为什么抽象思维很重要?

天才的灵感

文科过分依赖词语表达

对“思考”产生的误解

领导者就是提出问题的人

成功的人不会只关注一件事

研究人员和作家的共通之处

作家的“个性”是如何产生的?

 

第五章  对思考来说,放松是必需的

放松的作用

如何让大脑放松?

对所谓的“常识”持怀疑的态度

“专有名词”的功过

因为语言化,我们失去了什么?

不要急于下结论

 

第六章 想对为“无法专心致志”而烦恼的人说的话

给工作和生活划清界限

如何消除烦恼呢?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呢?

如何认识优越感呢?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

学会与网络共处

人生的目标

 

第七章 我思故我在

“专注”可能抹杀个性

“不需要”人类的时代

束缚自己的人正是自己

改变习惯

我思故我在

 

后记

热衷于教育的母亲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只能二选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