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商隐传:未妨惆怅是清狂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537681
  • 作      者:
    刘敬堂,胡良清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全书以晚唐社会为背景,以李商隐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为主线,以他对坚贞爱情的追求为副线,间以阐释李商隐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运用抒情飘逸的笔调,描写了李商隐风流逸奇和虚负凌云万丈才的不幸遭遇,细腻地演绎了诗人“厄塞当途”、“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穷困落拓、漂泊无着的一生。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敬堂(1937-),笔名崂子,青岛人。1957年毕业于中国第五海校水雷兵科。先后当过水兵、文书、文化教员、海军青岛文艺办公室编辑、文化部文艺助理员、宣传部宣传干事。1988年任湖北省鄂州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鄂州文艺》主编,湖北省作协理事,鄂州市作协主席。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从1957年开始,先后在多家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其中,短篇小说《迷路》获全国短篇文学一等奖;散文《春满鄂城》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著有散文集《海之恋》:短篇小说集《海之心》;中篇小说集《野人之谜》;著有(合著)长篇小说:《愿得一人心,自首不相离——柳如是传》《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传》《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传》《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传》《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传》《吴都遗恨》《谋杀康有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初到汴州,十六岁的少年便结识了富二代温庭筠,官二代令狐绹,还遇到了一位叫柳枝的歌伎。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
1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暮春,一个瘦弱的身影沿着汴河旁边的一条古驿道,正风尘仆仆地朝汴州城走来,他就是从怀州来投师行卷,博取功名的李商隐,字义山,今年刚刚十六岁。
当他赶到汴州北门时,夕阳已经西沉,四垂的暮色已将四周笼罩起来,再晚些时辰,城门便会关闭。于是,他赶紧向前赶了几步,随着进城的人群,匆匆进了汴州城。
进了城之后,李商隐才发现,汴州城不愧是他见过的一座规模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最繁华的古城!此刻,虽然已是西时,但是大街依然车水马龙,数不清的华灯让人眼花缭乱。长街两边,是望不到头的店铺和商肆,有卖绸缎布匹和金银首饰的大店铺,也有茶叶铺、香烛铺、马具铺、药材铺、典当铺和包子店、面饼店、驴肉店、杂货店等小店铺,不少店铺已开始打烊,而临街的酒楼、客栈、青楼等,刚刚点起灯笼、燃起明烛,古老的大街上,一派兴旺景象。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行人中,间或夹杂着一些中亚、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商。异乡的过客,也如宿鸟投林一般,欢欣雀跃地直奔酒楼歌榭而去。
古城到底是古城,从战国时,魏国定都的大梁,到如今的汴州府,多少远行不择吉日的过客,曾在这里走马观花般地走过。李商隐一边感慨,一边寻路。随着晚风送来的饭味,引得他饥肠辘辘。晌午时,他在路边的一家面食店里吃了两个馒头,现在已经有几个时辰没有进食了,想到这里,李商隐急着要找到他要找的地方,一面走在街上,一面急着找人问路。
正好街对面走来一位年龄相仿的少年,他穿着华丽,看上去似是个外乡人,但他却悠闲自得地迈着八字步,一点都没有赶路的意思,一看就知道,这是大户人家的纨绔子弟。
李商隐走上前去,双手一拱:“请问……”
穿着华丽的少年倒先笑了起来,他虽然有一袭华丽的衣裳,却长了一副不太雅观的嘴脸:不笑还好,笑起来是三分温媚、七分狰狞,笑得李商隐有些汗毛凛凛的。纨绔少年上上下下看过李商隐,仿佛是审视一个讨饭的乞丐。李商隐不由得低头看了看自己显得有些寒酸的灰布长袍。
“请问小哥可是来汴州投师的?”纨绔少年倒是先开了口,这少年丑倒是有些丑,声音却是出奇的浑厚柔和,略带齐鲁口音的官话,给人一种熨帖的感觉。
李商隐连忙点头。
“可是去投师刺史令狐大人的府邸?”
李商隐有些诧异,对方问的正是他要去的地方。这让李商隐平添了对对方的几分好感。不等李商隐回答,对方却快人快语地说了起来:“小哥来得不是时候!”
像是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李商隐感到一阵凉意。
“令狐大人可不是那么好见的,来‘行卷’的莘莘学子,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令狐大人只有一个,干谒他的人,多则等上一年半载,少则等上十天半月,还不见得能见上一面!我劝你不如趁早打道回府。”
听他这么一说,李商隐一下冷到了心里,热泪同时涌上眼眶。
纨绔少年似乎感到了李商隐的失望,颇善解人意地说“再说,天色已晚,你一路上也劳累了,很有一些疲倦,现在去也不是时候,不如先找个地方住下来,热菜热饭地吃了之后,好好地睡上一觉,再作打算。”
也只好这样了。李商隐想。
P1-3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初到汴州,十六岁的少年便结识了富二代温庭筠,官二代令狐绹,还遇到了一位叫柳枝的歌伎。
第二章 在令狐府中,他和四个朋友度过了一段浪漫的岁月。
第三章 回家省亲途中,病在“芜名观”中,听了两位道人的议论,却心中不解。
第四章 去郓城的路上,管家岳山讲了皇宫中惊心动魄的血腥事件。
第五章 柳枝将她的那把“凤首箜篌”托付寄奴儿留给李商隐,便头也不回地走进了玄云观的庄严大门。
第六章 中了进士的令狐绹,不再像过去的兄弟哥们。满腹才学的李商隐,决计在科考中一试身手。
第七章 第一次进京会试,名落孙山,刚烈的寄奴儿解下琴弦,塞在了他的手中。第十五章温庭筠带来了寄奴儿的消息,皇家崇道,关闭了城西的观音寺。
第八章 “甘露之变”引发了宦官与朝臣之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
第九章 寄奴儿弹奏了那首《柳》之后,便携琴而去了。
第十章 看不透玉阳山上的皇家道观,寻不到的那个难忘的身影。
第十一章 一封无字信,信封里只有半根琴弦,虽然考中了进士,但却未能授官。
第十二章 诀别了病榻上的令狐楚,老夫人将一面镂着菊花的铜镜送给了李商隐。
第十三章 陶醉在新婚宴尔中的诗人,被自己的挚友从背后刺了一刀。
第十四章 初到住所,便遭到了奇耻大辱。重审冤案,不惧淫威,宁肯弃官也不肯折腰。
第十六章 是一片无根的浮萍,在风浪中飘忽不定,就连他的诗稿,也在洞庭湖里随波而去了。
第十七章 七妹走了,诗人的心也死了。
第十八章 他用无形的凤首箜篌,弹奏了一曲千古绝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