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关系
第一节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第二节 农村教育与乡村教师
第三节 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
第四节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
第五节 教师教育的特征关系
第二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论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理论
第三节 主体交往理论
第四节 利益相关理论
第五节 协同创新理论
第六节 决策权变理论
第三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学东渐时期(1897-1948年)
第二节 学习探索时期(1949-1976年)
第三节 初步发展时期(1977-1999年)
第四节 改革创新时期(2000-2010年)
第五节 全面深化时期(2011年至今)
第四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英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德法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印巴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节 日韩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节 我国港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政策导引
第一节 教育公平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师资配置
第三节 关于师范生一学期实习支教的意见
第四节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与师范生的培养
第五节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相关政策
第六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责任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府“管理服务者”的教育责任
第二节 高等院校“利益提供者”的教育责任
第三节 中小学校“直接受益者”的教育责任
第四节 一线教师“主体利益者”的教育责任
第五节 乡村社区“利益相关者”的教育责任
第七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高校内中小幼教师专业大类招生培养
第二节 师范生培养和教师继续教育过程衔接
第三节 地方需求与高校订单培养的供求关系
第四节 普通院校与成人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
第五节 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联姻的体制改革
第六节 师范学生与教师专业人员学习共同体
第七节 教育硕士与学科教育复合型教师培养
第八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第一节 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模块构成
第二节 教师职前课程与在职课程的沟通
第三节 师范生本专科和研究生课程衔接
第四节 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的融合
第五节 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的协调
第六节 专业课程与资格招考课程的拓展
第九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统筹协调:地方教育部门与高等院校的协调配合
第二节 置换共赢: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在职教师继续教育
第三节 结对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与优秀教师教育引导
第四节 合作帮扶:大学教师与师范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
第五节 专业引领:高校专家与中小学教师开展项目研究
第十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质量保障
第一节 教师教育机构标准: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师范专业办学评估的根本依据
第三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构“一体两翼”课程的参照
第四节 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获取教师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
第五节 教师招聘任用标准:地方选拔任用教师的参考依据
第六节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考评指标
第七节 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职前教师教育能力免试的依据
第八节 教育学类质量标准:教师专业培养机构的教学要求
第十一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机制运行
第一节 校地共建: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办学
第二节 院校联盟:大学与院校之间的教育合作
第三节 协同创新:大学、政府和中小学校协同
第四节 实践育人: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衔接
第五节 组织管理: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
第十二章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特色案例
第一节 东北师范大学的“U-G-S”模式
第二节 首都师范大学的TDS模式
第三节 闽南师范大学的“G-U-S”模式
第四节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